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要,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对信仰的追求面临异常复杂的情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科学的信仰,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正确把握科学信仰中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关系,才能在社会实践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使人们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2.
信仰是人终极关怀的需要,它不仅是一种高级精神需求,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超越。信仰具有鲜明的心理层次,它的建构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过程。马克思主义因其鲜明的理论特点,在信仰的建构过程中会遭遇到不可避免的心理困境,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普通民众信仰两者心理建构层次的差距上。从信仰建构的心理层次角度出发,反思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面临的心理困境,可望找到正确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展开之中,也体现在该种教育思想的理论阐述之中。而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想的模糊性、多元性和自发性,不仅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上的冲突,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教学本质、教学范式、教学思维和教学路径等诸多实践层面的困境。问题的根本消解需要回到教学原点,从理论体系、外部环境和思想观念三重维度入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态度和立场,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转型期信仰既处于危机也处于重建之中。信仰重建是要在更为现实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重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主流信仰,在主流信仰下保持多元信仰的必要张力,在理性的指导下追求信仰。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由外来的一般学说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灵魂,它经历了曲折的、辩证否定的历史演进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由少数先觉分子到革命阶级整体的大发展;建国后到“文革”时期,经历了由理性地信仰向非理性地信仰的转折;改革开放后至今,则呈现出波谷与波峰复杂交错的上升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总体上呈现出信仰客体与时俱进的创新与信仰主体理性自觉的增强二者互动相生的良性生态。自觉地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信仰客体以便实现其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对象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信仰化演进历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宗教化、神化,使人们盲目地迷信和崇拜。而是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要通过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提高辨别能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发挥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等一系列途径。  相似文献   

7.
信仰反映的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信仰是人类精神的支撑点;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调解器;信仰能转化为主体行为的内驱力,能激发出主体的本质力量和创造欲望。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加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任;转变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信仰反映的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信仰是人类精神的支撑点;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调解器;信仰能转化为主体行为的内驱力,能激发出主体的本质力量和创造欲望.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加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任;转变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信仰心理与信仰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学琴 《教育探索》2005,(1):107-108
要摆脱目前学校信仰教育的困境,了解信仰的心理成分及结构,进行信仰引导是关键。信仰是一种心理活动,包含情感、认知、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成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信仰特征及本质是社会主义国家立国、强国和兴国的根本原则,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现实的、高尚的和革命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质的人文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人的现实性、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与注重人文情怀作为自身的基点、宗旨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危机是一种精神现象 ,是社会变革在观念层面茫然状况的反映 ,也是个人生命价值追寻中的迷失。信仰危机发生相关的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信仰对象的统摄性 (权威性 )削弱或丧失 ,二是信仰方式扭曲或倒错。在与信仰对象超越性有关的“总的假设”论证中 ,明确研究定位是首要的 ,即必须明确信仰不是认识 ,所以不应当、也不可能在认识论中解决信仰和信仰危机问题。引起信仰方式扭曲或倒错的主要原因是 :信仰方式与信仰对象、信仰观念、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契合。反省已有信仰方式的缺陷 ,及时进行调整修补 ,减少盲目性和绝对化 ,是舒缓和解决信仰危机的一个有效路径 ,同时亦有助于信仰主体及信仰观念的提升 ,对社会信仰重建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德育过程中影响人的德育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道德意志 ,而对道德意志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精神因素是信仰。信仰主要有促进情感的激化、意志的推动和知行的统一三种功能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必须开展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一种崇尚,它不但是法治的内在动力,也是法治实现的必要条件。西方具有悠久的法律信仰传统,然而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原因,尚未重视法律信仰,所以树立法律信仰应作为目前中国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4.
李洪星 《中国德育》2007,2(11):8-10,13
当前我国由经济体制改革主导的社会转型,使传统的信仰方式和信仰教育无法适应急剧变幻的现代生活。由此带来的信仰危机和信仰教育危机一度成为困扰当代人的难题。为此,必须肃清关于信仰及信仰教育的种种误区,从哲学上对什么是信仰、信仰对人的意义以及信仰是否可教等命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念是当前大学生信仰的主流,然而"90后"大学生则出现信仰危机现象,信仰呈现多元化、突出功利化、面临世俗化。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成因分析,提出大学生信仰教育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营造信仰教育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翻译主体的研究话题往往在讨论谁是翻译主体,目前有四种看法,即译者;原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原作者、译者和读者[1]。几种看法之中都含译者在内,可见对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研究已备受关注。在以译者为翻译主体的中心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译者的信念”这一说法来表述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信念,即翻译者本人的翻译观、语言观、文化态度以及对译者自己的认识等内在的坚信不移的看法和认识,影响译者选择译本、翻译宏观和微观策略、译文表现风格、手法等几乎一切方面的选择过程,它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和实践的内在支点和决策力量。本文作为一种初浅的讨论,仅作为笔者对译者作为主体的研究的一种主观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信仰是其内在要求,其必要性表现在它是民众守法的内在动因,是执法者公正执法的主观需要,是市场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是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道德的精神根基,它赋予人生以意义,为行为善恶提供最高标准,对人格提升有重要作用,信仰危机必然引发道德危机。我国当前应该重振信仰,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信念的形成     
人类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只有理性阶段才能形成理念,才为信念的形成提供了认识论基础。理性与知性相比有很大区别;知性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形式,只能获得片面性知识,只能给人以是即是,非即非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理性是建立在多种规定性综合统一逻辑论证基础上的,最整体性和具体性的理性重构,给人提供智慧和理念,教给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所以,理念和实践各环节综合,就使理念转变为信念,成为人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0.
在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考察和探究的过程中,贝尔意识到人类生存信仰的缺失以致出现了生存的焦虑。基于对人类生存的关怀,他提出了公众家庭的理论以期重建人类的生存信仰来达到对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无论怎样,在他的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仍旧值得我们今天思考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