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今河南新郑境内、距郑州市区40公里之遥的历史久远的古城曾经在秦汉直至唐初,长期充当县城,管辖区域曾经很大。但唐初废县之后,日渐萧条,今天,只剩城垣树立。内部因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唐初萧瑀所撰志怪集《金刚般若经灵验记》亡佚已久,据孟献忠《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可补遗十五则,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萧书专记《金刚经》灵验故事,诚为“释氏辅教书”余绪,此书为研究唐初佛教信仰提供重要资料,亦是研习唐代小说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集.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两件敦煌文书BD14491号和BD14650号,可以完全缀合为一件,是唐初有关进士科试策的模拟试题,弥足珍贵。此件文书内容丰富、时代较早,对研究唐初进士科试策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学界对此研究和认识不足,特别是研究科举的学者从未关注本件文书。郑阿财先生《敦  相似文献   

4.
唐初才子王勃,一篇《滕王阁序》,大出风头。“李广难封”,成为传世名言。也为后人留下不尽思索。  相似文献   

5.
在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内部,皇后参政的事屡见不鲜,但是真正登上皇帝宝座的只有武则天一人。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九五之尊,撇开她本身的才华和政治手段,应与唐初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唐初开明开放的社会风气,士族与庶族之间的争斗,以及佛教的舆论支持无疑为武则天的称帝创造了难得的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促成了武氏政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先简单介绍佛教在隋朝时期的发展、复兴,接着分析隋末唐初所设立管理监督佛教的立法机构,再针对佛教僧人立法封官赐号,并以僧尼是否致拜君亲这一问题为例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简单介绍佛教在隋朝时期的发展、复兴,接着分析隋末唐初所设立管理监督佛教的立法机构,再针对佛教僧人立法封官赐号,并以僧尼是否致拜君亲这一问题为例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党斌 《兰台世界》2014,(10):10-11
近日得见新出土墓志两方,墓主为唐高祖之子李建成和建成妃郑氏。两志相合,对于隋末唐初政权交替、权力角逐的历史颇有补正之价值,且为李世民肆意篡改国史提供了不可辩驳的实证。  相似文献   

9.
近日得见新出土墓志两方,墓主为唐高祖之子李建成和建成妃郑氏。两志相合,对于隋末唐初政权交替、权力角逐的历史颇有补正之价值,且为李世民肆意篡改国史提供了不可辩驳的实证。  相似文献   

10.
唐初,在商业贸易、手工业生产和土地赋役等方面都有许多法律对其进行规范管理,这些法律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保障,对后来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对唐王朝政权的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大观周刊》2012,(45):51-51,78
陈子昂与张九龄各有一组以《感遇》为题的诗歌,其风格的不同,固于二人的各自遭际的不同但也从一个剪影反映了从唐初到盛唐这一特殊时代不同境遇的诗人心声的深刻嬗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析唐代的高层是怎样与少林武术发生交往,首先故事传说分析唐统治者与少林武术的交往渊源,其次说李世民与唐初僧兵并肩作战,再次阐述武僧圆静的行侠事迹,最后说话唐代朝中大臣怎么与少林武术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任颖卮 《兰台世界》2014,(11):19-20
河东战役是唐初全国统一战争中较为重要的战役之一。战役的胜利,对消灭刘武周、宋金刚割据势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对消灭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割据势力,乃至全国统一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稳固的后方保障。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泉水人家民俗馆收藏的一件北齐墓志,记录了名为"智"的北魏人的生平及其父祖情况,但姓氏未明。结合其他文献,推知该墓志主人应为侨居济南历城的清河房氏家族成员,名为房智。其父房千秋官职中的"南青州刺史",经考为北魏政府追赠。房千秋曾为"平齐民",孝文帝时受到重用。综合多种因素推断,河北出土的北魏《邢伟墓志》记载的邢伟岳父房千秋,与房智之父实为同一人,即《魏书·房法寿列传》记载的房坚。房智主要生活在济南,并在本地担任官职。他卒于北魏永熙元年(532年),但直到北齐天统元年(565年)才葬到齐州州治今济南市历城城东鲍山里,间隔30多年,应与当时乱世有关。北齐至唐初,房氏家族其他成员还有很多葬在济南东郊,如房彦谦(唐初名相房玄龄之父)、房彦诩、房夷吾、清河太夫人李氏(唐初名将房仁裕之母)等,说明济南东郊乃是房氏家族聚居之地。  相似文献   

15.
河东战役是唐初全国统一战争中较为重要的战役之一。战役的胜利,对消灭刘武周、宋金刚割据势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对消灭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割据势力,乃至全国统一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稳固的后方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两《唐志》录有道宣《通惑决疑录》两卷,宋代以后佚失。今案,其文完整保存在《广弘明集》中。此文不但于文献辑佚、校勘大有帮助,而且有助于了解道宣本人乃至唐初佛教界之基本弘法思想。  相似文献   

17.
唐代职官制度是古代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文明,其在继承隋朝官制后有过"随时署置,务从省便"的调整,但最终在贞观初期又重新设置尚书六部侍郎。综合来看,唐初的制度规定是转折时期对唐代基本制度的确定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代"旅游"词汇是源自于初唐四杰之一的唐初著名诗人王勃的《涧底寒松》中有"旅游于蜀"的词句。唐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鼎盛时期,也是当时世界最强盛的王朝,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文化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喻玲 《兰台世界》2014,(4):101-102
唐代“旅游”词汇是源自于初唐四杰之一的唐初著名诗人王勃的《涧底寒松》中有“旅游于蜀”的词句。唐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鼎盛时期,也是当时世界最强盛的王朝,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文化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勒信仰是一种广泛流行于南北朝至唐初社会的佛教净土信仰。作为我国古代民众心目中一位“降魔除怪”、“济世安民”的佛教神祗,早在南北朝时期,其影响已广披于民间。入唐以后,此风犹存。作为一代女主的武则天,得以在封建男权文化统治下的唐代社会实现她以女身当国的理想,除了她所具有的非凡的个人胆识与政治才干外,还得力于她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唐初社会广为流传的弥勒信仰的力量,从而使其改朝换代之举具有了某种神圣“合法性”,进而取得男权社会对自己以女身“当王国土”,以及“威伏天下” 行为的默认与认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既是女皇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她不得已而选择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