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周刊,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编印,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定期刊物之一。自1928年3月21日创刊到1928年9月5日23、24期止,由钟敬文担任责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事宜。纵观这二十四期《民俗》周刊,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有些文章有文末附记,这种“文末附记”应是钟敬文先生编辑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有条新闻,主题为“黄华会见三位美国客人”,副题为“对他们拍摄《革命中华》提出建议”。按说既然以三 S 研究会会长黄华对美国客人拍摄《革命中华》提出建议作为标题,那么新闻正文也该相应对建议的条目、内容做出综述。可是消息只在文末的背景前写了这么一句:“黄华对  相似文献   

3.
3月24日《西安晚报》三版转载《经济日报》一篇题为《晚会的滥觞及其它》一文,该文批评的“晚会的滥觞”,是指人们“对近两年晚会太多太滥以及随之而来的风声大雨点小、质量差、好节目少的现象感到失望”,文末呼吁“‘晚会热’的确该降降温了”。联系上下文义,文中的“滥觞”一词似指泛滥的意思。实际上该词并  相似文献   

4.
"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页正中上方钤有“翰林院印”是判定四库进呈本的主要标志之一,鉴于四库进呈本的珍贵价值,曾有书商仿制假印,鱼目混珠,以图谋利。本文首次揭示了鉴定“翰林院印”真伪的办法,并在文末总结了判明四库进呈本及四库底本的四个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之一,朱熹对礼学之中"文末"的探究以及对中华礼仪的研究和修订活动,对于勘明"辨析文末"的意义所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读《新民晚报》,曾发觉三则标题不够理想,试析之。漏了“新闻眼”3月7日第10版有《中国足协发通知各家老总忙北上》一文。“北上”干啥?题中未交待,读到文末一句,才发现其“新闻眼”:国家队备战世界杯要求一些俱乐部参与商讨,这在中国足球史上从未有过。有人说,  相似文献   

7.
说长道短     
6月25日新华日报一版右下角,刊载了题为《被劫往台湾的飞机安全返回厦门》的“新华社厦门6月24日电”,文末附有“本报注”,其内容为:“经与泰州方面联系,劫机罪犯张文龙系泰州市机械冶金工业供销公司的职工”。对原文中所述张文龙的单位“江苏泰州机械工交公司职工”做了更正。笔者在泰州市报工作,在对新华日报同志一丝不苟的精神赞叹之余,还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种可贵品质。6月25日0时30分左右,新华日报总  相似文献   

8.
2月24日新疆一家报纸在《人类与野生动物如何和睦相处》一文中,配发两幅很有灵气、很让人喜欢的鹅喉羚的图片,文末用楷体字注明:“图片均由有关部门提供”。这个注明注而不明,等于一句废话:“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难道还保密吗?为什么其名称不能受到起码尊重而见诸报端?如果读  相似文献   

9.
1997年岁末,笔者于国内发现一部百衲本《辽史》,其首册目录页之天头,题有一则关于涵芬楼影印元刻本(即“百衲本”)《辽史》版本问题的跋文,全文407字,文末署为:“胡适卅一、十一、廿三夜纽约”。笔者于惊愕之余,追查胡适先生文集、手稿集以及有关先生行年著述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篇文章在网上非常走红,题目叫《小心西方诡辩术束缚中国话语》,作者是美国的汉学家包华时。编辑在文末特地注明:“本文系作者用中文写就。”如此特殊身份,似乎奠定他在中国的话语霸权。包华时在谈论中国人为什幺轻信西方时称:“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对西方历史的了解只是些皮毛,而且他们的逻辑训练不强,结果西方知识分子自卖自夸的宣称,无论有无根据,大都被吸收了。”言下之意,他比五四一代高出一头。  相似文献   

11.
23名无辜的乘客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生命就在5月1日那天一刹那结束了,他们乘坐的公共汽车被北约的导弹拦腰炸断。当天,邵云环从贝尔格莱德发回《北约“意外失误”几时休》。标题本身就是对北约最严正质问;对北约的质问是基于北约“意外失误”造成的南斯拉夫平民伤亡的铁的事实,因而是严肃的、正当的。文末,邵云环又发一问,“在南联盟又将会有多少无辜的平民百姓因这些‘不可避免的失误’而死于非命呢?”事实无情地证明,悲剧确实重演了。邵云环牺牲了,在南联盟,在一周后的那个凌晨,同样是因为北约的“意外失误”。一语成谶…  相似文献   

12.
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有条新间,主题为“黄华会见三位美国客人”,副题为“对他们拍摄《革命中华》提出建议”。按说既然以三S研究会会长黄华对美国客人拍摄《革命中华》提出建议作为标题,那么新闻正文也该相应对建议的条目、内容做出综述。可是消息只在文末的背景前写了这么一句:“黄华对客人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计划和设想提出了一些建议”。人们看完这条四百余字的消息还不知道黄华究竟提了一些什么建议。如果是出于保密或其它原因,此建议不便公开,那有何必要把黄华的接见及建议作为标题并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藏品定名规范的症结是庋藏文物的藏品名问题。它包括品名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本文从命名法与品名语法特点入手,提出了以形制为中心词的品名拼接公式。特别是具体分析了庋藏文物中时间、作者、质地等字段内容中存在的多重堆积、同层并列,词义不清等难点.论证了“文物现在价值的生成时间”、“生平影响最大”的姓名和“框架主体的基本物质名称”等填写原则。最后在文末列出了一个用于电脑信息管理系统的庋藏文物定名规则实例。  相似文献   

14.
姚明 《中国档案》2023,(4):66-68
<正>“批注本”简单地说,就是留有批注的出版物,即无论评点式文字所在的位置,都将其统称为“批注”,不细致区分眉批、题头批、夹批、旁批、文末批而分别命名,批注本是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实践产物,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张竹坡点评《金瓶梅》、脂砚斋点评《红楼梦》,都是标志这种批评方法迈向极盛时期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5.
在“编辑学讨论”栏目中,胡光清同志的“中国古代编辑思想史论”系列文章刊出了其第10篇——《论“互注别裁”》,并以此而标了一个句号。文末,作者写了一个短短的“附记”,透出了他本人为此而建构框架、布局谋篇的数载艰难跋涉的历程。目前,研究中国古代编辑史者有之,述及中国古代编辑思想者有之,而从史论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探讨中国古代编辑思想,并做出一定的归纳、概括、提炼、总结者则尚为鲜见。愿这一组文章能够引起学界的兴趣,由此而使这方面的研究朝着更加深入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嘉庆四年元月(1799年2月)诛和珅一案,是清仁宗颙琰在乾隆逝世后,亲手处理的第一件大事。对清史上这一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野史、笔记记载颇多,内中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三所录《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一向为人所瞩目。但薛本人对此“世俗私相传抄之本”是有疑问的。他于文末特加说明:“盖私家记载,颇多耳食,官书又外人不能多见,事隔九十余年,见闻已岐若如此。兹特兼志于此,以待搜考”。他这是说《清  相似文献   

17.
龚军在《社会科学》上撰文,介绍1920年1月在美国纽约创刊的《政学丛刊》。这是留美学生和华侨中有影响的政治学术团体之一“中国政学社”的同人刊物。第一任总编卢锡荣(当时任华侨国民党总机关报《民气周报》总编)起草了出版宣言。声称本刊宗旨为“端政论、明政学、固政本、新政德”,文末还发表了该学社创作的《20世纪新中华民国之国歌》。该刊为32开季刊。1920年出了4期,1921年出了3期,同年5月停刊。  相似文献   

18.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简称《三元经》)是明清时期十分流行的一部道经.我们针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及北海分馆保存的十三种版本,对其诸本中篇章结构、扉画造型、文末牌记等内容予以比对和分析,初步研判其成书年代当在明正统十年(1445年)前后至景泰四年(1453年)这八年间(至多上溯二三十年). 《三元经》成书后迅速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在传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文本形式的大转变:即由先前的“繁本”逐步过渡乃至定格为“净本”.这次文本的转型当介于明朝“正德”至“万历”年间,至少历时百年之久.当然, 《三元经》“净本”出现后,无论从其内容抑或文字等方面亦在不断增衍.研究《三元经》版本之演变,对于理解《道藏》《续道藏》编纂及明清道经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宫玉振 《历史档案》2001,2(2):126-126
这篇短文是曾国藩为新昌庄肇麟《长恩书室丛书》所作的序言。《长恩书室丛书》笔者曾见甲集十种,其中兵书六种,分别为唐李筌所著《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宋何去非所著《何博士备论》、宋陈规所著《守城录》、宋陈傅良所著《历代兵制》、明何良臣所著《阵纪》,故曾国藩有“兵家者言居其强半”的说法。序文以楷书写成,文末有“求阙斋”及“曾国藩印”图章各一枚。从书法及图章来看,为曾国藩之作无疑。  相似文献   

20.
欧阳霞 《青年记者》2017,(25):54-55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随后在21时37分15秒,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了一条标题为“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的消息,并在文末注明:“以上内容由机器于2017年8月8日21时37分15秒自动编写,用时25秒.”这条消息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及4张图片,全文540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