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一个好的细节能抓住人或事物最具个性和代表性的细微之处。调动读者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引起共鸣。在新闻写作中,细节描写通常作为通讯写作的特有手段,用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近来。细节描写在消息写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许多记者在写作消息时“引进”细节描写手法.使消息具有了更强的可信性和可读性。但无论是在通讯还是在消息中,细节都被认为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抢了主体新闻的风头。  相似文献   

2.
通讯、消息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写作的三大体裁.人们经常搞错,往往把篇幅长些的消息当做了通讯,又把短小精悍的通讯当做消息或评论.这种混淆会给通讯抓问题的过程带来麻烦.因此,弄清通讯的含义是通讯写作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常讲:“要学会报纸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当多面手。”意思是说,要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杂文、札记等等。做到写作上需要那一种体裁,自己就可以使用那一种体裁。有些记者、通讯员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在这样做,并且已经写出了许多好稿子。可是,也有不少记者、通讯员不敢向新闻写作的各个领域进军,只会写消息、通讯,不会用别的体裁.你让他向别的方面试一试,他总是为难地说:“我不会.”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如果只会写消息、通讯“老两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报纸编辑部感到缺稿,可同时又积压了大批稿件用不出去。这固然同来稿质量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供求失调。报纸,又称新闻纸。不言而喻,报纸最需要的是新闻。可是,不少记者,包括通讯页,写新闻消息少,写通讯多。而且在通讯中,又以写人物、名胜、物产的为最多。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写作形式,报纸上不能没有通讯。但通讯的篇幅大都长于消息。报纸上登的通讯过多,必然会影响到消息的数量。因此,编辑部不能不注意通讯的发稿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闻写作,分清新闻文体中消息与通讯的区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更多的人掌握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像勤恳的渔民、辛劳的樵夫、繁忙的采购员的满载而归,当记者采访回新闻素材的时候,那愉悦之情也自不待言。但对前者来说,可以暂告段落或就此完结的事情,对于记者却意味着,仅仅是完成了一次工作的前半。他必须毫不停歇地进入下一道工序——写作。 当一名会打枪的兵 新闻作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言论、特写、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记者要将他采回的素材加工成哪一种产品呢?按说,应当是“因材定体”。适于写消息就写消息,适合写通讯就写通讯。但我们敢说,所有新闻素材都毫无例外地可以加工成消息。因为消息是最能体现新闻作品特点与功能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体裁。甚至我们有时干脆就把消息叫做新闻,说新闻就指的是消息。消息作为新闻家族的一个成员,他的名字竟可同全家族的名称通用,足见其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白庆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来概括通讯式的消息:“总而言之,它是用消息和通讯的两种文体交叉的写法写作的新闻文体。它既有消息主题的客观性、严肃性,又有通讯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性。”他还称赞说,这是我在新闻体裁写作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这种赞扬让我有些汗颜,因为这…  相似文献   

8.
新闻特写——写人写事,文情并茂,感染力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作为一名职业记者不仅须熟悉消息、通讯等采写手法,而且应学会新闻采写的十八般武艺,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职业媒体人。新闻特写正是展示记者写作文采的一块芳草园地,应下功夫掌握它的采写技能为我所用。那么,什么是新闻特写?  相似文献   

9.
通讯也是新闻写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除了经常而大量的写消息之外,运用最多的一种报道体裁便是通讯了。通讯写作,在讲究新闻要素、真实准确、主题集中等方面同消息写作具有共同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要求。一般地说,运用通讯体裁写作,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可比消息写作容纳更丰富的材料。在表达形式上,通讯写作也比较多样,可以用具体叙述、形象描写、细节穿插、夹叙夹议等多种手法,能够较详细地报道某一事件,或者深刻地反映某一人物的精神面貌,或者描绘某一地区的新貌。因此,通讯写作同  相似文献   

10.
扈爱民 《报刊之友》2014,(9):164-165
做记者就要写新闻报道。通讯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题材,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相比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内容较为丰富,形式较有创造性,写作的手法较为多样且富有文采。部分记者在写通讯的时候,文章所谓的有水平、有学问的“高雅之美”,就是在文章中堆积一些华丽的辞藻。本文笔者通过自己在通讯创作的亲身感受,论文内容摘要:介绍了通过多用惯用语、引用俗语(谚语)、穿插歇后语、巧用顺口溜、“客串”广告语、善用成语使通讯增色的体现通讯写作“通俗美”的几种表现手法,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一张新闻纸主要靠消息传递大量的信息,消息作为新闻的主要体裁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一种记者追求的错位现象,认为大手笔必写大通讯,好新闻必是通讯体等。形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恐怕与消息写作手法陈旧,过于程式化有关。因此,改革消息的写作手法,使之能够入耳、入目、入脑、入心,这是办报人的共识,也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缘于媒体竞争的需要,近年来,新闻的表现手法不断创新,比如报纸记者在消息写作中融入了通讯的手法,刻意加上数个小标题,点出重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同时增加了新闻的看点,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3.
刊林漫步     
西方通讯社要求记者掌握消息、通讯、述评、特写等各种新闻体栽的写作方法,尤其要精于消息的写作。他们对如何写好消息都有书面的手则,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一、标题 要简洁醒目。如美联社记者劳伦斯·戈布赖特的代表作标题:《林肯总统遇刺目击记》;1994年出版的《新闻报道精品选》中还列入了新华社记者写的新闻标题《一曲“凤凰琴”感动亿万人》、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通讯》改名为《新闻与写作》,《辽宁日报通讯》改名为《记者摇篮》,《黑龙江日报通讯》改名为《新闻传播》,《吉林日报通讯》改名为《记者与作家》,《大众日报通讯》改名为《青年记者》,《新华日报通讯》改名为《新闻  相似文献   

15.
这里要谈的新闻“三式”,特指报纸上三种新闻体裁写作上的变式,即:消息写作散式、通讯写作特写式、言论(新闻言论)写作杂式。  相似文献   

16.
人物消息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其思想和事迹的新闻体裁。近年来,笔者发现众多报纸中,人物消息少得可怜。许多通讯员、记者一涉及写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这也许是“消息写事,通讯写人”的说法给人们思想上留下的框框。对先进人物,可以用人物通讯来反映,也可以用人物消息来报道。用通讯介绍人物,固然写得生动活泼、具体细腻、富有文采,还可以较深地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笔者以为,它毕竟不是报道人物的唯一写作形式。采用消息的形式不  相似文献   

17.
正通讯是报纸常用的新闻文体之一,在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中,记者首先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分析、甄别,判断什么样的新闻素材适合用通讯的形式来驾驭。通讯选题与捕捉其他新闻题材一样,需要记者不断培养新闻敏感,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做到选题新、选题准、选题快。人物通讯的选题  相似文献   

18.
年前,山东枣庄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枣庄日报社与山东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期新闻业务讲习班,共培训市直和区(市)直厂矿企事业的通讯报道员150余人。这次讲习班的七名授课教师,全部由大众日报社获得中、高级新闻专业职称的编辑、记者担任。分别讲授了“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编辑对稿件的要求”、“采访体会”、“漫谈新闻采访”、“谈谈新闻价值”、“新闻报道与新闻改革”等专题,受到学员的欢迎。理论学习结束后,学员按系统、单位  相似文献   

19.
暨南大学新闻系程天敏副教授编著的《新闻写作学》一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今年7月出版。该书集中阐述新闻的两大类——消息与通讯的写作问题。它不仅阐明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而且对消息的8种文体、通讯的5种文体的特殊写作技法,均一一作出了较详尽的叙述。书中涉及与分析到的新闻作品,相当广泛,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且颇具深度,富有知识性与浓郁的  相似文献   

20.
通讯是报纸常用的新闻文体之一,在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中,记者首先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分析、甄别,判断什么样的新闻素材适合用通讯的形式来驾驭。通讯选题与捕捉其他新闻题材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