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邹薇 《图书馆建设》2013,(2):47-50,55
荒岛图书馆作为民间公益图书馆的一种新形式,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Living Library作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形式,为荒岛图书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荒岛图书馆具有开展LivingLibrary活动的巨大潜力,目前有15家荒岛图书馆发起了20多场Living Library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阅读多样化发展,盘活了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但是存在不容易招募到好的Living Book,不尊重Living Book的隐私,Living Book比较单一、重复等诸多问题。荒岛图书馆必须积极联系社会资源,把Living Library做成特色品牌,让荒岛图书馆不再"荒"。  相似文献   

2.
Living Library与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ving Library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Living Library具有主动创新和协作沟通功能,而图书馆可以为Living Library项目的长期开展提供最大保障,所以Living Library项目具有融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优势。Living Library通过创建新型信息共享空间、创建独具特色的服务文化和创建面对面的学科服务模式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但国内图书馆在推动Living Library活动时要注意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及讲求服务细化等。  相似文献   

3.
Living Library组织模式与核心理念对图书馆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ving Library是在图书馆的组织下,由特定用户担任Living Book并与其他用户交流从而分享知识和智慧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Living Library的核心理念是让用户服务用户。Living Library活动的实现需要经历宣传Living Library、招募和组织Living Book、提供Living Book借阅、评估Living Library 4个步骤。LivingLibrary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Living Library是近年来国外图书馆界开始采用的一种全新的读者服务方式。介绍分析Living Library服务模式,探讨Living Library能提供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对实践Living Library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了Living Library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并探讨了图书馆利用Living Library开展知识服务的天然优势、基本思路和策略,指出Living Library“以人为书”,创新了图书馆理念,拓展了图书馆服务方式,是新时期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Living Library是全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介绍了Living Library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优越性,优化Living Library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理念,Living Library服务逐渐在国内外图书馆界兴起。分析少儿图书馆开展Living Library服务的可行性,详细阐述少儿图书馆开展Living Library服务的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少儿读者走进图书馆,感受阅读的快乐,拓宽少儿图书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Living Library起源于欧洲,是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采用的一种全新的读者服务方式,自从产生后发展十分迅速。Living Library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与图书馆具有相似的理念。Living Library的开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LIVING LIBRARY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近几年国内外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与服务理念Living Library进行了全面介绍与阐述。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效应,以及对我国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提出了Living Library的服务模式,是我国大学图书馆构建学习与科研、创新与分享、文化与传承、静态与互动的知识文化环境与交流平台的良好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兴事物,Living Library是对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促进知识交流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宏观层次上提高国民素质,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目前,Living Library处于探索阶段,可借鉴的经验少,在招募“图书”环节存在困难.图书馆应建立专门的Living Library,形成四位一体的学习空间,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Living library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纳宇 《图书与情报》2011,(4):122-124,134
Living library(又称为"Human Library""、真人图书馆"和"活体图书馆")自2000年在丹麦产生以来,它以新颖的服务模式创新了图书馆工作,我国图书馆界近年来也对"Living library"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实践开展做了介绍研究,对Living library在我国的开展意义与发展对策也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基于Living Library开展阅读推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基于Living Library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图书馆基于Living Library开展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及意义,并提出几项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Living Library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ving Library服务2008年传入我国,次年在国内高校正式开展。但是,服务理念和方式极具人性化的Living Library活动在国内并未形成规模效应。目前高校已开展的Living Library服务局限性很大,主要由图书馆、大学生组织或院校科研机构举办,活动场所局限于图书馆内部;活动范围很小,仅有4所高校开展过此类服务项目;活动主题单一,涉及的社会问题有限,仅是国内个别高校服务创新的一种尝试。这一全新的服务理论被图书情报学界和广大用户普遍接受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Living Library”的起源和发展,重点阐述“真人图书馆”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以及服务创新的启示.并提出四点建议加以改进,使“真人图书馆”活动能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评估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大多具有企业性质,因此适合公共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评估模式应当是基于局域网的数字图书馆——混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评估模式。对此,韩国首尔教育大学等研究人员根据"德尔非法"(Delphi Method)制订出的混合图书馆评估模式很有借鉴价值,但需要在国内的图书馆评估实践中加以完善,如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评估中关于版权保护、读者评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内关于复合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文章从总体状况、研究热点、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策略四个方面,对我国复合图书馆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Living Library在我国开展以来得到广泛重视,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使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规范机制、合作机制、开放机制、互动机制、宣传机制、激励机制、评价与反馈机制等7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探究Living Library长效机制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外“Living Library”服务进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起源于丹麦的Living Library,有着自身的功能特点,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在Living Library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