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2.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00,(10)
一、您最喜欢阅读的三篇文章是: 1. 2. 3. 二、您认为最不吸引人的两篇文章是: 1. 2. 三、您最喜欢的三个标题是: 1. 2. 3. 四、您最欣赏的两幅照片是: 1. 2. 五、您认为哪两页的版式及配图视觉效 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2012年第2期《体育教学》中李伟和梁瑞涛两位老师撰写的《"圆弧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及示例》这篇文章后感同身受,倍感亲切.为了让这篇文章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二位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1.体育舞蹈方面:如在练习《校园华尔兹》时,"圆弧队形"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种组织形式了,男士站于内侧,女士站于外侧,两人一组,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图1).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2000年第5期黄老师的<中长跑测试四步法>一文后,深感黄老师总结的中长跑测试的方法在步骤上非常严谨、在组织上很周密、在运用中可行性也比较强,但笔者认为这方法还可以再简单一些,在此提出来与黄老师及各位同行探讨,以求教学水平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读了黄治梅老师发表在2000年第5期<体育教学>上的<中长跑测试四步法>收益很大.我们在中长跑测试时所用的方法也是这四步,只是具体操作不同,我们觉得我们的方法更易操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同时与黄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我与浙江的余立峰老师一同在国培学习中相遇、相知。有幸拜读余立峰老师在《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5期和2016年第7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就如老友相会,格外亲切。本地区体育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8.
读了黄治梅老师发表在2000年第5期《体育教学》上的《中长跑测试四步法》收益很大。我们在中长跑测试时所用的方法也是这四步,只是具体操作不同,我们觉得我们的方法更易操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同时与黄老师商榷。一、发准备好20件前后都印有号码的背心(背心的多少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定,一般不应少于10件)。把测试学生分成若干测试组,每组人数和背心数相当。给每一组的每一个同学规定一个号码,测试前按规定的号码发给学生同号码的背心。测试结束把背心按顺序收回再交给下一组同学。  相似文献   

9.
拜读了2000年第5期黄老师的《中长跑测试四步法》一文后,深感黄老师总结的中长跑测试的方法在步骤上非常严谨、在组织上很周密、在运用中可行性也比较强,但笔者认为这方法还可以再简单一些,在此提出来与黄老师及各位同行探讨,以求教学水平共同提高。一、讲在测试前,先讲解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跑步的姿势、节奏、呼吸方法及极限出现后的处理方法等,并鼓励他们在测试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毅力,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然  相似文献   

10.
袁志欢 《体育教学》2011,31(3):67-67
笔者在《体育教学》2010年第3期上发表一篇文章《对一节“优质课”的反思与重构》(以下简称原文),引起了很多老师的阅读与思考,其中有两位老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质疑。于是,笔者深入的进行“草根研究”,并基于研究撰稿成文,期待与各位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11.
张兵 《体育教学》2010,(4):52-52
<体育教学>2009年第12期发表的蔡全坤、王亚楠两位老师写的<中长跑成绩测定巧用扑克牌>一文,文中介绍的测试方法我们前两年也曾使用过,但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大缺陷:1)学生经常会发错牌,导致测试成绩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12.
最近拜读了贵刊1999年第四期和2000年第一期刊登的陈礼和黄宗宏两位老师的“学生队伍一定要排整齐吗”两篇文章后,本人就此问题也有一点拙见,愿与二位老师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指正。笔者认为,“队伍是否要排整齐”不能孤立地看这个问题,要看教学的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场地器材等因素。首先,教学内容不同,“排队伍”的要求也不同,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兴趣性强自制能力差,对教师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不能理解和配合,只有通过加强组织纪律要求培养他们的集体、社会的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而中学生、大学生就无须时时都“排好队伍”。  相似文献   

13.
漫画     
《新体育》2009,(9):80-80
一、最喜欢的二三篇文章:1.娜可不一般2.货币足球3.选秀那些事 二、最喜欢的三个标题:1.娜可不一般2.二当家3.选秀那些事 三、最喜欢的图片1.P4图片故事2.p18娜可不一般 四、最喜欢的两个栏目:1.封面故事2.人物  相似文献   

14.
拜读<体育教学>杂志 2004年第 3期樊向前老师<高中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评价方案>和 2004年第5期宋学光老师<评价方案>改革建议,我对他们乐于交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做法深表敬佩.本人只想针对以上两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6期山东省房文涛老师《不吐不快——读"让小垫子在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文的感想》、江苏省王素芳老师的《写在校稿之后——有话可否说》的两篇文章,笔者一是欣喜,二是感动。欣喜于在人心浮躁的今天,还有许许多多像房老师一样的一线体育同行们,能静心读书,潜心研究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改革前行的路上,原来我们并不寂寞,还有那么  相似文献   

16.
《新体育》2005,(11)
一.最喜欢的三篇文章1.吴鹏:我的目标菲尔普斯2.王皓:在失败中成长3.精心巧手,强壮巨人二.最喜欢的三个标题是:1.“宁”愿为“羽”2.精心巧手,强壮巨人3.王皓:在失败中成长三.最欣赏的两幅照片是:1.封面2.中插四.喜欢的两个栏目是:1.星阵营2.特别报道第9期“读者调查表”统计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1期P76页刊登了尚老师的《接力棒妙用“四法”》,在此与尚老师交流和探讨两点。一、文章中第二点“救护装备”中介绍了学生出现骨折时,教师可以利用接力棒作为固定受伤学生受伤部位的夹板,为正确施救赢得时间和可能。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2002,(8)
一、您最喜欢的三篇文章是: i 1. ; 2. : 3. ;二、您最不喜欢的两篇文章是: ; 1. 1 2. : l三、您最喜欢的三个标题是: ; 1. 1 2. : 3. !四、您最喜欢的两个栏目是: ; 1. : 2。 ;五、您最欣赏的两幅照片是: ; 1. 1 2. ;六、您认为哪两组版式及配图效果i较佳: : 1. 2.七、您认为唧两组版式及配图效果较差: 1. 2.八、您最想了解的体育明星和体育赛事是:(可另附信纸)九、您的意见和建议:《可另附信纸)十、读者调查问卷: 1,您购买本刊的原因(请选一项) A.内容丰富口B童t面漂亮、印刷精美口 C堋友介绍口D.其他口 2.您订阅《新体育》的方式? A.零…  相似文献   

19.
<正>最早知道王兴发老师是在2011年的署期入职会上,培训老师以王老师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的一篇文章《我的投稿与退稿经历》为例,阐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那时候王老师的工作单位还叫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光阴似箭,转眼已是笔者工作的第9个年头,8年里,笔者多次在杂志上看到王老师的文章,其数量之多,质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2005年第2期刊登了马浩老师的《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体育教学》2005年第4期刊登了刘苗老师的《也谈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形式主义》,2006年第1期刊登了高胜光老师的《应重视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这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