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属法作为法文化当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一个国家有关家庭、婚姻、亲属的法律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制度及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等方面的总和。以中国亲属法为代表的婚姻家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该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亲属容隐制度非出秦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容隐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有学者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的规定为证,认为“亲亲相隐”的制度起源于秦律,这是对“告”和“听”意思的误解,在理论上混淆了亲属间的法律关系与国家和家庭间的法律关系。现有材料只能证明亲属容隐制度最早出于汉宣帝地节四年。  相似文献   

3.
基于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伦理秩序的要求,世界各国和地区刑事法律中都规定了亲属拒证权。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说,亲属拒证权对社会价值的保护超过了惩罚犯罪所带来的利益,符合民众普遍的法律情感。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亲亲相隐”对于人性、人情以及伦理价值的维护与亲属拒证权可谓别无二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的规定是不完全的“亲属拒证权”。这种不完全的“亲属拒证权”并未免除亲属证人的作证义务,也无法实现特免权制度所要保障的价值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皇权专制时期各朝法律中的存留养亲制度,清朝是运用存留养亲制度较为成熟、完善的。存留养亲制度是指在我国古代被判处死刑、徒刑和流刑的犯人,因为长辈亲属年老,膝下无人照料生活,可以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犯人的刑罚暂时不予以执行,允许其在家侍奉长辈亲属,等到长辈亲属离世后再执行原来的刑罚的一项法律制度。存留养亲制度不仅有利于维系家庭和谐,还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本文通过分析存留养亲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整体上对存留养亲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通过对中西法律观念的对比,指出存留养亲制度最终废除的成因,从而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设法治国家不仅仅是制定和执行各种各样配套的法律,而且也包括更新或重建我们民族的法伦理。亲属法伦理"爱有差等"及义务本位性,与"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法治精神相冲突,亲属法伦理重视亲情、讲求人性与人本、人道的现代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相契合。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必须对亲属法伦理改造和继承.把法治理想转化为中国人的精神情感认同,这是我们实现最高层次的法律秩序—法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2016—2021年我国法院的判决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发案趋势不容忽视。相较于其他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不仅表现为犯罪主体的身份特殊性,还在犯罪行为上表现出强制性、隐蔽性、持续性和反复性,且犯罪对象多为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和收养家庭的低龄非留守女童。当前我国在法律治理、协同保护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困境,应当采取多重维度的应对策略:在法律上将亲属身份作为从重处罚情节,加强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障,完善诉讼时效制度;在共治维度上构建执法主体事前预防机制,提高社会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赋予家庭成员及时报告义务;在文化维度上转变传统观念,普及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宪法和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亲属法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法律行为又称为身份法律行为,是指对于亲属的身份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产生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亲属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是种属关系,亲属法律行为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下属概念。实施亲属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亲属行为能力。亲属行为能力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行为人具备一般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行为人具备亲属行为能力的特殊要件。亲属法律行为一般要进行登记,得到国家承认,才产生该亲属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9.
亲权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关系,它是婚姻家庭关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内容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管教及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应建立和完善亲权制度,以便更好地建立一种现代的平等的家庭关系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亲属法上的身份权基于自然人而产生,民法上的身份权基于一定法律行为或事实产生,应在《民法》中将亲属法和民法中的身份权分别立法,避免交叉、混淆,亲属法的身份权有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民法的身份权有监护权、荣誉权和著作权。  相似文献   

11.
亲属之间的性禁忌是人类古老的禁忌之一,中国古代这方面的禁忌更为严格,不但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包括亲属的配偶在内。亲属之间的性行为被认为是乱人伦的禽兽之行,我国古代法律对这种行为处罚极重。通过分析古代法律对"亲属相奸"加重处罚的具体原因,揭示出我国古代亲属间有着严格的性禁忌观念、注重"男女有别"的家内伦理以及对家族伦理秩序的严格维持。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我国探视权制度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合适的方式探视子女,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当今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已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我国立法上至今尚属空白,这样,就使得解决探视子女纠纷缺乏法律依据。所以,应在我国亲属法中增加探视权制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艳 《红领巾》2004,(3):97-99
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中以保护教养未成年子女为目的的亲权为其核心内容.当今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无不对其设有详细的规定.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应建立和完善亲权制度,以便更好地建立一种现代的平等的家庭关系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概论》是经济类专业 (含注册视听生 )的选修课 ,由内蒙古电大统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组织好期末复习 ,并在期末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教研室在委托责任教师编写单元练习题的基础上 ,又对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期末考试的一些要求作一说明。一、重点章节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一、二节 ;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中的第二、第五节 ;第四章外资投资企业法 ;第五章公司法 ;第六章合同法 ;第八章工业产权法 ;第十一章金融法 ;第十四章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二、难点章节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中的第二节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中的…  相似文献   

15.
《尔雅·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它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亲属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家庭形态。  相似文献   

16.
《尔雅·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它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亲属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家庭形态。  相似文献   

17.
亲属相犯是指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中外刑法通常要给予不同于常人的惩罚。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集大成者,《唐律疏议》中有着关于亲属相犯的详细规定,后来的宋、元、明、清朝的法律基本上因袭唐律。对于亲属相犯实行“同罪异罚”包含着很强的社会伦理基础,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不认可亲属相犯的特殊性,但亲属相犯的伦理理论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尔雅·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它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亲属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家庭形态。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二次修正草案关于亲属拒证权的规定,意味着我国强制出庭制度条款将不再适用于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亲属拒证权规定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法文化的继承,也是对西方相关法律的借鉴,反映了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相兼顾的精神,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正在接近国际公约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亲属法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其立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法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实现个体幸福与家庭和谐,属于富勒所言的“愿望的道德”,是亲属法的法治理想.一方面我们应当将亲属法的伦理价值取向这一“愿望的道德”内化为“义务的道德”,使之成为一种“内在道德”;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权利义务条款时应当充分体现亲属法的伦理价值取向,应当弘扬婚姻家庭核心价值之功能,而不要使之成为法官判案的纯粹技术依据.《婚姻法》第4条以及《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有关房产的规定都值得深入检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