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经过历时一年8个月的研制及反复检测论证,在2005年9月2日专家评审会上,标准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建议标准起草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即将上报的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能否在业界真正实现应用,达到整合全球中文新闻信息的目的,最为关键的是下一步技术支撑的构建。因此,只有建立自动标引系统,实现自动分类,《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现实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本文提出了实现自动标引的整体构想,希望为《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下一步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标准(CNML)”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两项国家标准颁布至今已3年。期间,在各参与媒体及相关单位的团结协作下,标准贯彻实施,并为加快新闻行业标准化,推动新闻行业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新闻界首次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两项国家标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以下简称CNML)、《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不仅为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以及新闻信息用户之间进行多媒体新闻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标准规范,而且在总结我国主要传媒机构新闻信息分类多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0,(7):24-27
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15日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中文新闻信息技术的两项国家标准将在世界范围内正式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中旬,中国新闻技联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在南昌召开了年会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化研讨会。会上我们广泛收集了代表们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的意见及各单位现行的分类表。我们在会前印发了“新闻信息分类调查表”,提出了三个问题请大家发表意见。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本单位使用的是什么分类法,是依据什么标准建立的”、“本单位对于分类标准化有什么要求或想法”、“本人对研制国家新闻资料分类标准化有什么建议”。  相似文献   

6.
继《中国评论通讯社》率先采用“中文新闻信启、置标语言”之后,《广西日报集团》又成为第一家采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新闻媒体,从而揭开了我国新闻界推广应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的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7,(11):23-24
<正>历时2年时间,由我国新闻工作者、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自主研制成功的该两项国家标准,GB/T 20092-2006"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GB/T 20093-2006"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2006年由国家标准委颁布为国家标准。这两项标准不仅对新闻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更给我国标准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立足自主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标准战略、实现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信心和鼓舞。下面,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标准的研制,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10,(6):14-15
为了进一步增强媒体的标准化意识,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标准化专业水平,促进标准在媒体行业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并为在行业内开展对软件开发和资料数字化有关标准的评估和资质评审打下基础,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和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春季培训,于2010年5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培训由媒体信息资料专业委员会配合举办,青苹果数据中心协办,分为"CNML培训班"和"分类标准培训班"两个班。培训由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标准制订和管理的专家武国卫、刁毅刚,清华大学老师张鹏,研究分类标准的专家郭国荣、林红以及首家应用新闻分类标准并获得"王选奖"的青苹果数据中心的罗为老师讲课。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9月29日,全国信息技术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 《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国家标准(送 审稿)审查会。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对 《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国家标准(送 审稿)的审查,建议起草组会后按审查会  相似文献   

10.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批准的“十五”期间周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类课题,它由两个分课题即“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组成,主要研究用于新闻信息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使用的、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标识语言标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分类法。该课题是由新华社牵头,  相似文献   

11.
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对我国新闻事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中文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促进媒体融合,提升我国传媒科技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12月18至19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称“新标委”)在京召开2014年年会.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0,(14):32-32
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7月15日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中文新闻信息技术的两项国家标准将在世界范围内正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在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协作下,已编制完成,进入定稿验收、交付送审阶段。作为课题组成员,本文就《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以下简称《标准》)中“文化、娱乐休闲”、“文学、艺术”和“传媒业”三类的类目设置及其思路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周冰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101-91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标准形式颁布的新闻分类法,由于主表类目只有5 000多条,复分表在提高标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新闻信息分类为例,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复分表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中简称“《中图法》”)的复分表进行比较,体会到《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复分表具有鲜明的新闻特色,使用方便。同时也提出复分表中的一些可商榷之处及相应的建议,供完善新闻分类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10月23——24日,“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组在北京召开”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专家咨询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北大方正等信息管理、标准研究方面的专家,征求他们对“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标准课题组成员与专家们进行了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16.
厚达500多页,前后修改二十多次的“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草案以及共有24个大类,280多个二级类目,经过十几次修改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草案终于在60多位领导、专家以及研究人员的共同辛勤努力下相继问世。这标志着按照华语新闻需求建立的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推出在即。  相似文献   

17.
今天,传媒技术正在向“传媒网络化、信息多媒体化、传输移动化、服务个性化、出版多样化、管理智能化、安防综合化与技术标准化”推进,由此带来更多的新闻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出现。在这种态势下,我国新闻界启动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项目的研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4-14
新华社重庆11月29日电(记者陶冶)11月29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重庆召开国家新闻信息标准推介会暨西南地区媒体峰会,来自西南地区三省一区一市的多家媒体单位代表出席会议。这次会议以“标准促进媒体创新”为主题,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和新兴媒体等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新华社副社长路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与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在湖南长沙举办了一期"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培训班,参加这期培训班的主要是报业的技术人员和资料管理人员,他们普遍反映短短几天的培训收获不小,说"不学不知道,学了(感到标准)真重要"。关于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似乎已是不言而喻的了,其实并不然。  相似文献   

20.
<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是两部作为国家标准颁布的新分类法.本文介绍其特点,说明我国情报检索语言在进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