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始皇统治时期,对他统治下的秦朝文人、秦朝文学作品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秦始皇统治年间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进步、发展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勇 《兰台世界》2014,(9):47-48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秦始皇嬴政五次巡游的具体分析,指出其巡游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秦始皇巡游对秦朝统一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统治者在维护统一上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秦始皇嬴政五次巡游的具体分析,指出其巡游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秦始皇巡游对秦朝统一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统治者在维护统一上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秦统一六国以后,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遭到原六国统治区域民众的广泛抵制,他们发表了大量不利于秦朝统治的言论。严厉推行"法治"的秦朝统治者通过立法活动,严惩不当言论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不当言论罪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7.
秦统一六国以后,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遭到原六国统治区域民众的广泛抵制,他们发表了大量不利于秦朝统治的言论。严厉推行“法治”的秦朝统治者通过立法活动,严惩不当言论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淑辉 《兰台世界》2023,(1):142-14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又通过“书同文“”车同轨”等举措为统一公文体制在全国的推行扫清了障碍。秦始皇大力推进公文改革,统一公文文种、区分行文方向,制定并完善公文行文规则,形成了崇尚实用的公文文风。由秦始皇主导的秦朝公文改革,推进了我国古代公文的规范化发展,并奠定了我国古代公文的基本体制与形态。  相似文献   

9.
以吏为师是李斯的发明,经秦始皇认可,便成了秦朝的国家政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似文献   

10.
秦朝所实行的什伍制度继承了自西周和春秋时期发展而来的什伍制,但是在西周时期的什伍制仍然具有一定温情的面貌,到了秦朝对人民变得苛刻暴戾起来,维护了封建主义的统治,成为了一种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1.
陈莉 《兰台世界》2012,(15):30-31
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它的许多统治政策都极具有开创意义,对以后的朝代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的文学著作较少,后人评价"秦室不文",但是秦朝的公文相对丰富,从战国时期到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公文的体例发生了变化,呈明显的阶段性。本文对秦朝公文体例的变化情况作粗浅的陈述和分析,以资关注公文的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君主专制是法家思想的基本立足点,在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政体中,君权的地位至高无上、不容置疑,这一点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即已确立。太史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事皆决于上"也从侧面佐证了秦朝的君权至上。  相似文献   

14.
<正>巡狩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度时期首领武装巡视各地的活动,也是部落强化联盟、武力威服、称霸四方的一个主要手段。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以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为宗旨,奋发自强、剑指六国。在建立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后,秦始皇将封禅与巡狩合二为一,赋予了先秦巡狩活动以新的政治内涵,使其成为秦始皇皇权统治天下的一个重要形式。一、秦始皇巡狩活动概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实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政策,实行郡县制,加强了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四次东巡,除求仙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下的海防事业,并在东部滨海地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及美丽传说.尤其是三次东巡之后设立的“秦东门”,更是秦始皇不断向海洋探索、谋求海洋疆域拓展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战乱结束的同时也带来了百家争鸣时代学术繁盛景象的结束.为了便于对这一庞大帝国进行统治,秦始皇一方面推行整齐划一的政治与文化政策,特别是文字的统一为以后出版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着力推行法家的治国思想,禁绝诗书,以吏为师,对出版、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总之,针对这样一个破坏与建设并存的时代,有专家认为,对所谓的"焚书坑儒"事件也应该重新认识,这纯粹是一个政治思想上冲突的表现,将"焚书"和"坑儒"事件合并,容易使人迷失当时的真相.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总结"富二代"胡亥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糊涂"二字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他姓胡叫"胡来"。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不能继承老爹的皇位和财产。按说,老爹死后,他遵照老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征服岭南地区,解决粮草的运输问题而下令修建灵渠。这项宏伟的水利工程集合了秦朝匠人的智慧和劳动人民的才能,不仅在军事、政治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韩非的刑赏思想治国方略对于秦汉时期的国家政治改革以及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韩非刑赏思想治国方略出发,分析了其内容,并从秦朝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其对于君主统治的影响,希望能为法家思想和秦汉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秦朝作为我国封建制度建立的初始,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就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创建了统一的统治多民族国家的法律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央王朝与巴蜀之西南夷的关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属邦律》作为秦朝统治多民族国家的一项策略,也是我国第一部由统治阶级颁布实施的专门处理民族关系的强制性规范,对于研究秦代民族法起着巨大的作用,故对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