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研究与女性在自身等级结构中的地位形成了某种同构,这是从性别视角对翻译现象、翻译标准、译者地位等翻译活动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基础。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内涵运用于中国语境,有助于创立女性主义影响下的语言观、丰富对译本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2.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是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观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女性的政治话语权和译者的主体地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理论入手,阐述了该翻译理论内容及翻译策略,结合女性主义翻译观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和汉译中的翻译实践,最终论证指出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汉译的指导意义及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对于原文的语言操纵性,强调性别因素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不仅在实践中颠覆传统的翻译观,更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对其理论的研究,文章讨论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基础及研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翻译是生态翻译学与女性主义的有机结合.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翻译的演变,生态女性主义翻译观,生态女性主义翻译的目标以及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也是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延伸.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作为一股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对包括翻译研究在内的诸多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译学研究而言,它影响到包括解构主义翻译观、文化学派翻译观、后殖民主义翻译观以及女性主义翻译观的理论建构,为一系列翻译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女权主义运动影响下,女性主义开始进入翻译研究领域,随后形成了独特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这一理论主张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并且使用补偿、脚注和挪用等方法来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以此对文本进行操控.翻译的女性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观出发,探讨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理论相结合的渊源,对翻译的影响及其作用,以及女性主义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策略等几方面,介绍了这一以性别视角切入翻译实践的全新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翻译研究领域发生"文化转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翻译研究活动,提出女性主义译者对原文的操纵和干预,丰富和发展了翻译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及女性主义和翻译的渊源;探讨了在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多元文化环境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的发展、突破和叛逆,打破了结构主义翻译观的封闭性和静止性,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女性主义翻译观视角分析女性文学作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领域,女性主义翻译观进入中国后,呈现出了异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本土特点。本文以中国女性主义译者刘春英的《小妇人》英译本为例,基于具体翻译策略分析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特点,并对照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探讨在中国语境下两者的共性和个性,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以及翻译观角度对产生差异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作出了新的阐释。文章在简要介绍女性主义翻译的基础上,分析女翻译家朱虹的翻译文本《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从女性主义翻译观视角来研究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给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并发展为一大思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女性的政治话语权和译者的主体地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从一些重译例子可以看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翻译的忠实,回答了是谁,因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为哪些读者而重写的这样一个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给传统翻译理论与实践观点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成为译学界的一股新生力量,同时对我们反思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不足具有多重启迪。文章着重探究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对翻译研究的启迪和关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反思,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女性主义出发,探讨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的渊源、对翻译的影响及其作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贡献在于使译论界进一步发现结构主义关照下的传统译论所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它为反思译作与原作的关系、语言的本质以及翻译的伦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我们主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使用要注意"度",如过分使用就会歪曲翻译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祝琳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3):143-146
通过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回顾,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实例的解读,肯定了女性主义翻译的成果,同时认为要消除权力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可以借鉴“双性同体”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主义出发,探讨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的渊源、对翻译的影响及其作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贡献在于使译论界进一步发现结构主义关照下的传统译论所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它为反思译作与原作的关系、语言的本质以及翻译的伦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我们主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使用要注意“度”,如过分使用就会歪曲翻译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叛逆——女性主义话语策略及其翻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女性实现其理论及政治主张的载体,主张翻译采用女性主义话语策略,使翻译活动为译者/女性提供话语生存空间。本文主要论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的三种主要实践方式:增补、劫持以及加写前言和脚注,旨在探讨女性主义翻译在翻译策略上实现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从而实现其男女平权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8.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自古以来的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并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通过综述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以及主要理论可以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翻译行为的本质,使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更好的衡量标准,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化批评视角,阐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渊源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作者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翻译研究中译作与原作的二元对立关系,并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过程,更是一项政治行为,目的是反抗原文的男性中心和女性歧视。  相似文献   

20.
席印蕊 《海外英语》2014,(15):140-141
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女性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小妇人》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该书中反复出现当时一些社会思想,如女性意识、女性独立、女性权利等。该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对女性译者刘春英和陈玉立的汉译本(2008),和男性译者王之光的汉译本(2012)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