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探微是南朝宋明帝时期著名的画家,其师从顾恺之,具有独特的画风,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对南朝画圣陆探微"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及其蕴含的美学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韩鄂生 《兰台世界》2015,(3):149-150
陆探微是六朝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作为中国最早的画圣,陆探微妙绝丹青,其作品涉及的题材也较为广泛。陆探微在绘画方面造诣颇深,尤其是在绘画方面,风格独特,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相似文献   

3.
陆探微是南朝时的著名宫廷画家。关于陆探微的生卒年月难以考证,只能从他的画迹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推知一二。陆探微一生创作了近百幅佳作,主题涉及人物、飞禽、山水等,其艺术审美情趣一直被后世画评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4.
陆探微是六朝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作为中国最早的画圣,陆探微妙绝丹青,其作品涉及的题材也较为广泛。陆探微在绘画方面造诣颇深,艺术风格独特,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相似文献   

5.
星神画像是六朝隋唐时代中国画家笔下的时髦题材之一。这些画像的来源、意蕴以及社会功能,以往很少被注意,而实际上它们是古代中国与域外天学交流的一大关节。 佛教在六朝时已盛行于南北各国,但它对于中土绘画题材的影响尚极微弱。传世及有著录的六朝绘画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中国的传统题材——只有为佛寺所绘壁画不在此例。在当时画家中,有萧梁之张僧繇与刘宋之陆探微,二人名声甚大,却专以佛教题材的绘画名世。其中张僧繇更是几乎以佛画为专业,《宣和画谱》卷一云: 僧繇画释氏为多,盖武帝时崇尚 释氏,故僧繇之画往往从一时之好。 今御府所藏十有六:……。  相似文献   

6.
谢赫(459—532),中国南朝齐梁间画家,善作人物画、风俗画。著有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画品》(又称《古画品录》),在绘画史上《画品》开品画之先河,对绘画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奇"与"巧"辨析谢赫《画品》中气韵及在中国绘画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南朝画家宗炳一生好游历,并在游历中作画无数。年老时,他只能赏墙画"卧游"。对画的执着热爱,深刻反映出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就蕴含了诸多儒释道精神与他对绘画本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代,郑天挺先生在西南联大历史系时,出版了《清史探微》。三十多年后集结论文,又将书名定为《探微集》,他在书的后记中写道:“我把这本小书,仍称《探微集》,既表明书的内容微不足道,也表示我学无所成的惭愧。”这当然是郑老的自谦之辞。同时也表明郑老对“探微”一词的偏爱。细究郑老之治学,我们可以说,探微正是郑老治学方法最集中的体现,最形象的表述。一、博通与专精郑老曾在文中谈及,研究学问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但要取得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下的党刊可读性探微陆鹤鸣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发育,越来越多的党刊顺应时代需求,离开财政支持和行政保护,面向社会办刊发行。这类党刊在市场经济涌的大潮中,面对众多的公开发行刊物和大量的内部期刊,不断丰富内容,着力革新版面,力争...  相似文献   

10.
茶馀偶记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583页“宗炳”条结尾有云:“此外宗炳还运用张芝、王献之书法艺术的笔法,创制出‘气脉通连’的‘一笔画’,此种画法又为陆探微开了先路”。看后,先觉欣然,后来又觉愕然。因为,在中国美术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提到宗炳的这种贡献。查书吧。最早提到‘一笔画’的,是唐的张彦远。见于《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 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此后其他的论述,无不是在引申这种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从发现的最早的原始岩画中的人物图像开始算起,中国人物画史到现在已经有一万余年的历史。人物画从萌芽经历发展、成熟阶段,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画家。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张萱、周昉,李公麟,陈洪绶等等。纵观中国人物画发展历程,根据他们在每个历史阶段的风格面貌、时代特征,通过心理研究,分析画家,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三者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敦煌艺术中的南朝因素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敦煌艺术中图像与历史文献对比,从传播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敦煌艺术中南朝美术的来源问题。敦煌早期壁画受到河西地区的影响而多采用西域晕染法,并无南朝影响。南朝之风始自北魏中期的第251、257窟,西魏第249窟作为南朝风格持续进入的重要过渡,已经有了"秀骨清像"的韵致,至第285窟则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南朝样式,这种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敦煌壁画中的南朝风格已被时人普遍接受。敦煌与南朝虽相距甚远,但存在巨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故而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最后,文章分析了南朝艺术因素进入敦煌的媒介,在外交使者、求法僧、中原委派的官吏、儒生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南朝艺术风格进入敦煌,并对后世敦煌壁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要想使视觉新闻具有绘画美,可以从绘画艺术中吸取营养。学习和借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经验和表现方法,对于我们克服当前新闻写作中抽象、空洞、干癟无味的缺陷,是大有裨益的。绘画艺术要求“图真”,也就是五代时期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里指出的:“度物象而取其真”。这一点,与新闻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有共同之处。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视觉新闻的绘画美也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美离不开真,新闻描绘的“画面”只有真实,才能让人信服,从而产生美感。那种为了追求生动而不顾真实性原则的作法是必须坚决杜绝的。曾经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的《钱被风刮跑以后》,尽管情节生动,文字语言有很强的画面感,但结果一查,新闻事实是虚构的。这种披着华丽外衣的假报道,虽然也能取悦读者于一时,但最终会被读者所唾弃。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气韵生  相似文献   

14.
胥燕  沈卫珍 《兰台世界》2015,(3):158-159
本文探寻了东晋南朝上流社会体育运动呈现高雅特征的历史原因,对流行于东晋南朝上流社会主要的高雅体育运动项目围棋、投壶、山水之游进行了历史考证,以史为鉴,指出了东晋南朝上流社会高雅体育运动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汉)。第一部韵文书是《切韵》(隋·陆法言)。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西汉·扬雄)。第一部字书是《字通》。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  相似文献   

16.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南宋初杭州地区刻宋元递修本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陆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因以字行,故原名渐晦,德明显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南朝粱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550),卒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享年八十岁。《旧唐书·  相似文献   

17.
潘燕杰 《大观周刊》2011,(44):246-247
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一一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说认为,南朝律学衰微不振,律学北优于南。但实际上,南朝时仍有很多世家习律。这些律学世家是南朝律学的主力,其传习律学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杨宁 《兰台世界》2015,(9):149-150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在南朝时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突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局面,私学、官学和贵族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文章从南朝学制入手,阐述了南朝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张洋  孙冬 《兰台世界》2016,(13):149-151
清代宫廷绘画是清代绘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性和融合性,其中表现的题材、思想情趣和笔墨技巧都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经济、思想和文化因素对绘画发展的影响,对于绘画特征的总结和梳理更有助于了解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在梳理清代宫廷绘画发展脉络的同时,总结清代宫廷绘画的艺术特点,并针对清代特有的"西学东渐"现象所引发的绘画新发展展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清代宫廷绘画与西方油画的相互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