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西部报告文学受社会转型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从政治文化、经济政策、地域文化与报告文学之关系这一角度入手,考察了新时期以来西部报告文学的发展轨迹和整体流变。认为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创作之间表现出一种突出的互动关系,研究西部的报告文学创作对于研究西部地域乃至整体文化生态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生产的显象层面加以审察,小说艺术都无一例外地是地域空间与本土文化、创作主体与观照对象、艺术观念与叙述技能相与结合的审美活体,只是这样的活体对置身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和地域文化的小说家而言,又会彰显出他所在空间的富于独特内涵的文化意向、艺术素养和美学路径,甚或是对小说细节的遴选。作为当代知名小说家的郁小萍便是如此。本文正是通过对她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显现出的这种特性和内质的研究,来探究作为地域小说的存在价值和在新时期小说幅面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乡土小说是西部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西部文学的起步性整体研究,关注西部小说的研究极少。20世纪90年代的重在突出西部小说的地域和文化研究,注重作家作品分析研究,提出西部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21世纪以来在西部小说研究专著中有章节对西部乡土小说作重点评述。从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西部小说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仍然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日臻成熟的今天,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了繁荣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面貌,开创了西部文学崭新的局面。探讨当代西部生态小说的一些基本表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以此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当代西部生态小说特质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中,小说创作的民俗化倾向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其中,陕西籍作家陈忠实尤其值得关注。陈忠实是一位极具地域色彩的作家,其作品绝大部分是写故乡关中平原的。这种几近固执的地域情缘和乡土情结,构成了他创作内容的一个明显标记。在他小说中具有大量的民俗事象,含有丰富的民俗信息,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美。  相似文献   

6.
齐文化具有务实、开放、自由、浪漫的特点。莫言的故乡高密在古代隶属齐国,因此莫言的小说创作深受齐文化精神的影响。齐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具有勤劳勇敢、敢于抗争的精神;二是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具有开放自由、独立进取的精神;三是莫言在小说创作中采用了大胆想象、追求万物平等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齐文化精神为莫言的小说创作注入了厚重的地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壮族作家凡一平小说创作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其小说创作受地域文化的浸润,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怀疑,表现出受传统文化观念和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对官场小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代反腐政治文化在题材和主题上规约着当代官场小说,表现为题材的新闻性和主题的反腐性。同时,传统政治文化包括“官本位”观念、道德自律和权术文化等,也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当代官场小说成为折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朱君秋 《文教资料》2014,(24):14-15
地域文化对于文学创作起着很大作用,作家在创作中注重营造与表现地域特点是成就一本优秀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是互为消长息息相关的关系。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正是一部地域色调极为浓郁的文化小说,从这部系列小说中可看出南京文化在叶兆言小说创作中的投影。纵观叶兆言、苏童等南京作家群,正是通过一系列小说创作展现出古都南京感伤而温厚的文化内蕴,同时这种颓唐而闲适、感伤而悲凉的历史性气质也渗透到了作家的血液中,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态审美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旨在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新型审美方式和审美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的边缘性,云南的边地小说创作被纳入乡土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范畴中加以研究阐释,遮蔽了其内在的生态审美性。以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创作为例,立足生态审美视角,发现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创作在自然生态层面反映出生命意识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在家园意识层面表现出诗意栖息与本真存在的交汇,在审美理想层面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当代江南作家苏童的创作来源于江南文化。综观其小说,无论是主题、风格还是语言,都带有浓郁的江南风味,是江南文化在当代的演绎与再现。苏童小说与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是:一、唯美主义的女性主题。苏童在小说中细腻准确地塑造了一批美的女性形象,从纵向角度来看这可以追溯始于东晋永嘉年间的唯美主义文化传统;二、梦幻灵性的风格。苏童的小说时空混乱、叙事模糊、意象繁杂,这主要受之于江南地域文化的影响;三、感伤颓废的语言叙述。这是江南这块特定地区人文和地理积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江苏当代小说创作成果丰硕,出现了一批能够代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水准的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家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衍变的时代特征,表现了独具风味的江苏地域文化特色。梳理江苏当代小说创作,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其创作主题在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回归与重构、新型文学主体塑造和独具特色的江苏地域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征。因为江苏小说的地域文化谈者较众,所以在此侧重前两者的辨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政治文化角度论述当代官场小说,探讨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的影响,对清末官场小说和当代官场小说进行对比,认为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影响较大,许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演绎和诠释,然后对当代官场小说从官本位、官员道德自律与民众清官期盼、权术文化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政治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前后崛起的西部散是一道独特的景致。其价值在于它既丰富和充实着新时期国内散创作的内涵。同时又在证实着同一时态背景下内地散即主流散的存在。作为创作主体,贾平凹为标志的西部散作家有许多共同创作特征,严肃真诚地创作、展示地域风情世相与民族历史化、关注人生和探讨生命、普遍追求艺术风格的浑厚大气。这些恰是构成西部散独特格调与美质的基础,同时作为创作操守与把握生活的艺术精神,也对新时期散创作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小说成功地实现了传播,其隐性原因在于准确定位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立足报纸副刊、引雅入俗,创作出雅俗共赏、富有文化内蕴的小说文本;其显性特征表现为通过现代传媒成功实施了小说的文本传播和影视剧传播。张恨水的经验为当代通俗文学创作及其传播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莫言的小说以其独特的乡土区域魅力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本文从创作素材、人物品格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下骏马》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创作的"边境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以牛仔格雷迪和罗林斯在西部工业化侵蚀的情况下前往墨西哥寻找"伊甸园"的浪漫传奇重构了美国西部神话。麦卡锡在当代文化视域下回顾西部进程的历史,阐释了东西部文化差异下"边缘人"无所归属的身份困境,并把这种身份选择困境置于不同于美国的墨西哥文化背景下,展示最后的牛仔们对自我的追寻和迷茫。  相似文献   

18.
叶天山 《文教资料》2007,(21):68-72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文化成因,由表及里,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文坛、政坛的分合,社会风习的变迁,社会制度的影响;二是南北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通;三为社群的历史、尊圣的思维模式和刚性审美心理的反映。事实表明,文坛的相对独立与活泼明朗的世风,有利于该类小说创作。创作主体对社会制度的思考及其文本表现,促成了英雄传奇小说的类型特征。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同时依赖于南方良好的人文创作氛围、便利的文学传播环境和普遍的文化娱乐需求。除文化时空这一外缘以外,社群的历史、尊圣思维和刚性审美心理推动了该类小说在叙事主题、人物形象、审美风格方面的构塑。文化心理成了凝聚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的绵阳当代文学,无疑是四川当代文学界域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中国进入新时期文学以来,它便随着当代文艺思潮的波起云涌稳步地向前推进,创作出了在四川当代文学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小说和现代诗歌。自新世纪以来,它又持续地涌现出散文创作的活力与热力,并逐步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散文作家群体。本文便是对这个散文作家群体及其主要作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以一种或显或隐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文人的创作。作家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创作出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因此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对研究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可考价值。深入研究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以此来阐述地域文化与文人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然风貌、宗教文化、民族文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力图以一种更为全面的方式解读这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