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客观分析中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科学把握中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和表现,是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基础:提高中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要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帮助学生合理调节抱负水平,帮助学生自我疏导排解,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由于挫折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其承受挫折能力差.针时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分析挫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从而培养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3.
挫折对学生的心理既能产生有益的作用,也会妨碍学生学业目标的实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创设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培养学生树立直面挫折的意识,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4.
从遭遇、告诫与号召、唤醒、教育气氛、预防等方面分析了波尔若夫挫折教育观,并运用该理论阐释了我国青少年挫折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困惑。提出以人为本,应对危机,呼吁全社会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关注,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曾春霞  余创林 《文教资料》2009,(36):229-230
挫折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时期,面对挫折往往表现为悲观、压抑、失望、胆怯等负面情绪,极易导致心理障碍。因此高校须加强挫折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从而提高心理调节和耐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挫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论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如学习上的挫折、人际交往上的挫折、就业挫折、经济挫折和人格完善挫折等。针对以上挫折提出了相应的挫折应对策略,具体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挫折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调整自身抱负水平、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宣泄方法以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等。期望通过这些策略能使大学生耐挫力获得提高,使其心理品质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挫折教育与心理承受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耐挫折力的培养和训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挫折的双重性.调节抱负水平,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耐挫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时存在着教师与儿童沟通比较困难、难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等问题。对儿童有效进行挫折教育,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和儿童教育观;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指导儿童教育机构开设亲职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在挫折面前,很容易被打倒,从而丧失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相似文献   

11.
挫折的普遍性及高职学生所处层次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高职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自卑是高职学生最沉重的心理包袱,就业机会不均以及就业质量不高是高职学生最根本的受挫源,情感压力是高职生也是所有大学生共同的受挫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学会受挫后的正确归因,尽快转变社会角色,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两极分化日趋明显,弱势群体学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孤残青少年、家庭贫困青少年、单亲家庭青少年、偏差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等弱势群体学生已呈日渐加剧的趋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失衡,存在许多心理障碍并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如何教育好弱势群体学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排除弱势群体学生的挫折障碍一是帮助弱势群体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挫折可以吓倒人,也能锻炼人,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应积极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抗挫折心理能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有效途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知层面: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挫折,认识自己,培养正确的旧因方式。情绪层面:使青少年获得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方法,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意志层面:树立远大理想,激发道德情感;树立光辉榜样,提高锻炼意志的自觉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意志品质;应用角色扮演,获取应用意志品质战胜挫折的技巧。帮助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  相似文献   

14.
挫折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保持心理平衡,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良好的挫折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对于普遍存在的挫折承受能力较差,休学、退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走入极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析青年学生挫折的预防和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调整自我目标 ,锤炼意志 ,正确评价自己 ,控制情绪 ,自我完善 ,是挫折预防的关键。注重挫折防卫的自我调适、挫折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挫折压力的自我调节是挫折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志强 《学周刊C版》2010,(8):173-173
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对青少年的人生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五个方面谈了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通过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加强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挫折教育意义重大,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原则:方向性、主体性、实践性,措施:深化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突出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完善跟踪反馈,强化大学生挫折教育效果;整合部门职能,促进大学生挫折教育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生耐挫折能力差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为数众多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下列一些错误认识和观点。一、错误的学业观。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 ,形成了“高分 听话”就是好学生的错误学业观。有些学生不顾自身实际情况 ,盲目追高攀比 ,成绩高了洋洋得意 ,一旦成绩下降 ,就变得垂头丧气 ,心情沮丧。二、畸形的人生观。由于学生对人生的价值、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能树立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观。突出表现在对生命的不珍惜、不热爱。有些同学遇到挫折、失败时 ,不是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而是退避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