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有关推行电子政务的要求,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协会政务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决定举办”2006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讨会”,旨在促进GIS与电子政务的结合推进GIS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1日-22日,“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第二次会议暨中国电子政务测评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8-9日,勘称电子政务界盛会的“首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暨电子政务理事会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4.
2006年的中国电子政务.可以用“好戏连台”来形容.领导的高度关注、政策法规的频频出台、论坛会议的热烈交流等.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具体内容请参见本期文章《回顾:2006年中国电子政务大事记》)。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朗.各地政府在推动各自的电子政务建设时也越来越务实.这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电子政务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维护、测评等阶段.随着总体氛围的逐渐成熟,2007年的中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信息协会和国脉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2006年政府网站群建设与运营高峰论坛”将于2006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交流经验、探讨模式、促进管理、提升绩效”为宗旨,从政府网站群建设和运营角度探索如何解决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如何提升电子政务绩效。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杂志编辑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06年12月22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院士厅举行,这一编辑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联合召开会议。会议由《电子政务》杂志副主编商维庆主持,《电子政务》杂志社社长刘培一致欢迎词,杂志社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第二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于2006年12月22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讨论会由《电子政务》杂志副主编商维庆主持,与会者围绕"区县电子政务建设"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是由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指导由电子政务理事会主办由《电子政务》杂志社(CSIP)实验室北京大道政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常设性服务于官产学研的交流平台。论坛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为国家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建设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定期举办主题论坛适时举办专场论坛和特别活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已于2006年7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开幕举办了首次论坛并正式成立电子政务理事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标准初步完成,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这是从200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中,我国电子政务大事众多、形势喜人。这一年,我国电子政务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如《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等相继出台,可以称得上是电子政务的政策年;这一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并运行,中国政府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年,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第三届亚太公共服务高峰论坛、2006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等相继召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的这些重要事件,不同程度地影响或决定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现结合过去一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对2006年的电子政务大事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回顾梳理。  相似文献   

11.
一、业务需求背景 张家界市永定区大规模启动电子政务建设始于2001年。为推进该区信息化建设,2005年区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和2006年区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对该区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同意实施该项目的建设。2006年4月,张家界市永定区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协同办公系统应用项目(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是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中心主办,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承办的中国电子政务领域最高层次的专业活动,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中国政府信息化大致经历了单机应用阶段的“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及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和现阶段“应用主导”三大发展阶段;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电子政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电子政务能力、应用及其实际绩效之间存在矛盾,电子政务出现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新的政策导向;通过翔实的调查数据分析,展望了下一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电子政务进入阶段转换期,并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的阶段定位、未来走向和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2006,(8):i0001-i0004
2006年7月8-9日,“首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暨电子政务理事会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省市信息化领导部门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2006,(7):i0001-i0004
2006年7月8—9日,“首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暨电子政务理事会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省市信息化领导部门,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陈丹副馆长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晓林博士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16.
“首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暨电子政务理事会成立大会”于2006年7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浅析电子政务的模型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了一个电子政务模型,分析了电子政务主体、信息产业和电子政务虚拟空间的组成要素,以及各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电子政务只是一种手段,电子政务本身不能改进现实政务活动中流程的缺陷和政务机构组织的不合理结构,它首先要适应现实政务,同时在实施中促使政务活动的主体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革,反过来,现实政务的改革也可以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与现实政务活动的和谐统一与共同进步是电子政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创新国家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创新国家的法规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组织法,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职责,以及电子政务的设置与其法律地位;二是信息公开法,指政府在面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电子政务安全法;四是电子签名法;五是电子政务财政法,主要调整电子政务财政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及其监督等事项;六是电子政务监督法。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杂志在2007年开设“测评篇”专栏,每期用一定的篇幅组织与测评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报道全国电子政务测评实践工作的进展。电子政务测评是通过对各纲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地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议,旨在精此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GIS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形成了电子政务GIS的专门研究领域。该文在对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功能进行简要论述之后,重点探讨了电子政务与GIS的关系以及电子政务对GIS的层次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等的多元化需求,分析总结了我国电子政务GIS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我国电子政务GIS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