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吴迪 《今日科苑》2014,(2):120-120
本文针对沙漠高热特殊环境下可控震源施工设备运行特点和易发故障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多年设备管理经验,对该地形下震源设备管理和维护方法进行了探索,并针对几种常见故障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单侧破裂震源的破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D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通过由子事件迭加进行的波形模拟,根据台站视震源时间函数和子事件视时间差,对单侧破裂震源的破裂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田野  田翠勤 《科学中国人》2010,(2):126-128,F0003
运用能量释放公式(地震公式),通过对汶川5.12地震(主震级为8.0级,震源深度为14公里)能量释放状况的分析,并通过与相近(主震级与震源深度)案例能量释放状况的比较。认为;汶川5.12地震,若主震级为8.0级,则震源深度为14公里的实测结果远小于实际震源深度。  相似文献   

4.
SAGITTA是可控震源施工中常用的GPS设备,是目前可控震源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装备.由于使用频繁,加上某些类型的震源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常常造成SAGITTA故障.尤其是对SAGITTA进行调整时,如果设置不当,常常会造成其他故障.本文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对SAGITTA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故障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这些故障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可控震源的机械液压系统、电控技术、野外施工方法和震源资料处理技术都日臻完善。同炸药震源相比,在某些地区如厚层砾石、潜水位较深、成孔困难的地区,利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施工有很大的优势。本文说明了可控震源施工原理方法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地下工程岩体结构复杂,多中段多采场并存交错,水体、断层、高应力集中等特殊地质区域广泛分布。工程扰动下岩体波速动态变化、分布区域差异明显,给地下工程震源定位和异常结构区域辨识造成了诸多不确定性。本文系统介绍了复杂结构空区辨识与震源定位两方面的工作。在震源定位方面,充分考虑波速和传播路径动态变化的影响,基于改进后网格节点多层搜索的A~*算法和无需预先测速的定位思想,提出了适用于复杂结构体的二维和三维震源定位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定位误差明显降低。在异常结构体辨识方面,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协同主被动震源的层析成像方法,对7种因素影响下成像结果开展了定量分析,基于量化结果的最优输入参数可以显著提高反演精度。针对层析成像方法中受限于各种参数影响且波速差不能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域搜索的二维复杂结构空区辨识方法,仿真模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空区辨识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上述工作为探明地下潜在危险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对于防控工程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Nomad65可控震源扫描高畸变故障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设备管理经验,对可控震源高畸变故障解决和控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为可控震源的管控修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可控震源干扰波类型较多,常见的面波、线性干扰等通过处理技术可以消除,但是随着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实施,可控震源的同源干扰和谐振干扰成为影响资料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物探行业的一些专家从采集和处理方法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2013年,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在HSD地区进行可控震源高效采集,通过对高效采集中干扰波产生机制及其特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资料,重点对不同的施工参数对干扰波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选取合适的可控震源施工参数,减小高效采集中可控震源干扰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认为只有当潜在震源区中心眯离场点距离(R)很近时,潜在震源区面积减小,地震烈度、地震动值加速度越大;反之人相反,并且当R〉40km时,潜在震源区范围不确定性对地震度,地震动峰值和加速度的影响搬小;不令地区或地震强度如何,潜在震源区范围的不确定性对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规律相似;相比较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对地震动峰值国速度的影响较对地震烈度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0.
我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30年来,一直从事地震波和地震震源理论与应用研究。从70年代初起,我致力于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并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由地震波资料、“零频”资料和重力等地球物理资料提取震源过程信息的工作中。从80年代起,我主要从事地震震  相似文献   

11.
利用P波出动计算震源机制解,对2008年-2011年发生在依兰-伊通地堑北段的地震分析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震源药柱封口机是整条震源药柱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封口工艺存有较多缺点,如合格率低、劳动强度大等。本文简要介绍了TRIZ理论及其基本原理,并针对震源药柱封口机封口合格率低等技术问题结合TRIZ理论进行了创新研究,并应用TRIZ理论中TRINNMING、创新原理、物场分析、知识库、进化路线等理论来具体分析问题,得到了17个方案,其中5个方案成功应用到封口机上,并取得了热合合格率约95%的良好效果。该研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热合密封的合格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产线的自动化贯穿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列车振动震源产生地震波的采集方法及信号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描述列车振动作为震源所产生地震波的采集方法,对大秦铁路线怀柔段以及京沪铁路线究州段铁路沿线的两次观测试验记录进行了观测系统和信号品质的比较研究,分析了通过宽频地震仪和浅层地震仪所接收火车振动信号的不同特点,为再次开展野外信号采集提出了建议,并预言列车振动将成为铁路沿线进行浅层地震勘探生产中的有效震源.  相似文献   

14.
约两千年前,东汉张衡创制候风地动仪,世人从此有了监测地震的仪器。百余年前,英国人兰姆获得点力作用下半序空间的波场解,致使地震学从力学体系中剥离出来,独成学科。时间又过30余年,有关空腔震源模型的地震波研究为近现代地震勘探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2018年,高铁列车飞驰中形成的振动,在科学家的研究下,从噪声变为一种新型、绿色震源,并成就了一门新学科--高铁地震学。  相似文献   

15.
彭文 《百科知识》2005,(7S):37-37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今年3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震源附近出现了约10个新岛屿。研究人员对欧洲航天局的卫星在今年2月和4月拍摄的照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位于震源附近的尼亚斯岛西北海岸,有很大范围的海面变成了陆地。  相似文献   

16.
不同意义下的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3年6月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几个5.7级以上地震的分析,利用震中初始确定(PDE)资料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宽频带资料,对震源深度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井下双重震源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下双重震源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工艺是把振动解堵技术与化学方法油层处理技术有机融合,通过物理、化学的双重作用,综合改造油层,提高油水井近井底地带渗透性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选井条件、设计原则以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对1970年云南通海大地震(MS7.7)进行了强地面运动模拟.采用复合震源模型和有限断层随机振动模型,针对包括昆明在内的4个特征城市的地表运动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0.5~10 Hz频带范围内,2个模型的结果在波形、振幅、频率含量及持续时间上均具备较好的相似性.进一步采用复合震源模型模拟了通海地震的烈度分布图,与实际观测的烈度分布一致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山前平原或近山前地区,近地表砾石发育,潜水位较深,是煤田地震勘探面临的一大难题。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在甘肃省花草滩煤矿二三维地震勘探中,通过多种手段的试验,最终使用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获得突破,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勘探区夹多层流砂和松散半胶结的卵石层,不利于地震成孔和炸药沉放,采用震源激发方式为佳,高叠加次数对剖面面貌变化不大,所以提高资料质量主要是以提高信噪比为主,采用提高震动次数和驱动幅度的方法增加信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