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6-96
1941年时局动荡时,徐悲鸿曾将一批画作藏于新加坡一口枯井内。其中一幅名为《喜马拉雅山全景》的经典油画,将亮相北京诚轩拍卖公司秋拍现场。《喜马拉雅山全景》是继《放下你的鞭子》《愚公移山》之后,徐悲鸿于抗战期间流散新马地区时创作的重要油画,也是现存唯一以喜马拉雅山全景为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白俄罗斯作家、苏联国家文学奖和白俄罗斯雅库布·柯拉斯国家文学奖获得者、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贝科夫的作品享有很高的当之无愧的声誉。瓦西里·贝科夫是一位写伟大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家。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伊万·捷廖什卡(《阿尔卑斯谣曲》)、索特尼科夫(《索特尼科夫》)、教师莫罗兹(《方尖碑》)等,都经历了残酷环境的考验,那种环境要求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鼓足精神力量和体力,坚毅果敢,毫不妥协,并能在面临死亡危险的时刻做出坚定不移的决定。他们的勇敢精神来源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3.
肖斯塔科维奇生于1906年,卒于1975年,享年69岁,他的《第一交响曲》、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黄金时代》等作品引起了世界乐坛的瞩目。他早先热衷于音乐的革新,但得到的却是前苏联官方的严厉批判,以致于不得不立即撤回正在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随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写了《第五交响曲》,才算得到当时官方和音乐评论家的认可。从此,他开始写传统式的作品,但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采取了“旧瓶装新酒”的韬晦之术。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他在作品中似乎总是探索着,一方面显然是公开的,另一方面则是隐蔽的,他以一种多样化的风格来适应这个世界。”他不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冲击,为此,他心情压抑,难以释怀,不得已只好以“宣泄和独白”为两大特色在音乐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白马骑士     
《白马骑士》是19世纪德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施托姆的最后一部力作。作者出生于德国北部海滨城市胡苏姆。他热爱家乡的大自然,以对无法再来的往昔的回忆为题材,写出许多哀婉的散发着香气的抒情诗和短篇杰作。中年以后,他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多写对命运进行抗争、经得起伦理考验的人物,完成不少具有诗的韵味的作品,使他成为现实主义的北方之雄。《白马骑士》写的是关于他家乡海岸堤岸建设的古老民间传说中的故事。主人公豪克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很早便学会几何,看出当地堤防有缺点。长大后当了堤防总监的佣人,与总监的女儿互相爱慕。总监死后,他便和总监的女儿结了婚,并接替了  相似文献   

5.
正《血疫》是由美国纽约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自1994年作品问世以来,《血疫》已经售出了三百多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长大,之后就读于波莫纳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英语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对非虚构类纪实文学和新闻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着手创作。他尤为擅长科普类写作。1984年,他的一部天文学题材的作品《第一道光》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1992年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高危地区的危机》的文章,后来他将这  相似文献   

6.
雷诺阿的《拿着团扇的少女》本期封面刊登的是雷诺阿的《拿着团扇的少女》。雷诺阿(1841-1919)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妇女、儿童常常是其醉心的题材。如他的代表作《丽莎》、《浴女》、《红磨坊街的舞会》、《拿喷壶的小孩》、《夏尔潘...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按照汉代人王逸的说法,《天问》这部奇伟的作品,是屈原在他被放逐之时,“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而创作出来的。这一解释可以证诸《吕氏春秋·谕大》所引的《商书》,以及汉代人王延寿所作的《鲁灵光殿赋》。前  相似文献   

8.
正《金云翘传》是越南人民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学作品,书名系由金重、王翠云、王翠翘三位主人公名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很多人说,《金云翘传》在越南的地位相当于《红楼梦》在中国的地位。在越南,无论男女老少及文化程度,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吟出几段作品中的诗句。这部作品的蓝本是成书于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的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双奇梦》,原作者名为"青心才人"。它讲述是一个发生在明朝的故事。王员外之女翠翘才貌双全,偶遇金秀才,两情相许。不料金家突遭变故,  相似文献   

9.
戎昱是中唐诗人,生卒年代大约在744—800年之间。戎昱一生写下了100多篇诗文,其诗风继承了高适、岑参等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大多数诗作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心情。戎昱也写过不少边塞诗,其中《塞下曲六首》是一组描写边地征战的诗,《塞下曲》(其四)为:  相似文献   

10.
余冰 《寻根》2012,(1):37-40
《熔炉》,1928年12月创刊,主编徐霞村。大32开本,146页。徐霞村(1907~1986年),原名徐元度,湖北阳新人,生于上海。1925年夏天,开始翻译欧美作家哈代、法朗士的短篇作品,同时也写散文、小说,初涉文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写了几部最佳长、短篇小说的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于1986年3月18日在他的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71岁。他以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以及最近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而闻名于世。《呆头呆脑的人》(1952)是一部关于棒球神话和追寻圣杯的自我意识浓厚的综合作品。不久,他又有一些较好的作品问世。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魔桶》(1958)在1959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他的最佳长篇小说《修配工》(1966)亦获得“全国图书奖”,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马拉默德于1914年生于纽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以在影像传播中有效建构与传播美军军人形象见长,《巴顿将军》《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等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秘密行动组》是好莱坞精心制作的一部反恐电视连续剧,讲述特种部队的故事,“1979年,国会授权组建了一支精英部队。  相似文献   

13.
《敦煌变文集》里收录了一种《孝子传》,是用好几个写卷编纂起来的,原来都没有题目。其中用作底本的伯2621号卷首残缺,卷末郤有“事森”两字,好像就是书名,很可能是一部类书的题目。古代类书有《史林》、《类林》、《华林遍略》等,“森”比林更稠密,所以用作书名也是可以解释的。卷中还有“廉俭篇”的小题,显然是书中的一个门类。  相似文献   

14.
田汉的抗战旧体诗刘开扬著名戏剧家田汉能为旧体诗,造诣较深。他在抗日战争期中的作品,构成了一幅绚烂的历史画卷。全面抗战爆发以前,在《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两首著名的语体抗日歌词的创作之后,他于1935年7月写了《悼聂耳》一首七言律诗:一系金陵五月更...  相似文献   

15.
希契科克五部最好的美国影片在多年里未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其原因是希契科克本人不希望在他有生之年重复上演这些影片 ,于是把所能收集到的胶片都聚集一起销毁。希契科克1899年生于伦敦的莱顿。这位英国最杰出导演的早期作品像《客房》等虽是无声片 ,却为后期的有声惊险恐怖片奠定了基础。1939年他应戴维·塞尔兹尼克的邀请来到美国 ,先后导演了两部战争短片 ,三部战后片和其它题材的影片 ,他于1980年去世 ,为后人留下53部电影。希契科克为什么让他的作品《亨利的麻烦》以及令人瞩目的《詹姆斯·斯图尔特》、《绳子》、根据原…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十余载的创作生涯,为世人留下卷帙浩繁的文学遗产九十余卷。他以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为世界文坛增添了一位顶级文豪。此外,他还为后人留下不少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政论等。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而相对鲜为人知的是托尔斯泰十分关心民众的教育,在图拉开办农民学校,为农民和孩子们写了几部语文方面的教科书,其材料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民间创作,经托尔斯泰加工改写后写成的这些教科书成了俄罗斯人民喜爱的童话寓言作品。  相似文献   

17.
《追日》(Solar,2010)是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之一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一部力作。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牌作家,因早期作品多涉及人性的阴暗面,所以在出道之时被评论界冠以"恐怖伊恩"的称号。然而,随着他阅历的增加与技法的成熟,他后期的作品逐渐转型,不再像先前那样愤世嫉俗,文章所涉及的题材更加广泛,所运用的技巧更加娴熟。  相似文献   

18.
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没有去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厂,而是自筹资金23万元,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妈妈》。从1989年至今,张元一共拍摄电影,纪录片共16部。这些作品的题材多具“另类”色彩,如展示特定时代的摇滚乐手,怀孕女青年和落魄画家的挣扎存活(《北京杂种》),渲染男同性恋的幽闭内心和扭典情愫(《东宫西宫》),表现重刑犯人回归社会的心路历程(《过年回家》),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社会边缘人,如患幽闭症的儿童,前卫艺术家,无业游民,精神分裂患,同性恋,重刑犯人,变性人……也许是题材内容,艺术风格过于“独树一帜”,在近10年间,张元的电影惨遭“冰冻”,无法在国内公映,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元却被美国的《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甚至还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化和平奖。[编按]  相似文献   

19.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20.
在名的插图画家当中,除了英国的约翰·弗拉克斯曼以外,还有法国的居斯塔夫·多雷(1832-1883)。多雷不仅是19世纪最成功的插图画家,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插图画家;他为拉伯雷、巴尔扎克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所作的插图使他一举成名,而他为《圣经》以及但丁、弥尔顿、塞万提斯等人的作品所作的插图,从此也成为插图界无法超越的巅峰。他所领导的创作室在19世纪后半叶几乎左右了整个插图版画工业,在他短暂的51岁的生涯中,他一共制作了四千多种版本,十多万幅金属版和木版插图作品。1896年,当美国芝加哥艺术协会举办他的画展时,有150万人涌入画廊参观,其创作力之旺盛和当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