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大学中文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原先多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相互支撑而构成。近年来课程和教学时间急剧压缩,许多高校中文专业的“作品选”课在课程设置中事实上已被取消而只剩下“文学史”。牺牲“作品选”课并没有为文学史教学带来效率和质量,反而由于学生缺乏对文学史对象--文学作品的系统的了解和必要的感性认识,使得“文学史”的教与学变得异常艰难,毫无生趣,结果是学生愈发沦落为背书的机器、考试的机器,这显然远离了教改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历史渊源追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古代文学特殊性入手探求其纠偏的途径——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历史渊源追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古代文学特殊性入手探求其纠偏的途径——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  相似文献   

4.
大学中文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原先多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相互支撑而构成。近年来课程和教学时间急剧压缩,许多高校中文专业的"作品选"课在课程设置中事实上已被取消而只剩下"文学史"。牺牲"作品选"课并没有为文学史教学带来效率和质量,反而由于学生缺乏对文学史对象--文学作品的系统的了解和必要的感性认识,使得"文学史"的教与学变得异常艰难,毫无生趣,结果是学生愈发沦落为背书的机器、考试的机器,这显然远离了教改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地域文学研究的推进,绝大多数省份都有了自己的地域文学史,甚至有的省份内部的县市也有了自己的地域文学史。对于文化大省的安徽来说,这一工作落在了其他省份的后边。地域文学史的编写不但可以促进安徽省地城文学研究的进程,而且对于省内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特色化教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五四以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而最近三十年来,文学史在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甚至出现只讲文学史而荒弃作品选的倾向。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有违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使学生无法在情感与人文素养上得到提升。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上进行一系列必要调整,以扭转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7.
外国文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协同其他学科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理应成为拓展学生视野、增强中西文化交融能力的重要学科,但目前却在教学时段、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基础上,致力于在该课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探讨,以达到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个高校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的课时数普遍有大幅度的缩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练就扎实的古代文学基本功,是摆在古代文学教师面前严峻的现实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古代文学教师在办学转型过程中,既面临着新的挑战,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完全可以轻装上阵,通过大胆的改革来尽快缩小与老牌本科院校的差距,从而开创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反映了中文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也反映了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和基础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必须采取同步教学模式,将基础知识教学与论文写作指导在教学计划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前期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主要是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专题类选修课程构成,三者相互补充,大体上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的文学面貌和古代文学课程的体系性。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课、主干课,是一门典型的"厚积"才能"薄发"的学科。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古文功底薄、阅读兴趣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古代文学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弱的课程,在古文教学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成为一大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教改热潮,意在初探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重点阐述如何运用情感教学法解决古代文学的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2.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大学中文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梳理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阅读链条,构建良性循环阅读体系,以阅读实践推动"知识性阅读"向"学术性阅读"的转变,推动外国文学史教学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学史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也是高校日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但近年来,高校日本文学史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急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高校日语专业商务日语方向日本文学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文学比较、多媒体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办法,以期为高校日本文学史教学提供一点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非常重要。重视本课程的“史”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注重文学史的整体性;注重文学史的发展性;注重文学史的阶段性;注重文学史的相关性。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学生自学的问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还是“文学”,在实际教学中既有联系更有区别.将中国现代“文学史”课讲成中国现代“文学”课与教学时间的缩减、学生素质的变化等有关,解决的方法则在于理顺两者的关系、开设选修课将基础教学进一步划分层次等.而摒弃那种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则最具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地域文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地域文学史的编撰也日趋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点,如江苏、安徽、广西、青海等地文学史仍然没有编撰完成,其他城市文学史也有很大的开掘空间。一部完善的地域文学史可以为各地高校中文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教材和调查研究对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古代文学史是高校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走向及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特色,并由此理解日本社会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目前的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中,始终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教师对该课程的讲授仅限于文学史基本常识的传授,导致了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加强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提高普通话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高校普通话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能因材施教、运用不同方法来改进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对方言初步研究的能力。因此,普通话课教师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问题,不断加强实践,开阔视野,从而使普通话课成为有效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史教材使用较多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这套教材具有观点新、体例新等特点。教师与学生在利用这套教材时要注意观点的变化,重视注释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文学史年表和研修书目。  相似文献   

20.
四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要改革教学,探索新型中小学语文师资的培养模式,切实培养出适应素质教育的优秀师资,从改革师范教育入手解决师资问题。针对学生素质差的现状,师范院校也有一个“补课”问题。要突出师范性,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如书写、说话、朗读等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