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书籍随着时间流逝,其无形价值逐渐衰减。与此同时,图书馆因为资金约束,不可能无限制地购置新书。借鉴学者研究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库存控制方法,以图书馆可服务馆藏与新购在途文献之和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安全馆藏的依据,采用(s,Q)文献采访策略,以图书的订购、到达、外借、还回、剔旧建立Markov过程,以每一时期图书的新旧程度为读者评价的主要依据,以订购成本、馆藏成本、短缺成本、外借成本、剔旧成本作为系统成本,以读者评价和系统成本作为决策变量,推出图书馆可以获得订购值(Q)和外借期限(Lr)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分馆中文图书的零外借情况为数据源,通过对其馆藏总体、逐年统计、类目细分等零外借率的统计比较分析,提出降低零外借率、馆藏优化的策略:重视并加强文献复选工作,定期开展有关读者阅读需求的调查活动,图书馆加强纸本图书的阅读推广,提高图书采选质量等。  相似文献   

3.
读者信息需求分析与最佳馆藏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华北煤炭医学院图书馆读者外借数据库、馆藏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对2000-2003年间的新书入藏情况、馆藏图书外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馆藏文献比例与读者需求比例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馆藏文献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相符合程度,并据此提出调整馆藏结构的建议,使之达到最佳化。  相似文献   

4.
论文利用图书流通统计法,通过统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2009-2013年的图书借阅种数,分析了该馆图书老化规律,指出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馆藏建设方面应该重视电子资源建设,以馆藏零增长理论为指导优化纸本图书建设,以图书借阅统计结构为基础指导馆藏图书剔旧工作,对文献资源建设和图书“剔旧”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文献剔旧工作是图书馆保持馆藏活力、扩展馆藏空间及实现多元化空间再造利用的重要手段。分析和研究国外大学图书馆文献剔旧项目的实践方法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图书馆剔旧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思路。[方法/过程] 以OCLC"剔旧经验"栏目中近5年(2013-2018年)的15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着图书馆剔旧项目的方法、人员组成、流程、对象及标准、视野格局、侧重点、剔旧资源去向及项目收获共8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其特点及成功经验。[结果/结论] 大学图书馆开展剔旧项目需确定合理的剔旧标准、项目流程和方式,科学安排人员分工,与院系保持持续沟通、鼓励教工充分参与,充分考虑各种载体类型的资源,放眼全局、注重资源协调和共享,并可考虑合作建立剔旧图书的处理渠道,建立常态的馆藏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6.
对开架图书剔旧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架图书剔旧标准制定的不合理与按年代划分进行开架图书剔旧移库工作,影响了开架馆藏的布局,制约了读者的借阅需求,加重了架位调整的工作量,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受到影响。浙江图书馆从分析出版热点、流通借阅量、读者层次和意见出发,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闭架借阅和开架借阅必须紧密协调;文献采购调研工作必须做在前面;加强文献资源的共享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对图书馆图书剔旧所作的研究。提出在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普遍利用情况下。应从资源共享的角度考虑图书剔旧,在确定剔旧对象时应从不同读者、不同使用角度全面理解图书用处,辩证对待有毒图书;针对新形势。建议由国家和省市统一列出剔旧内容,不把馆藏数量列为衡量图书馆水平的硬指标,在将剔除图书赠予其他单位时不要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
鞠兰萍 《图书馆》2012,(4):69-72
馆藏中文图书的优化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2011年读者外借中文图书的流通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全面研究,针对读者需求提出了馆藏中文图书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文献剔旧工作是图书馆优化馆藏结构、扩展馆藏空间的重要手段,借鉴国外图书馆剔旧实操中的经验与做法,有助于推动我国图书馆剔旧工作的科学开展。[方法/过程]通过梳理美国卫斯理大学图书馆官方博客及区域联盟公告信息,从项目背景、剔旧标准、成员组成、项目流程、项目呈现的特点等方面对卫斯理大学图书馆剔旧项目进行分析性介绍。[结果/结论]制订完备的读者反馈机制、引入多元力量参与、优化特藏及历史文献择选等文献剔旧措施,是卫斯理大学图书馆文献剔旧项目的特点,其可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剔旧工作的实践操作、框架搭建、发展方向制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图书剔旧是控制馆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美国图书馆界人士麦克格罗(H. F. McGraw)认为,“剔旧就是对过剩图书、极少使用的图书以及无用图书予以抛弃,或者转移至储藏书库的实践。”这种实践在当今美国图书馆已经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图书剔旧,如同其它许多工作一样,一开始也曾遭到非议。有人认为,图书馆没有人力和时间进行剔旧的工作,认为选购比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number of electronic books (e-books) that are available is increasing rapidly. Libraries are acquiring them individually, in large groups, and as part of collections. Off-campus librarians perceive them to be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and expenses related to loaning and shipping print books to off-campus students. This study looks at the usage of e-books by off-campus students at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CMU) to see if usage patterns can assist librarians with e-book collection development to support off-campus program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借通还服务是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流通的基本服务,利用通借通还数据,本研究试图从读者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个能将馆藏资源动态优化的模式。[方法/过程]在考察国内外对于通借通还的研究现状和方法的基础上,借鉴二部图匹配和推荐系统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网络推断算法提出一个针对高校图书馆通借服务进行优化的模型,并以苏州大学图书馆2013年的借阅情况为训练集进行馆藏优化,使用2014-2015年的约2 469条通借数据对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结论]分配模型对于预测未来的通借需求有一定效果,通过对馆藏进行优化,可提高图书使用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之间建立动态典藏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通过对某高校图书馆图书跨校区流动状况的样本剖析,分析了传统典藏所带来的利弊,研究了建立动态典藏的理论依据,并预测了实行动态典藏后对优化馆藏结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谈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及结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的现状分析,指出了馆藏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藏书结构应采取的措施.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5.
青番茄图书馆于2010年8月成立。它以"实践阅读的一切可能"为理念,提供"免费借书,送书上门"的借阅服务,开发了"每企一馆"、"每园一馆"、"每校一馆"、"老年阅读"、"书托邦"等多种运作模式。其服务中多处体现创意之举,如推出书袋、阅读尺码、大学生读书履历卡、果实计划等活动。这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开免费借阅的网络图书馆之先河,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潮。  相似文献   

16.
17.
适应网络环境的文献采购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吕梅 《图书馆论坛》2001,21(2):55-57
列举了1995年-1999年中山市图书馆入藏的书目数据,到馆借书人次和各因图书馆入藏的比例,分析了图书馆馆藏现状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如何调藏书结构,制订适应中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献采购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选取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中的11所使用ILAS系统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中文图书馆藏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高校中文图书馆藏与地方的经济条件有关,社科类中文图书馆藏高于科技类,馆藏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校的专业特色。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对优化馆藏结构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以便促进各馆调整各类中文图书的采购比例,更有效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阶段、地域分布及私家藏书特点分析,指出明代私家藏书在历代典籍文献的保存与流传,利用藏书进行学术研究与编纂史料,藏书理论建设,藏书楼建筑与图书保护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