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静力性力量训练强化肌肉力量的训练静力性的训练方法也是强化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它是持重物在肌肉坚强用力时其长度不发生变化的力量练习,也就是对于不动的固定物,采取姿势和关节角度不变的、集中发挥力量的方法。发展静力性的肌肉力量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
运动损伤的恢复对策—恢复性训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恢复性训练的第1步是开始一系列的关节可动范围及柔软性的改善练习。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静止状态的伸展练习,关节和肌肉在一定的时间内慢慢地作伸展运动。作为恢复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如何使患部及肌肉群的肌肉力量恢复的训练计划。肌肉力量被分为静力和动力两种。强化肌肉力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静力训练法、动力训练法、动静力综合训练法。静力训练法的练习是关节和四肢不动  相似文献   

3.
静力性练习的专业术语是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它指的是在身体固定的姿态下,肢体环节固定,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服阻力的练习方法。是专业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重要方法。但在笔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静力性练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样有着形式多样且行之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武术套路中静力性动作的力量训练 静力性动作是指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形式称为静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能更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张力与神经细胞的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静力性力量训练是一种单一重复的强度刺激。练习时肢体静止不动或者不发生明显的位置移动,肌肉的长度也不发生变化,却处于紧张用力状态[1]。小学生低年级进行中小负荷静力性力量素质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关节稳定性和小肌肉群的力量。"肢体静止不动或者不发生明显的位置移动"的练习恰好能够弥补室内空间狭小,而导致的室内体育课只能上自习课、知识讲授课、视频课的不足。因此,可以把静力性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体肌肉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变,张力增力,肌体无位移运动,肌肉所表现的力量叫静力性力量。 静力练习包括肌肉收缩,是用力对抗固定的阻力。德国科学家Pleeingex和Nvccex报告,每天以2/3的最大力量做一次持续6秒钟的静力练习,每周五次,每周平均增加5%的力量,故静力练习最大的优点是发展肌肉的力量块,但由于无肢体的位移运动,故主要缺点是增加肌肉的动力性力量不明  相似文献   

7.
<正>利用短绳发展学生下肢力量,除了常用的各种姿势的跳绳练习之外,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业余训练中,尝试运用了一些直接或间接利用短绳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效果较好,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一、静力性练习(一)单人练习基本动作:将短绳对折一次,两绳头固定在肋木下方距离地面10cm处,形成一个绳套。练习者把绳套放在小腿的前面,直腿慢慢向身体前方用力拉绳,股四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姿势8~10s或稍长时间,然  相似文献   

8.
1、合理选择力量训练的方法 从肌肉收缩的形势上看力量训练的方法有:等张(动力性)力量练习,等长(静力性)力量练习和等动力力量练习等。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可以发展不同性质的力量。因此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动力性力量的练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它对发展速度性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有极大促进作用。它可使肌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身体训练中,国外采用了一种先进方法——循环训练法。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大大强化身体训练过程,提高训练强度和密度,全面发展身体各项素质,迅速提高机能水平。循环训练的内容安排原则为: ①使身体各部肌肉得到练习,力量得到发展。这样做还可以调节训练过程中肌肉的疲劳出现(如练习上肢可以调节下肢肌肉)。②尽量结合本专项的动作特点,以更好地提高专项能力。③练习手段最好不超过5——6种;循环组数5——6组;强度按70——80%  相似文献   

10.
重复训练法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不仅用于田径、游泳等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也可用于球类等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但是,两者无论在练习的运动强度上,还是在练习的间歇上都截然不同。重复训练法在练习强度上需要严格掌控,即每个练习都按预定强度进行,对练习的间歇时间不作严格要求。而间歇训练法对练习强度的要求不严格,却要严格掌控练习的间歇时间,到预定的时间就要求队员立即进入下一个练习。因此,重复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速度性和速度性力量,而间歇训练法则多用于提高无氧和有氧耐力。本文主要介绍重复训练法在运动训练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力量训练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动力训练法,又名等张训练法(isotonic)。这是各项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最常用的方法。在进行动力训练时,肌肉经常改变拉力的强度和方向,同时改变着骨杠杆的位置,从而完成机械动作。在动力动作中,肌肉的长度因其收缩而发生变化,当肌肉克服阻力时,身体朝肌肉收缩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躯干支柱力量的概念简要介绍,并从保持身体姿势、提供近端固定、提高四肢能量传递的效率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的功能,然后从优化运动姿态和身体平衡能力、提高跑动的速度和挥拍的质量、促进能量的传递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作用,最后从深层肌肉激活大于浅层肌肉锻炼、稳定练习大于不稳定练习、从少到多训练肌肉和关节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原则,并从俯桥支撑训练、侧桥支撑训练、背桥支撑训练、结合瑜伽球开展支撑训练等方面阐述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跨栏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跨栏专项力量训练周铁军(湖南省岳阳师范专科学校)1.跨栏运动员最大力量训练发展跨栏运动员最大力量,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完成动作的主动肌的收缩力,以及主动肌同对抗肌、中和肌、固定肌等肌肉(群)间的协调用力能力.训练中,多选用克制性与退让性用力相结合的练习...  相似文献   

14.
静力练习法在举重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静力练习法的作用和运用方法进行初浅的探讨。一、静力练习法在训练中的作用静力练习是肌肉的紧张用力  相似文献   

15.
射击项目是以内在肌肉力量控制保持,充分利用骨骼和韧带的支撑作用来固定整体动作姿势,而对动作的知觉、位觉和空间感觉,要求精确严密,不仅要求单发举枪动作不变,而且对每种姿势所规定练习时间内保持动作不变,所以对动作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它是二项静力性较强的技巧体育项目。因此以步枪运动员在训练中如何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与防治是今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投掷     
G824.02 9904826少年投掷运动员如何利用杠铃发展力量素质[刊,中,I]/潘建中//青海体育科技.-1997.-23(1-2).-42-43参3(TY)投掷项目//少年//力量训练//杠铃//肌肉力量//训练法杠铃,是发展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主要手段。从肌肉用力结构和心理、神经肌肉受大脑皮质的支配分析,提高速度力量应注意的理论原理。指出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要注重速度、力量的同时发展,练习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要相结合。在少儿时期力量训练要遵循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在训练的量、强度以及发展肌肉群等方面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徒手练习是提高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和动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徒手练习时,经常采用芭蕾舞训练中的把杆练习。在把杆练习中,控腿动作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练习。通过控腿动作的练习可以大大提高整套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前庭器官稳定性,增加静力性力量等,因此,在柔韧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静性力量练习(控腿goo),对整套动作中保持身体平衡大有益处。但是,控腿动作尤其在goo位置,最易造成疲劳,因此,大运动量训练后,如何加快机体的恢复过程,有效地消除疲劳,是艺术体操训【练中需解决的课题之一。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关于动力性活…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以发展爆发力或速度人力量为目的的力量练习中,广泛采用了弹跳练习,跳跃练习和杠铃练习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从而增加肌肉弹性和神经肌肉功能的适应性变化,肌肉弹性势能加大是由于肌肉在收缩活动中接受刺激后产生牵张反射的能力得到提高。 1、全面的力量耐力训练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主要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全身各部位肌肉力量耐力。这是由腰背肌力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专项练习对肌肉力量训练的作用,为运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地选择专项力量练习动作,提高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摄像和肌电图同步测试手段,对我国现役3名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4个专项力量练习,参与动作的8块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sEMG)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4个专项练习总体上是以发展下肢的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力量为主,但侧重点不完全相同。15 kg挥片转体练习对竖脊肌的作用效果较明显,30 kg杠铃抡摆练习动作对发展腹外斜肌一次性用力力量最有效。结论 5 kg壶铃轮摆转体是对肌肉作用程度及强度最强的一种练习,也是发展股二头肌力量最有效的练习。原地挥片(1.5 kg)练习对肌肉的作用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20.
足部的末端用力在跑跳运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练员都很重视运动员的脚踝关节肌肉力量的发展,对于中小学生运动员来说,更是强调这一点。在跑跳中,足部的末端用力包括踝关节和脚趾关节的用力。仅通过发展踝关节力量来提高足部的末端用力的做法是不全面的。我们在观察中发现,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只考虑踝关节力量,而忽视脚趾关节力量的发展;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运动员往往简单地将提踵的力量理解为足部的末端用力的力量。因此,采用大量的提踵练习来发展脚踝关节的力量,最常见的是负杠铃提踵练习。提踵练习主要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