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二上学期的一次考试,儿子抄袭同学的卷子,被监考老师逮了个正着。班主任通知我去趟学校。这一次我心情格外平静,甚至还有些许欣喜。我意识到: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孩子成长、进步的大机遇也来了。孩子正处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如果能给孩子以支持,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件事就能转化成推动孩子前进的巨大力量。我先见了儿子,除了对儿子表示关心外,一个字也没提考试作弊的事。儿子吞吞吐吐  相似文献   

2.
认识自己     
正周五放学的时候,我在校园里随处走。校门口秩序井然,一些学生背着书包往外走,低年级学生的家长们则三三两两走进校园接孩子。一个二年级小朋友的家长肩上背着手里提着好几个包,她的儿子则跟在旁边,看到我,突然不好意思地把一个小拉杆箱还给儿子,我笑着鼓励说,对啊,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走到操场上,一些孩子在打篮球,一群孩子在两个足球教练的带领下训练。初春的阳光很好,微风吹在身上很怡人。我看着学校的那  相似文献   

3.
儿子涛涛今年6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开学时我曾问孩子:愿不愿意上学。儿子满怀信心地告诉我:我特别喜欢学校,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我很开心。听到孩子这样回答,我备感欣慰,同时,我也坚信,儿子不但能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并且各方面表现也会很好。可上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发现儿子有了变化,经常闷闷不乐,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说。我正纳闷的时候,孩子的班主任找到了我,张老师告诉了我这样几件事:涛涛这孩子,长得机灵可爱,刚入学的时候,特别懂礼貌,深得大家的喜欢。可慢慢地,涛涛暴露出了这样一个毛病。有一次老师上课提问,没有叫他发言,结果,就看见他一…  相似文献   

4.
家有小暖男     
周末,老公告诉我,他要去外地代职一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一下子就懵了。军婚十几年,面对出差早已习惯,可这一次没有一丁点儿的预兆,我一时难以接受。"我跟你说,你要把我们娘儿俩带去。"他知道这是我说的玩笑话,可还是无奈地笑了笑。"爸爸,你走了谁陪我下棋,谁陪我晨跑啊?爸爸,你能不能不去啊?我说什么也不让你去。"儿子的话让我一惊。显然,我的情绪有点影响了他。"儿子,你就当爸爸还在当营长。以前,他们野外训练的时候,我们不也是几个月见不着他?"心里再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孩子离家出走怎么办?问:我儿子从初二开始就上网,经常离家出走。这孩子以前很听我的话,聪明,成绩也很好。自从我和他妈妈离婚后,他就开始不听话。他妈妈说我教育不好儿子,一年前想要回抚养权,我不同意,为这个我搬了两次家,现在租房子住。我想问问能不能找个封闭学校让孩子呆两年,也许就能好了。送到部队行不行?  相似文献   

6.
儿子2岁四个多月的时候,我把儿子送进了一所民办幼儿园,这是令我至今懊悔不已的事。早些还是晚些让孩子进幼儿园,该不该尽早让孩子过集体生活甚至全托,各种看法见仁见智。我认为,在决定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最好能想一想,我们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 儿子2岁多,已经很活跃,很有自己的主张,每天要做一些令外公外婆担惊受怕的事,提一些老人力所不及的要求。为了“解放”外公外婆,我决定送儿子去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孩子:其实我也不知道你以后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反正妈妈觉得男孩没女孩挑剔,心思没女孩细腻,妈妈觉得粗线条的更好养,更省心。所以,希望你是一个儿子,帅帅的,憨憨的,经常有满脸的阳光与活力!妈妈写这封信的时候,只有16岁。那时候妈妈口口声声说有理想,但很少为之努力奋斗过。不要说理想,就连最常规的月考,妈妈也难以静下心来好好准备,最差的时候掉到了年级500多名。妈妈  相似文献   

8.
狠话     
日常生活中,儿子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但有几次,儿子嘴里居然冒出了“狠话”,让我大为震惊。有一次,是在刚过完春节的时候。那天,我在单位值班。下班后,爱人告诉我,儿子要把他小弟烧死。我吓了一跳。一问,原来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他爷爷带他叔叔家的那个淘小子来了,兄弟俩一块儿下楼放鞭炮。我儿子平时胆子  相似文献   

9.
狠话     
日常生活中,儿子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但有几次,儿子嘴里居然冒出了“狠话”,让我大为震惊。有一次,是在刚过完春节的时候。那天,我在单位值班。下班后,爱人告诉我,儿子要把他小弟烧死。我吓了一跳。一问,原来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他爷爷带他叔叔家的那个淘小子来  相似文献   

10.
这样爱过     
30岁生的儿子,儿子与我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经常不知该如何爱他?看了无数的育儿宝典,听了数次专家讲座,不厌其烦地和同事,和BBS上的妈妈们探讨育儿经验,有一段时间我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样一个天使,会扼杀在我手里吗?我会给他一对翅膀吗?我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吗?我能给他一个最好最灿烂的将来吗?这种折磨在面对孩子笑脸和孩子有优异表现的时候尤其明显。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就想通了:只要我爱孩子,我就是孩子最好的妈妈,一个亲吻,一个拥抱,一次抚摸,孩子都能感觉到爱的传达。爱,让孩子有一种内在的安全感;爱,让孩子有一种健康的心理。还有什么比这种给予更重要的呢?  相似文献   

11.
正家长会,我像在单位开会一样,径直走到后排,随便找了一个位子,准备坐下来。班主任老师却说,每张课桌的角上都贴着孩子的名字,请大家找到各自孩子的座位,坐到他们的位子上。她又补充了一句,这很必要。教室里一阵骚动,大家寻找着自己孩子的座位。所有的人都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座位,然后,重新坐了下来。还有两三个座位是空的,看样子,这几个座位上的孩子的家长,没来参加家长会。家长会开始了。老师扫视了一遍大家,说:"各位家长好,这是我们第五次开家长会了。"家长会每学期都开一次,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但看到孩子展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那份收获更令我喜悦。月初,我与儿子完成了一次骑行,由此见证了儿子的成长。那天是周日,气温17℃,阴有小雨,基本适合出行。我们如皋骑友驱车来到昆山,安排好住宿,便在当地骑友的带领下骑向阳澄湖风景区。骑行刚刚开始时,儿子显得异常兴奋,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位患有儿童多动症患儿的家长,一个曾经为孩子的成长心力交瘁,同时被孩子的病折磨得痛苦不堪,而今又“重获新生”的人。在此,我借贵刊一角向烟台东方医院多动症科的李主任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那是在两年前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从孩子班主任的口里得知,儿子每天上课时东张西望、小动作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报考“语言学概论”的时候,正值我怀胎六甲,等到考试来临之即,我的儿子刚好过完满月,由于产后身体虚弱,我没能参加考试;第二次报考“语言学概论”的时候,儿子一岁半,在班上,正值我们科室裁员,工作量自然有所增多,还得挤时间帮助技术科搞项目材料,时间一直安排得很紧,下班后,又得照顾孩子和做家务。  相似文献   

15.
郑委 《家长》2015,(1):25-26
作为家长,如果能真正理解"换位思考"的话,你会觉得在家长口口声声说着自己要崩溃、自己多么无助、自己多么不容易的时候,最不容易的是孩子,最无助的是孩子,最先崩溃的可能也是孩子。这是一个妈妈的求助信,大家先看看吧,说实话,我收到类似的求助信太多了,但每一次看完我都会难过,作为家长,如果能真正理解"换位思考"的话,你会觉得在家长口口声声说着自己要崩溃、自己多么无助、自己多么不容易的时候,最不容易的是孩子,最无助的是孩子,最先崩溃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2010,(1):18-19
慈溪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儿子上二年级,平时学习还可以,就是一到考试或测验的时候容易马虎,所以,经常为此丢分。请问。我该怎样帮助孩子改正马虎的毛病。避免平时学习或考试的时候丢分呢?”  相似文献   

17.
探访难民营     
姚晨 《课外阅读》2015,(2):32-33
<正>不久前,我跟家人念叨,等小土豆(我的儿子)长大了,要带着他去探访难民营。我母亲当时正抱着只有几个月的外孙,连说我疯了。带儿子去探访难民营的想法,于我,不算是心血来潮。我觉得,探访难民营可以让孩子明白,个体不能脱离群体独立存在,需要照顾群体中的弱者,他作为一个小男子汉,应该培养这份责任感。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难民营探访,是在埃塞俄比亚的那次。我是中国区代言人,按惯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家的相册里有一张儿子兴高采烈又浑身湿淋淋的照片,这张照片的后面有我思想观念的一次转变。这是夏季的一天,外面下着大雨,儿子在屋里闷得慌,闹着要出去。妻子与往常一样,不仅不同意而且采取了严厉的防范措施。看着孩子痛苦不堪的样子,我也不由得为孩子感到难受。原先儿子也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我像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怀着望子成龙之心迫不及待地  相似文献   

19.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20.
当读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这样的语句时,即使我们不知道这是谁写的,也能感受到其中作品的睿智与空灵。当读到~个考生在写《我的父亲》的第一句就是“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父亲的儿子是我”的时候,那充溢着自豪的神情就在我们面前展露无疑。纵观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从论证结构上说,都能做到安排合理,但总是给人一种平淡得像喝白开水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语言。语言是作文最直露的脸面、最直观的服饰,最直接的感觉,好的作文,总是有一些神来之笔,一些充满魅力的语言总给人妙语连珠之感。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语言充满魅力呢?我们不妨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