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谐声材料在考求上古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一方法的利用由来已久,在陈第《毛诗古音考》一书中,为了求证上古音,他重视利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的谐声材料,同时对谐声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对《毛诗古音考》中的谐声材料进行分析。从而证明陈第考证古音时对谐声材料的重视和他使用的谐声材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段玉裁对谐声偏旁"周"及"周"声字的古音归部处理说明,《说文》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原则并非"同谐声者必同部",而是另有其他。"谐声同部"理论是从发生学角度提出的谐声造字原则,用来确定谐声造字之初形声字之读音。"同谐声者必同部"只有在一定方言区域内、谐声造字之初才成立。  相似文献   

3.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学界在古音学领域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梳理并简介了对自宋吴棫以来历代古音学家的研究概况及主要论著.同时,文章对谐声古音研究论著和成果进行了蒐集、整理、考辨和评价,认为归纳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评介各家谐声与古音学思想、理论和方法之优劣及得失,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是古音学研究新的视角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注》中关于"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古音归入不同韵部的情况表明了段玉裁对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并不是依据"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而是另有原因。具体是:押韵字根据押韵音归部;非押韵字则按照古今语音的对应关系,今音上推来归部,但仅限于同声符且中古同韵的字。同时"同谐声者必同部"原则只限于形声字造字之初。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注》中,"冒"及"冒"声字的古音被归入不同韵部的事实说明:"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并非段玉裁关于形声字古音归部的原则。段玉裁对"冒"及"冒"声字的古音归部是从两方面着眼的:韵脚字依实际押韵归部;非韵脚字,或根据同韵系联,或取其今音上推。要注意的是,同韵系联的归部法,仅适用于同声符且中古同韵的字。段玉裁所谓"同谐声者必同部"的理论仅是从造字谐声的角度来说的:形声字创制之初,在同一语音系统内,其读音与其声旁之读音必当一致。  相似文献   

7.
古音"东""冬""侵"三部的当分还是当合,历来观点不一。文章从地域和时间的角度对《诗经》《楚辞》以及汉赋的韵脚字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谐声偏旁,从而得出"东""冬""侵"分三部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明代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考证<诗经>韵脚字的古音时采用了多种考证方法,文章就他依据谐声字考求古音和运用声训材料考证古音这两种方法的得失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沈兼士《广韵声系》以谐声为线索,对《广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为古音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音韵学者的重视,近年来更是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学者们考察其编纂过程,分析其体例,阐述其价值,校订其内容,并据以探讨汉语同源词和上古音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确立了古音时地观,从而为其古无叶音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他一扫古人叶音说的谬论,并且提出了科学的《诗》本音说。前人对此偶有论及,但都语焉不详,本文拟作一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揭示、分析由于经典无穷观和经典数谱的缺陷所导致的存在于经典极限论中一个很隐蔽的逻辑矛盾,综合分析芝诺悖论家族和贝克莱悖论家族所揭示的问题的本质,得到明确的结论:(1)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经典数谱和经典极限论这三大基础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导致了芝诺悖论家族和贝克莱悖论家族的产生,所以由这两大悖论家族从不同角度所揭示的所有难题在现有科学理论体系中是不可解的;(2)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经典数谱和经典极限论中所存在的致命缺陷决定了人类科学中经典极限论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应该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思考的立场上来看待古代文论,会觉得古代文论大有升值的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以真正的当代思维、当代视域看待古代文论。当代艺术许多种类都是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古代文论的底蕴是时时闪烁其中的。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流变性和贯通性,是当代文艺学吸纳古代文论以建构新框架的重要条件。古代文论的精髓,更多地内在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之中。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原型,潜移默化地在艺术家的头脑和艺术语言中存在并且不断地生发出来。古代文论并非与当代的文学艺术隔绝,确乎是活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之中的。  相似文献   

13.
人类科学中的新极限论(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构建的基础理论学的角度,在无穷观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数量体系的理论框架中讨论人类科学中长期被忽视的现有极限论的基础问题,得到“经典无穷理论体系基础理论中的本质性缺陷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在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的框架中构建科学的极限论,而新无穷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新数谱的产生为极限论的体系性和基础理论奠定了新的、牢固的基础,决定了新极限论的产生”的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14.
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区位论从古典到新古典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并对古典区位论和新古典区位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古典区位论建立了区位理论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并把价格、供求、市场、竞争以及运输成本引入了分析框架;新古典区位论在假设条件、研究内容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古典区位论进行了拓展,建立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数学基础-“忽悠逻辑”-现有极限论的三大缺陷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通过悬而未决的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这三大悖论家族以及康托在集合论中两个逻辑性错误所暴露的与现有无穷观、数量体系和极限论相关的问题,研究现有极限论中的缺陷与现有无穷观和数量体系中所存在缺陷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了长期被忽视的现有经典极限论在体系性、定性操作和定量操作这三个最基本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揭示了现有经典极限论中的三个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16.
人类科学中的新极限论(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构建的基础理论学的角度,在无穷观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数量体系的理论框架中讨论人类科学中长期被忽视的现有极限论的基础问题,得到"经典无穷理论体系基础理论中的本质性缺陷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在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的框架中构建科学的极限论,而新无穷观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新数谱的产生为极限论的体系性和基础理论奠定了新的、牢固的基础,决定了新极限论的产生"的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者纷纷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挖掘丰富的生态现,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但是,中国古典文论有其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国古典文论的盲目摄入对生态美学学科建构产生了不利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态美学神秘化了:非科学的方法论还难以担当起建构生态美学方法论的大任;对自身超越性的遮蔽是生态美学盲目吸收借鉴中国古典文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古典接受诗学的后现代理论形象是它面对当代语境转型时所生成的一种历史身份。人类精神谱系的连续性发展与其内涵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意义元素为建构古典接受诗学的后现代理论形象提供了合法化依据。这种后现代理论形象主要在三个维度获得规定,即微观化阐释构架、世俗化的阐释内涵与地方性的阐释标准。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后现代理论形象之于古典接受诗学而言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电影理论和经典电影理论的分水岭是电影符号学。从经典理论向现代理论的转型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范式转化的过程,一个从经验主义走向理性主义的过程,一个从单学科迈向跨学科的过程。电影符号学遵循的正是这条路径,具有科学化、精细化和交叉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量子博弈论是最近几年在国际学术前沿兴赶的由量子通信科技与博弈论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经典博弈论是研究在竞争条件下做决策的数学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而量子博弈论是经典博弈论在量子世界的推广,经典博彝的结果可以看作是量子博弈的子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