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是讲读课文。文中对穷人的品质通过桑娜收养孤儿进行了集中反映。课文中渔夫出现的很晚,时间也很短,仅有与桑娜的两段对话。要使学生认识穷人的品质,分析桑娜具有代表性,分析渔夫则带有广泛性。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渔夫的品质之美,课文的中心就要变成“桑  相似文献   

2.
《穷人》一文中运用的叹词较多。准确地掌握这些叹词的读音,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好处。这里就对课文中“哦”、“嗯”两字的读音谈一点看法。“哦”在课文中出现三次。一,渔夫拖着湿淋淋的鱼网突然出现在桑娜的面前,这时桑娜正为抱回西蒙的孩子而忐忑不安,文章写出了桑娜的心理,“‘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这里的“哦”应读“ō”,表示桑娜惊恐的心理。二,渔夫回家后,桑娜把西蒙死了的消息告诉他,渔夫如闻霹雳,“哦?什么时候?”这里的“哦”应该“ó”,表示渔夫的惊疑神情。三、课文最后,“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  相似文献   

3.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4.
《穷人》这篇课文讲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第三段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作家惜墨如金的四次“沉默”,对人物的刻画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穷人》一文,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生活十分穷困的情况下,同情、关心并收养了邻居西蒙遗留的子女。课文朴实、生动,读后给人以心灵美的教益。课文的主人公——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一个朴实勤劳善良可敬的妇女。桑娜出现时,正“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在她的操持下,这间渔家小屋“地板  相似文献   

6.
《穷人》这篇课文,写的是穷苦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关心邻居西蒙,并把西蒙死后遗留下的两个幼儿抱回家抚养的事,赞扬了穷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课文先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守在小屋里,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接着写桑娜看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病死,便把她的孩子抱回家以及这样做后  相似文献   

7.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穷人》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  相似文献   

9.
《穷人》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记得那次公开课上,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穷苦艰辛,我先放手让同学们自读自悟,然后集体汇报交  相似文献   

10.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思考题:课文的主要人物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圈,分别写上“桑娜”、“渔夫”、请同学们上台,在黑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等一会儿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理由。)  相似文献   

11.
《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课文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我上小学学习本课时,学到的知识如此,我走上三尺讲台十余年,向学生传授课文所表达的内涵,也一直如此。前些日子,我教学本课时,学生的认知出现了“节外生枝”,才让我重新认识了这篇课文,也让我对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看法。那是一次公开课,事先没有通知学生教学内容。在教学《穷人》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旨…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穷人>这一课. 在总结课文时,老师提问:"同学们,学了<穷人>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很显然,这个问题是为归纳中心思想而设计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纷纷地回答:"我觉得文中的桑娜和渔夫都很勤劳,善良.""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此时,老师准备归纳了.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穷人》一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主要讲了渔夫与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不顾自己的生活困难,主动收养西蒙两个孩子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纯朴善良、富有同情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全文情节曲折动人,语言极具表现力,尤其是对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心理的描写,更是细致人微、真实传神,一个纯朴善良的穷人形象跃然纸上,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家的孩子后,他们的负担就更重了。渔夫和桑娜早早地就起来了,比原来起得还要早,可渔夫经常是很晚才回来,每天钓到的鱼也超不出几条。有一天,风和景明,渔夫钓了许多鱼,桑娜好好地做了一顿,不一会儿,喷香的鱼摆在了桌子上,虽然有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简介:《穷人》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著。课文讲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小说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教学目标:1.会读"魁梧黧黑、忐忑不安、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16.
<正>一、满心的期望那是我刚调到市桥实验小学时发生的。那一天,天空万里无云,凉风习习。在这秋高气爽的季秋时节,本来是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但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今天要讲《穷人》这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渔夫和桑娜得知邻居西蒙死了,她的两个孩子还在床上熟睡,他们就主动把孩子抱过来抚养的故事。西蒙是个寡妇,两个孩子还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才刚会爬,虽然渔夫和桑娜已经有五个孩子了,生活十分贫困,  相似文献   

17.
《穷人》一文记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教学本文时.引导学生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主要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穷人》这篇文章通过写渔夫的妻子桑娜主动收养死去的邻居西蒙家的孩子的事 ,表现出穷人善良 ,宁可自己受苦 ,也要帮助别人的优良品质。在板书完课题后 ,让学生通读全文 ,找出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桑娜”、“西蒙”、“渔夫”。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善良品质的词句加以体会 ,并精练地板书出来 :桑娜“主动收养”“非……不可” ;西蒙“疼爱、惦念孩子” ;渔夫“主动收养” ,“熬过去”。最后的点睛之笔是用红笔画出三个相迭的红心后板书“善良”这一点明中心的词 ,这说明有着相同命运的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们“…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感受西蒙、桑娜一家的贫穷,体会桑娜的善良及忐忑不安的原因,体会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简析《穷人》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做到富有真情实感;难点之二是如何培养学生合理的想像能力,做到融情于理。突破这两个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解决本单元的想像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法探究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思维必须借助具体形象事物,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在教学《穷人》一文时,针对课文的难点,为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课文的内容,去想像桑娜和渔夫的生活,设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