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亚 《新闻窗》2011,(3):111-112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当下,众览全国各地新闻媒体,从报纸、电视到广播、再到网络,民生新闻都占据了主体位置,有的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民生"一词已经成为各家媒体的主打品牌。2010年11月正式改版的《黔西南日报》,从改版之日起更是把关注民生作为头等大事,专门开设了民生板块,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报道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010年11月起,温州都市报推出"都市新闻·民生"版,在版式、内容上大胆创新,在文章和标题处理上力求"接地气",体现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贴近性、人文性,创新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韩彪  魏鸿 《军事记者》2012,(3):52-53
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翻开词典,民生的详细解释也是指民众的生计、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4.
一、新闻报道在关注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但又不同于日常衣食住行的简单报道,更不应该是琐事的展示。时下,关于民生类的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1.传播理念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5.
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主要观点有: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老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新华字典>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通俗说来,"民生"既"人民的生计",是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民生新闻"是"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而产生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档案工作是为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服务的工作,因此,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也必将成为档案部门积极主动顺应社会需要的战略举措. 民生一词在《辞源》中解释为"人民生计",也就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生计和生存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生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中国古代就有许多记载民生问题的典籍.  相似文献   

8.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的生计与生活问题,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个方面是  相似文献   

9.
按照辞典释义,民生即人民群众的生计。《孟子》一书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正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晋代陶渊明在《劝农》一文中也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论述,意思是说人民群众的生计宽裕与否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吃少穿。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见解还有不少,如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时下,关注民生已经成为频频见诸媒体的字眼。关注民生,说准确点就是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关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关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新闻媒体关注民生,关注的虽…  相似文献   

10.
民生档案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原始凭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特别是涉及残疾人档案的建立和利用,把党的惠民政策及时提供给弱势群体,使档案真正成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  相似文献   

11.
民生就是指人民的生计,民生新闻则是指以与百姓日常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新闻。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民生问题,与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议案、提案中也纷纷热议民生的话题。此时,民生新闻早已成为主流媒  相似文献   

12.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中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意为百姓,“生”意为生活、生计。《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也为“人民的生计”之意。可见,“民生”一词渗透着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内涵。从责任角度来说,民生是党和国家施政的最高准则;从人权角度来说,民生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来说,民生是保证生活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平民百姓。但是随着民生新闻的日趋发展,地方台播出的民生新闻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民生新闻作为百姓与政府的话语平台,地方台如何去搭建好这个平台,真正实现为民说话,成为地方电视台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娟 《新闻窗》2009,(5):23-24
一、民生新闻的发展:从都市类报纸到电视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相似文献   

15.
论民生新闻     
论之一:民生是一种生活状态、社会景象、公共舆论。观其形,察其色,闻其声,是采写民生新闻的基本要义。(一)民生,即人民的生计(生活)。柴米油盐,饮食起居,吃喝拉撒,反映的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状态。古人讲,“圣人无  相似文献   

16.
民生档案是关于人民群众生计的档案,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原始凭证,发挥档案的社会价值为民生服务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摆在全体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党报把民生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来抓,已是大势所趋。何为民生新闻?我国首次出现“民生”的概念是《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的是老百姓的生计。后来这一概念扩大到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等。因此。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其内涵为: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由于党报民生新闻与市场化相伴而来,党报在抓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在认识层面、操作层面上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此,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并跳出这些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节目的崛起,是新闻宣传“三贴近”方针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体现。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民生指的是“人民的生计”(《辞海》),因此,民生新闻就是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和人民生计百态的广义社会新闻,也常常被亲切地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作为电视民生新闻记,要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人民的“服务员”,除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加强自己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江苏卫视推出《南京零距离》以来,电视民生新闻凭借其显著的参与性、服务性以及对百姓生计的深切关怀而深得观众喜爱。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民本和民权政治,而民本政治的核心观念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