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黎莉 《内江科技》2011,32(3):138-138
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水质对地层的伤害是影响油藏开发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五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垢趋势计算、室内流动试验等对草13油藏注水水源进行了系统评价;通过膜滤试验、岩心堵塞试验、细菌堵塞试验等对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低渗油藏非线性数值模拟方法,在所建立的均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时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水强度和超前注水时间等主要开发技术参数的评价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开发井网下,渗透率越小。则其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越大,注水强度越小,超前累计注水量越大,超前注水时间越长;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主要与油藏平均渗透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注水开发油藏中,注不进、注不够水严重制约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由于渗透率低,水井日注水量少,地层能量难以补充,常规的一注一采井网开发油井见效困难,经济效益低,为合理补充地层能量,防止地层亏空过大伤害储层。决定在文88块选取合适区域实施多点注水,温和补充,评价开发效果,为全区下步开发摸索思路。  相似文献   

4.
  鹏等 《内江科技》2014,(4):68+97-68,97
<正>水敏现象是指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情况。含水敏性粘土的地层,有可能把油层孔道堵死。油田开发过程中人工注水是补充地层压力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水敏油藏不适当的注水反而会降低油藏的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烟道气吞吐开发水敏油藏的效果,分析并优选了注入参数,为注气开发水敏性油藏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在描述义7-6块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等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做了简要的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主要有构造特征、储层特性、流体性质、地层压力以及油藏类型等几个方面,分析出该油藏属于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开发特征主要有油井产能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压降大,产量递减快特征、地层能量下降快,需要补充能量,可以进行注水开发。分析初期注水还未见效,注水压力逐渐上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锦150中生界油藏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特点,实施以注水开发通过物模研究、储层敏感性、井网井距适应性、矿场先导注水试验等一系列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较好地指导了断块全面实现注水开发,断块开发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得到提高,地层压力得到恢复,采油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定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常规注水开发见效慢,油井产量递减快、稳产水平低等特点,实施了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及时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很好地控制了含水上升率,提高了油田高产稳产期,开发效果明显提高。该技术对今后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油田进入含水期开发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往往出现油井井筒、地面系统及注水地层的结垢问题,造成了油井产液量下降,管线堵塞,同时结垢也增加了油井的起下作业,严重者造成油井停产或报废。本文以滨425区块为例,分析了强磁防垢器、固体防垢器,挤注防垢剂三种方法的防垢效果,对今后的防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集输系统、油井管柱及地层(注水层或储集层)中的结垢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通常会造成设备损坏、管道阻流和产液量下降;同时结垢也增加了油井的修井作业量,严重者造成油井停产或报废。因此,结垢同腐蚀一样严重威胁着油田的正常生产。结垢给注水带来严重的危害,降低管道的水流截面积,引起设备和管道的局部腐蚀,造成地层堵塞等。分析注水井垢的成因及机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研究了新滩油田KD18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的水淹状况、地层能量及注采井网现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开发的应对策略,部署了该块下步注采井网调整、注水层系挖潜、注水开发蒸汽吞吐引效开采,为油藏良性开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12.
营11断块沙三段为东辛油田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水力压裂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区块“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展精细过滤深度处理水质、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增产、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单元区块的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56%提高到目前的1.53%以上,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注水系效率低,注水单耗高,注水系统腐蚀、结垢、老化、欠注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以满足油田开发各油藏能“注够水、注好水”为原则,通过深入研究和引进,形成了一整套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单耗的工艺和技术,即:“高效往复泵+变频调速技术”对注水机泵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技术;注水站采用微机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技术;运用清管器物理清洗技术对注水管网进行清洗除垢技术;新建注水站,降低原有注水站注水半径,并实现分区、分水质注水,满足不同特性油藏的注水水质要求。经过技术应用,油藏开发形势好转,提高了注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临南油田夏70块深层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夏70块油藏注水开发的可行性,通过实施注采完善,最终实现了该油藏的高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渗透油藏河148块在弹性能量开采过程中出现地层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大、弹性采收率低的问题,本文从恢复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的角度出发,对河148断块实施水驱开发的可行性及注水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河148块可沿地应力方向先采用反九点法后转八五点法的注水开发方式进行注水开发,从而提高该区块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找堵水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思欣 《内江科技》2009,30(4):88-88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多层合采因层闻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等严重制约了油井潜力的发挥,而机械找堵水工艺技术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对非均质油藏实施分层开采的重要工艺技术措施之一,也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正确认识地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经历过近40年的开采,东辛中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保持充足的地层能量是注水开发的重点,然而粗放、单调的注水管理模式限制了油层进一步开发的需求。为此我们根据油田各断块在注水开发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和日益突出的个性特征,摸索建立起科学的多元化注水开发管理模式以适应油田各种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8.
注水砂岩油藏稳产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鹏飞 《内江科技》2012,(5):152-153
锦16块兴隆台油层为典型的中高渗层状砂岩边底水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后,区块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高,产量下降快、递减加大。针对油藏特点,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深入油藏研究与实践,实施以"二三采油"、精细注水等手段的多元开发,同时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注水开发老区在"十一五"期间的持续稳产,进一步提高了断块开发水平,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杨景辉  冯茜  党娟华 《内江科技》2010,30(1):101-101,154
注水水质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胜利油田商四区块注水开发需要,对指定水源的注入水进行了储层伤害评价,提出调节pH值控制水质,优选预处理液配方时地层进行防膨预处理两项措施,对该区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注采平衡图版是通过注水油藏物质平衡原理及油水井压力剖面平衡式推导出来的注采平衡关系图版,由不同井底流压下的日产液量与地层压力关系曲线与不同注水压力下的日注水量与地层压力关系曲线交绘组成,图版上每一个交点都表明日产液量、日注水量、油井流压、注入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并由此判断目前压力水平是否达到注采平衡,确定合理提液方式,指导注水油藏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