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8岁就开始了对舞台艺术的执着追求;16岁就在全国的电影艺术刊物上发表各类精彩的文稿;19岁将一部风靡全国的话剧《她含笑死去》改编成电视剧,做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25岁集编剧、导演、策划、制片人于一身,拍出电视剧《莲花庵》,不但央视播出,还在新加坡获奖。他是江苏省南通市人氏,那个地方出过赵丹、龚秋霞、顾永菲、江珊、黄磊、陆川、马伊琍、梅婷、董卿等一大批影视名人。他毕业于上海  相似文献   

2.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08,(3)
《清明上河图》真迹发现者杨仁恺逝世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鉴赏家、书法家、博物馆学家,辽宁省文史馆名誉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31号5时25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据悉,杨仁恺是新中国成立后追缴末代皇帝溥仪遗失国宝行动的重要成员,是他在一批故纸堆里发现了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并在几年之后发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业内评说,如果没有杨仁恺的重大发现,中国的古书画史可能要改写。  相似文献   

3.
13岁时,他是击败过传奇Grrrr的追风少年。
  17岁时,他是中国兽王。
  23岁时,他是中国星际2第一人。
  27岁时,他王者回归,成为中国最好的《风暴英雄》战队eStar战队领军人物。
  这就是xiaoT,一个纯粹的电竞选手。他年少成名,在多个项目中游转自如。2014年,
  他在归隐两年之后重拾延续了十五年的电竞梦想。带领着eStar横扫国内《风暴英雄》
  赛事后,当年的萌兽王xiaoT正在“王者归来”的路上一路狂奔。  相似文献   

4.
我想这样下     
王雷 《围棋天地》2005,(14):25-34
王雷四段很有才气,据说他6岁时就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7岁时了解大部分NBA球员;8岁时开始读金庸……如今,他已经是我国实力派年轻棋手的一员。不久前的名人战8强战,他引人注目地与俞斌九段下出一局模仿棋,尽管名人战好局甚多,但棋迷的目光却长久地停留在那局模仿棋上。模仿棋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应该如何破解?就让我们来听听王雷怎样说吧。  相似文献   

5.
我是从中央电视二台的《财富故事会》上知道他的。那一口浓浓的陕北腔吸引了我,一个憨憨的陕北汉子,30大几了还不结婚,故事的题目就叫《不到一万不结婚》。他是一所民办大学的校长,"不到一万不结婚"是他这个男子汉的一个铮铮誓言,意思是招不到一万个学生他就不结婚。说这话时是2002年,他当时35岁,把老爹老娘都急坏了。  相似文献   

6.
从1980年考入齐齐哈尔市话剧团时算起。胡亚捷的演艺生涯至今已有15年了。这期间,他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读完了4年大学本科的课程,毕业之前就因在《雷场相思树》、《便衣警察》(饰男主角周志明)等影视剧中有出色的表演而声名鹊起。之后,《血色清晨》、《过年》、《老娘土》、《长天烽火》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中部留下了他的身影。与演艺圈中的一些“腕儿”们不同,胡亚捷从不爱泡卡拉0K、搓麻将。他把生活安排得宁静而有序,除了看书、看录像之外,每天必做的事就是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7.
你喜欢篮球吗赤木晴子问的,不只是樱木,还有年少的我们.甚至也包括井上雄彦本人。当时23岁的他,正是出于对NBA的热爱,才创作了《灌篮高手》,没想到一路走来,还是没能挣脱篮球梦想的桎梏。只不过这一次,他笔下的主角从一批怙恶不悛的天才,变成了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REAL》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情节简单而深速,男主角野宫原来是一名高中篮球队队员,常自称西高的贾森·基德,狂妄似乎不下樱木。然而与樱木相反的是,他并没有打篮球的天赋,无论怎样努  相似文献   

8.
兴洋 《集邮博览》2010,(2):62-62
儿子四岁了,自上幼儿园后,感冒了好几次,而且每次生病时都十分闹人,总是吵着要"好东西",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我把书柜里从来没有让他动过的500余本《集邮博览》《天津集邮》等刊物给他看,这些刊物陆续成了很合他心意的"玩具",而且慢慢地竟然越发演变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晚饭后,他都要跟我  相似文献   

9.
胡西林 《收藏》2010,(3):46-47
《长风白水图》是潘天寿26岁时的一幅指墨作品,作于1922年。此前的1920年,潘天寿从浙江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因为经济的原因,本应继续深造的他无奈地返回了宁海老家,在小学母校正学高小当起了一名美术教师。一年多以后,经朋友介绍,又转入浙江孝丰(今属安吉县)高小任教。这期间,他与沈遂贞在当地举办了双人书画展,《长风白水图》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幅“天惊地怪”(吴昌硕语)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在亚洲,川端康成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他是少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很多部小说都被搬上了荧屏,曲折的故事、凄美的意境令人心动。川端康成生于大阪市一个医生的家庭,幼年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扶养;8岁又失祖母,16岁祖父亦亡,成为孤儿。他童年的悲惨遭遇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并影响着他的一生和创作。他描写祖父之死的日记,后来稍事修改,以《十六岁日记》为题,于1925年发表。可以看出这些不幸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孤独。他还在中学读书时即倾慕《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小说和散文等,这对他后来…  相似文献   

11.
聊城市杂技团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迎来了她51岁的生日,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鲁西大地上。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杂技节目应时代而生,德才兼备的杂技演员也辈辈而出。《梅花桩飞叉》、《小小炊事员》、《板凳游戏》等节目先后多次调京演出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注定是为大场面而生的人。17岁时他就登上了美国最权威体育杂志《体育画报》的封面,最近一期他上封面是热火在东部决赛3:1领先公牛的时候。想去年,詹姆斯在错误的地点但宣布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  相似文献   

13.
1944年瞿弦和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6岁随父母回国。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数十年艰苦的艺术生涯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先后在《艳阳天》、《创业》、《江南一叶》、《赵武灵王》等二十几个剧中扮演主要角色,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菲克斯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名长跑运动员,现年五十二岁,不久前当他正在拖着沉重的步子跑步时突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菲克斯之死立即在美国引起了一场风波。人们难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运动员死了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呢?原来,菲克斯写了一本书,名曰《跑步大全》,一九七七年出版时成了畅销书。他在书中大  相似文献   

15.
第九袋烟:棋童一2003年1月1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棋院棋类比赛的赛场。13岁的兰宇闭上眼睛,使自己进入一种神秘的感觉中。他已不再是他,他是一枚棋子,一盘棋,一枝笔,一张纸……当宣布比赛开始时,他睁开了双眼,走了一步棋。就从这步棋开始.他要写出比太爷《兰氏梅花谱》更优秀的棋书。  相似文献   

16.
屠景明,上海人氏,1922年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髫年聪慧,于文化、医学、棋艺诸方面齐头并进。14岁时,屠公之父病逝, 屠公遂过早挑起了家庭之重担,于16岁便在上海南陂路新业路口挂牌行医,翌年则迁往广西北路的中药店坐堂,而且一有空闲便钻研《橘中秘》、《梅花谱》,从单纯学习到形成自己的见解,棋艺水平也得到提高。距他开的中药店并不太远的天蟾茶楼,系沪上棋坛中心之一,其时国内一大批名手,如周德裕、窦国柱、朱剑秋、罗天扬、李武尚等经常于此弈谈,屠公由前去观弈到入席对弈,通过理论与实战的反复结合, 大大拓宽了视野。另外,棋坛盟主周德裕也曾来屠公之药店就医,屠公坐堂闲暇之时, 也热诚相邀这位“扬州三剑客”之首作抨上指导。数载春秋易逝,青年时代屠公的棋艺水平已达到全国名手的行列,此时年长屠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高手都是一个传奇…… 天才往往在最初就会绽露他的锋芒。传奇老虎在3岁时就击出9洞48杆的成绩,5岁时上了《高尔夫文摘》杂志,18岁时成为美国最年轻的业余比赛冠军。1996年刚刚转入职业选手的他就获得了当年的拉斯维加斯和迪斯尼世界/欧兹摩拜尔精英赛的冠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 雨天早晨看到他带领着学生在公路上奔跑,晴天早上又看到他带领着学生在操场上奔跑,他就是这样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奔跑了二十六个春秋,把毕生精力倾注在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上。他就是湖北鹤峰县走马小学体育教师戴广兴。戴广兴今年四十七岁,从事体育教学二十六个春秋。他训练的运动员多次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冠军,在自治州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三名。他坚持在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八年,达标率年年在90%以上。他自己连续八年先后被评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县优秀人民教师、州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和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及全国农村优秀体育教师。一、他克服了困难,经受住了考验 1964年戴广兴高中毕业后,怀着满腔的热情当上了体育教师。然而,当教师艰苦,当体育教师更艰苦,这对刚参加工作的他来说,不能不是一个考验。农村学  相似文献   

19.
秦人 《收藏》2014,(2):158-159
黄胄出生于河北省岩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喜爱绘画,8岁时迁徙西安。1940年,他随赵望云学画。1945年到敦煌写生。1949年,他24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他第一个创作高峰期,在国际青年艺术节获金奖的《洪荒风雪》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相似文献   

20.
Mark 《乒乓世界》2010,(4):123-123
上世纪50年代末,《神雕侠侣》在香港《明报》创刊号首发,一载三年。从此杨过和小龙女用情至深的故事,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金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