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一节教学中,学生不能透彻理解声音通过空气振动传播的道理。因此,笔者制作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教具。该教具可以让学生对概念性的知识有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等知识点有深刻的认识。一、制作材料易拉罐、气球、橡皮筋、底座、小木槌。  相似文献   

2.
<正>步骤一情景导入科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也各不相同,导入要注重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潜力,找准与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与相关前概念的对接点来精心设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件"雷电"、"雷雨"或打击乐伴奏中的舞蹈等能动、能静、有声、有色的影视场景让学生感受有趣的声音,在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自觉进入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一张嘴、一根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打破。电子白板、投影仪、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是一体机就像一位"全能老师",既能让你看到精美的画面,又能听到动听的各种声音,既能让你欣赏到名师的教学风采,又能随时解答你的困惑。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可是,在当下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又过于依赖多媒体,一切以多媒体为中心,整堂课围着屏幕转,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里成了一个旁观者,只知道欣  相似文献   

4.
应用"6S"现场管理制度能改变高职院校实训室现场工作环境、可以提升学校形象,还能让高职院校实训室达到管理目的,可以促使学生有了正确职业知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也能让学生在实训室应用"6S"现场管理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2012年暑期,由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一炮而红,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他们奔走相告,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围坐在电视机前,沉醉、感动于选手们的"天籁之音"。作为一名爱音乐的思想品德教师,我虽然没有参加"好声音"比赛,但却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音乐,愉悦学生的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说:"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贝多芬也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这  相似文献   

6.
黄海 《今日教育》2013,(9):40-40
我说教师我常常会想,我应该如何成长,才能顺利地有意义地走完一生,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才不会后悔,没有遗憾。让蒲秋红讲她上过的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她说是严春友的《敬畏自然》,讲到"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时,蒲秋红对学生们说":把你们捡回来的小东西贴近耳朵,你们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吗?"孩子们面对捡回来的树叶和羽毛,有的微笑着,  相似文献   

7.
近阶段的教学实践让我想起了莱辛的这句话:"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也让我尝到了利用孩子在生活中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学生的"理想"的甜头,教育就应该生活化。对于学校的课堂教育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过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和谐教育思想。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说话会有声音,敲(qiāo)打东西也会有声音,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很大的威力,不仅可以"吹灭"蜡烛,还能让米粒"跳"起舞蹈——【准备材料】气球、卷筒纸芯(xīn)、针、蜡烛、橡(xiàng)皮筋(jīn)、打火机、剪刀。【魔法进行时】  相似文献   

9.
"你发言的声音再响亮些好吗?""再说清楚点就更好了!"听课时,常常能听到执教老师这样鼓励学生.这也难怪,一节公开课,前来观摩的老师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学生发言的声音如果很轻、很小,听课老师常常不知所云,其他学生也无法参与评价交流,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平时上课时,我也总是这样要求学生——发言时要声音响亮、吐字清楚.但看到佐藤学先生的观点后,我不禁为之一震——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通过打造有效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实现中考梦想。但每每提及复习课,不少教师总会感叹:"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才能让复习课唱响"好声音"?我一直在学习、尝试与反思。在我看来,复习课不是对新课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亦不是对习题的简单练习。我们可以尝试让"好声音"唱响复习课堂,让学生远离机械、重复的被动接受状态,借以激发复习热情,提升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前不久,因为年仅14岁就列席深圳市政协会议,并有"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等提议,一位名叫柳博的初二学生一夜蹿红。很快,网友发现会场上的这位少年身穿奢侈品牌"阿玛尼"西服,其微博也多见身着"阿玛尼"的日常照片,质疑猜忌声四起。而柳博的妈妈受访时称列席会议是受邀,孩子穿的西服为一次音乐会主办方所赠,未能抠下标识就出镜是失误。从事情发展的脉落来看,这名初二学生之所以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如果能在两三年内让一名学生对事物有独立见解,那样中国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什么难题。人的迷信不是一两年内能形成的,多年处在不思考的环境中,他不大可能"一朝开蒙"即"顿悟"。我总觉得,教师如果能破除学生头脑中的禁锢,让他能有点质疑的意识,就很不错了。一次写作交流课,我顺便读了一个小故事。父亲跟五岁的儿子说上帝,儿子问父亲:"上帝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上实验课时,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究物理的奥秘,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学以致用。在"声音是什么"这一节课中,在学生自主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中,甲同学先敲击音叉(如图1所示)后,发现有声音,但几乎看不到音叉的振动。后来他参考物理教材,发现了有一种"转化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需要一种"仪式感",使阅读这件事在学生眼中变得更庄重而有意义,更闪光而有趣味,从而享受阅读。仪式感在阅读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仪式感能让阅读有向往;仪式感能让阅读变"悦读";仪式感能让阅读成习惯;仪式感能让阅读更温暖。作为学校、教师、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善于建立起阅读的仪式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声音是宇宙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声音元处不在,因此,在语言中描写声音的词语也很多:"人声鼎沸"形容声音繁杂喧闹,"声东击西"是以声音为掩护的攻战策略,"先声夺人"则是一种写作方法。历代文人墨客都揪"声"不放,在声音描写上大做文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近日听了几堂观摩课,课堂中师问生答气氛和谐活跃,实验探究顺顺利利,验证的结果常常是满堂红。细细思量,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施教者请一位学生紧紧捂住自己的一只耳朵,另一只牢牢靠在黑板上,敲击黑板判别听到敲击几下后问:“大家听到的声音是什么传过来的?”“空气”,又低下身问那位同学“你觉得你听到的声音是什么传过来的?”“黑板”。接着,又让全班同学实验贴着桌子听敲击声。然后归纳总结出了:固体能传播声音。笔者不禁想问:如此顺利就能得出结论?桌子和黑板能代表所有的固体吗?如果学生习惯了我们…  相似文献   

17.
解决问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创造力等都体现出来,而让学生"悟"出数学思维,掌握解题的方法,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另一教育意义。对此,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指导策略,力求让学生由"解"至"悟"掌握数学思想,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当"学霸"这个词语闯入我们的视野,我们会不知不觉联想到身边的学霸群体。或许,很多同学都想探究学霸到底是如何学习生活的?他们真的是不吃不睡的神吗?河北衡水中学,一所距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300公里外的中学,因为高考成绩连续15年包揽河北省高考成绩第一而闻名全国。也正因如此,这所学校也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有赞誉,更有"泯灭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了‘考试机器'"等各种负面声音。这里,可以称之为"学霸"的集中营。我们的特约记者带回一篇观察日记,让我们来揭秘"学霸"们的私生活吧!  相似文献   

19.
"微作文"以其短平快的特点在微博、微信、QQ等平台上自发生长,迅速传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创作"微作文"的心情学生往往发自内心,自由奔放,"微作文"让作文回归了生活,又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创作"微作文",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能引导学生怎样观察感悟周围的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写作理念,让写作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而成了有成就感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王德明 《江苏教育》2015,(11):73-74
涂鸦貌似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也成为校园的痼疾,危害严重。但危害不是出自涂鸦自身,而在于校园涂鸦失控,学校管理者对涂鸦行为失去有效的监管。我们可以在教室留下一面"涂鸦墙",让学生宣泄、吐槽,促进学生自觉收敛言行和遵纪守规,让涂鸦也能释放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