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忠民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A):144-144,150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日益缺水,先是黄河断流,后是海河地区有河皆干,再是辽河缺水,淮河也季节性缺水。西北的大片草原退化,风沙干旱日趋严重。缺水困龙,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每年因缺水损失国民经济就达2000多亿元。沙化、沙尘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等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损失则更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黄河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以1990年为现状,2000年水平黄河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为依据,预测分析远景(2030年)黄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及对水资源的需求,并提出解决黄河地区远景缺水的对策和措施等。分析结果表明,远景黄河地区工农业及城乡生活需引水达1060×108m3,需耗水810×108m3,在考虑黄河可供水量及地下水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届时,黄河地区仍将缺水250×108m3以上。解决黄河地区缺水的主要对策措施是实现跨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3.
蒋高明 《百科知识》2005,(2X):32-33
我国有天然草原面积约53亿亩,这些草原一方面支撑着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幸的是,目前我国的草原有近九成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其中三分之一严重退化,致使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量越来越低。在造成草原退化的原因中,有人把“毒”“害”草列为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黄河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以1999年为现状,2000年水平黄河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为依据,预测分析远景(2030年)黄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及对水资源的需求,并提出解决黄河地区远景缺水的对策和措施等。分析结果<对策措施、供需分析、蓄水预测、发展指标、战略地位、远景、黄河  相似文献   

5.
黄河应急调水经济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实施应急水量调度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常见手段.本文以黄河流域的应急调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产生正面效益的同时,应急调水也给上游造成发电、灌溉、生态等方面的损失.应急调水改变了正常的水资源分配秩序,使黄河水权制度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影响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高效性.需要建立合理的应急调水经济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本文建立了调水补偿制度的制度框架,对补偿制度的关键问题-补偿量的核算方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电站发电损失核算模型和灌区灌溉损失核算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其他流域以及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荒漠草原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也是草原和沙漠之间最特殊和敏感的生态过渡带。因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荒漠草原退化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国对荒漠草原恢复的研究愈来愈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已经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以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作为检索对象,分别对荒漠草原退化修复研究的发文量、国家分布情况、研究方向等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全球荒漠草原恢复的研究情况,为我国学者开展荒漠草原恢复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排到世界第88位。沿海14个开放城市中就有9个缺水。这种情况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限制了工农业的发展。目前解决的方法主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思路。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突出抓好以下6个重点: 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由于过去大量开垦草原、过度超载放牧等原因,造成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9.
下期要目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也是唯一穿过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横贯我国东西的大河,且为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主要水源。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天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此,科技部在1999年启动了国家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维持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个农用耕地资源、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11公顷,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0.05公顷的警戒线,且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据统计,至2010年,中国缺水达318亿m3,2030年缺水将上升为500亿m3。而我国沿海滩涂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农用耕地资源、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0.11公顷,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0.05公顷的警戒线,且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据统计,至2010年,中国缺水达318亿m^3,2030年缺水将上升为500亿m^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黄河断流日趋严重,成为制约黄河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仅山东东营市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十几亿元。如何有效地解决下游缺水问题,水利专家提出很多好方案。本文作者从一个非水利专业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一种全新的思路,即同时将黄河下游防汛、缺水、河床增高、凌汛、水资源分配、水污染等六个问题作为同一问题的六个方面一次性地解决。如果该方案能经水利专家改良实施,不仅可以解决黄河下游日益严峻的防汛形势,又可解决河床增高和下游缺水的问题,岂非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6):92-92,F0003
编者按: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三江源区草地近年呈现全面退化趋势。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共同完成的“三江源区退化草地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研究草地退化成因和形成机理,揭示高寒草甸退化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草原恢复与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草原总面积为392.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0.9%,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草原发生了大面积、不同程度的退化。迄今,"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分析了我国草原恢复与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草原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的对策,旨在为我国草原的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发样地,她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对世界进步与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黄河流域面积达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长5464公里,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在山东省北部流入渤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日趋严峻:在黄河源草原大面积退化、众多高原湖泊在萎缩、大气降水在锐减、荒漠化土地在继续扩张;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沿长城一线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继续向东南两个方向推进;在黄土高原有45万平方公里土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博弈论基本原理,探讨了在内蒙古西部草原地区实施禁牧政策过程中,牧户偷牧的经济行为动机及其相关现象。研究指出了造成禁牧政策实施低效的原因是各博弈主体由于利己思想,而导致草原因过度使用而退化。据此,必须建立以合作为中心,以符合各主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协调机制,实现西部草原地区禁牧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资源总量,从数量上讲是不少的,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大,加之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我国常发生洪涝灾害,许多地区和城市缺水程度比较严重。具有多功能的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谈发展节水灌溉型高效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保障水平,直接关心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目前,世界上的90个国家,40%的人口出现缺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09位,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东营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按水资源总量计算,目前全市人均占有量为31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6%,每亩耕地平均占有量10.8%。由于近几年黄河断流时间逐年延长,黄河来水量有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农业,近几年每年农田受…  相似文献   

19.
杨壮  肖敏 《内江科技》2022,(2):25-26
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是长江、黄河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人为活动干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红原县天然草原退化严重,土壤板结面积加大,鼠害、草地沙漠化等现象频发,随着有毒有害杂草滋生,可食牧草量减少,牧草产量大幅度降低,草原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他如沙化、盐渍化损失也达100亿元,草原退化面积接近1亿公顷,并仍以每年100多万公顷的速率在退化。森林覆盖率仅为13.9%,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并且每年以2-3%即230-345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国家环境保护局,1987)。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利用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