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的一种重要的标志就是从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向现代场域性文化的演进.就艺术文化的生成机制而言,古典艺术多属地域性的,现代艺术则多属场域化的.但是,艺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意味着对于地域文化的突破与取消,而且还应该造就出一种新的“地域一场域”化的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化的当今时代,文化艺术与科技之间,更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刻互动关系。新媒体科技具有使文化艺术转型提升,更广泛、更多元促进文化生产与消费,高效率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适应和满足现代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的重要杠杆功能。  相似文献   

3.
周丽娜 《现代传播》2015,37(2):99-102
中国现代小说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多样性、过渡性和复杂性,使其电视剧改编在21世纪的新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复杂的样态。因与大众视觉消费文化和政治主导文化之间的契合度不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文化转型更为困难,"民间大众通俗文化"的文化转型则相对容易,因此后者更受21世纪电视剧改编者的青睐。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和融合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现代小说的各种文化资源,才能使电视剧在提供感官愉悦的同时也进行艺术上的创新与思想上的探索,从而提高中国电视剧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4.
赵红勋 《视听界》2014,(5):56-60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当代媒体的主流发展趋势,"大数据"的概念在广电业界已不是陌生词汇。本文从电视产业变革的大数据现实语境、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电视艺术的数据化转型三方面,阐述大数据对电视产业变革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2010年8月以来,衢州日报社策划并实施了"绿色‘长征’看转型"大型主题系列报道活动,以反映本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主线,挖掘梳理全市各地转型发展的新理念,展示转型发展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6.
鲍佳倩 《视听》2022,(3):43-45
社会正逐步步入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后现代时期,视觉媒介的革新促使消费主义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精英艺术向大众审美转型的下沉式发展.受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精英艺术向下兼容,并表现出商品化、大众化和规范化的特点.精英艺术的层次正趋于平均化,以更适合大众口味的方式"向下倾斜",变得日益平庸化.艺术创作受制于大众审美,艺...  相似文献   

7.
张萱 《新闻前哨》2011,(2):59-61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出现了顺应社会结构和市场竞争变化的转型需求。本文分别从时政期刊的"媒介角色"和"新闻写作"两个层面来探讨新媒介环境中,体制内和市场化这两种不同属性的时政期刊,各自呈现出的媒介角色与写作转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方画报的产生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约100年的发展,地方画报由起初重点反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艺术的综合陛、新闻性刊物逐渐走向分化。本文分析地方画报分化和转型的背景和方向,探讨地方画报在分化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褚青青  陈维 《新闻世界》2011,(6):177-178
网络化、多媒体的发展导致摄影记者面临一个新的职业转型——从拍摄固定影像的摄影师,变为拍摄活动画面并为之配上音效的视频摄影师。这就带来了摄影记者将如何应对职业转型,以及新闻摄影是否会"死亡"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角度讨论阐述,并提出关于摄影记者职业转型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方式和路径的变革使得图书馆面临了较大的生存压力,在新时期,加快图书馆转型已迫在眉睫。阅读推广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标志,其改变了传统的"敞开式"、被动性运营模式,主动、积极寻求阅读引导的新方式,将书、人、生活有机的融合起来,扭转了图书馆日渐冷落的局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味,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11.
康健 《兰台世界》2016,(1):108-110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也开启了近代中国由保守、封闭、压抑的传统文化形态向民主、开放、自由的现代文化形态转型的模式。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问题,驳斥错误思潮的同时,指明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新思路——在争取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的斗争中实现民族文化近代转型,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容、性质与走向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时杨  李柯 《视听界》2014,(1):44-46
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和扬州电视台主办的“中国城市电视台的转型与影视艺术创新”高端论坛围绕“城市台的转型”这一主题,与会者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法规到具体操作,选择不同切入点展开研究,集中讨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城市台应如何面对以顺利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3.
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这就要求必须树立起系统性转型观念,从观念、战略、体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转型。  相似文献   

14.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掌握国际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全貌,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新世纪以来国外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代表性文献,运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凝练研究热点主题,从系统论和复杂性视角构建整合性研究框架,前瞻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内涵、转型前因条件、转型过程机制和转型影响成效四个方面。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具有注重用户需求、技术驱动、机构合作融合的特征;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是转型的前因条件;通过资源融合、众包交互、合作协同的转型过程机制,公共文化机构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效能,增进社会福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未来方向,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平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图1。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15.
当暴力受到崇拜,"阴谋"、"栽赃"、"子虚乌有"也开始变得合法了。当暴力代替对话,转型的速度加快,但是转型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历史的南辕北辙就一次次重演。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相似文献   

16.
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文化创造日渐活跃的背景下,一种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纪录、微小投入,适合短时间观看的影像形式应运而生,这种别具特色的片种,现在被人们称为"微电影"。笔者拟对这种广取多种艺术之长、跨越网络媒体和实体媒体的视觉形式,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追溯当前还活跃在影坛并保持着相当影响力的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的创作轨迹,观照"第六代"导演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现状,追问何以陈、张、黄能在影坛保持长久的影响力,"第六代"可否再走"第五代"的成功之路,电影导演的创作之路是否必须历经"转型",从而尝试总结一些规律和启示,以期引起研究者对"中国电影导演创作传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3,(20):68-74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在出版产业领域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崛起。面对旺盛的数字出版消费需求市场和处于优势地位的新兴数字出版商,传统出版产业遭遇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尤其是在国家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纳入国家战略任务并强力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启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政策环境下,如何处理好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探寻文化发展、技术进步与出版产业转型的互动机制,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下数字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商业模式以及产业链是中国出版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美国作为国际出版产业数字化的先驱,可为我们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鲍伟平 《新闻世界》2014,(11):190-191
网络运用、数字运用已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传媒结构,数字生产、数字操作以及数字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出现萧条低迷状态,甚至有悲观人士将其视为"逐客"。"逐客"论辩让传统媒体陷入窘境,同样也给传统媒体以启发——探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政策之窗     
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据悉,工信部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融合,云计算、物联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