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交流活动.这就使语文教学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活生生的人,怀有"喜怒哀惧爱恶仇"七情:而语文教材也不仅仅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们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因此,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突出的情感性.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与和谐统一,才能使师生产生共振,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动产生美.  相似文献   

2.
元散曲中表现的最主要的内在思想感情就是愤世、警世,厌世、避世,超世、玩世三个层面.元曲中与这三个层面相对应的是讥时叹世、退隐闲居、自足自乐这样三种题材纬度,这三个纬度三位一体、共同作用,立体地表现元散曲的主体情感.这三种题材纬度中讥时叹世主要揭示愤世警世这一情感层面,其作用是说明厌世避世与超世玩世之所以产生的前提,而退隐闲居主要揭示厌世避世这一情感层面,其作用是说明由愤世警世向超世玩世过渡的过程,至于自足自乐则主要揭示超世玩世这一情感层面,其作用是说明愤世警世的功利目的无法实现而导致了厌世避世甚而超世玩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少年维特的烦恼>以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换为时间线索,依次展开了与之相关联的乡村快乐、工作苦恼、绝望人生三个空间场景.每个特定的心理时间内的情感体验都能在空间场景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生活现实,从而构成了一种和谐对应的时空关系.这种关系作为一种叙事模式,目的是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教师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融入情感教育:一是使用语言、音乐营造气氛,促使学生领悟情感;二是利用情境教学,深入分析课文表达的情感;三是挖掘文章背景,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本文从情境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入手,谈谈情境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一、情境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1.情境产生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每一种情感都具有三个主要方面,即:客观情境、情绪反应和自觉体验。情感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  相似文献   

6.
情感共鸣是阅读中的心理现象之一.一般的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只涉及两个因素,而在古典文学教学中情感共鸣的产生却涉及到教师、文本、学生等几个因素,其产生过程有三个阶段.文章就古典文学教学中情感共鸣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爱憎、褒贬、哀乐、喜怒,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读课题的理论界定 1.何谓情感、情感教育、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 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和整合,它们反映了心理过程的不同侧面。认知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情感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人与客观事物间的关系,情感伴随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认知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使其情感发生变化。历史学科情感教育,则是通过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人的一切活动中都有情感的产生及参与,政治教学也不例外.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调控如何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一种审美心理形式,它不仅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展幼儿的情感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情感是情绪情感发展、分化和深刻后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幼儿的道德情感,我们从培养幼儿"三心"开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体现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构成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内化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如何进行中学数学情感教育谈一下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有情感的交流.可以说情感是课堂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教师通过情感调控,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是一种高层次的课堂组织管理艺术.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对于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情感足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是语文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包括语文教学艺术情感引课空白美、语文教学艺术情感过程空白美以及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结课空白美三种类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原则、适时"嘎然而止"的原则、"融洽师生情感"的原则,是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6.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能满足自己需要时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对事物的认知不同,情感也会不同,情感还伴随着认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生命存在的表现,人的生命离开了情感就丧失了活力.情感产生于人的感性活动.情感又是一种携有大量心理能量的动态心理因素,但它只是一种心理张力,本身并无形式,必然寻求感性形式.贝多芬曾经说:"为何我写作?我心中所蕴蓄的必得流露出来,所以我才写作.  相似文献   

18.
课堂情感是指在课堂上学生学习与交流时产生的心理体验和不同的心理感受.它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情绪等非认知因素.就学生而言,与课堂学习有直接关系的基本情感有三种:成就动机、认知兴趣、交往动机.……  相似文献   

19.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旅游者的某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产生行为方式的偏爱或意图,某种或另一种类型的社会因素,又对这种偏爱或意图是否实际导致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旅游决策.改变人们的旅游态度可以从更新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对教育者提出一定的教育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强烈的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