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朝万历年间,内阁专权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民间土地大量兼并、赋税繁重,饥民盗匪成群,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时任万历首辅的张居正,大胆实施了改革,减缓了明朝衰落,史称万历新政。  相似文献   

2.
锁强 《兰台世界》2012,(21):39-40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经济改革家。万历年间由其主导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经济低迷、国库紧张的局面,对社会阶级矛盾起到了缓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定论。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通过大历史的新颖视角,从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入手,分析出明朝体制上不可根治的痼疾,指出了明朝必然灭亡的命运。也  相似文献   

4.
《冬官纪事》是明朝万历年间故宫建筑文献.它记载的是获嘉籍人氏贺盛瑞,在明朝万历二十四(1596)年任工部营缮司郎中时,主持修缮故宫中乾清、坤宁两宫的详细经过.  相似文献   

5.
略论《万历邸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历邸钞》一书,系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按原抄件影印出版(1968年版),因它抄录于邸报,故曰“邸钞”;又因其邸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邸钞”。书中邸钞的消息报道始于万历元年正月,止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万历皇帝总共在位48年,也就是说仅差三年就可得到万历一朝的全部邸钞。据粗略统计,万历邸钞总共有45.27万  相似文献   

6.
明朝虽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这一点在史学界已是不争的事实.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由于没有了严师的管束,万历便开始纵情声色、不问朝政.为了满足自己享乐的需要,遂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到各地名为监督开矿,实则公开掠夺.万历廿七年,掌管御膳的太监高淮被派往辽东征税.  相似文献   

7.
玄花 《兰台世界》2012,(28):90-91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金建立以后,明朝迅速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辽东,与辽东接壤的朝鲜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明朝适时调整对朝鲜政策,以争取朝鲜的支持,对后金形成包围之势.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经把明朝万历年间想象成"一人无为,四海少事‘,道路罕行,市朝生草’"的年代。然而其实,在万历年间,几乎人人都想到城里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越来越多,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明朝万历帝王皇后在万历二十年刊刻的《观世音感应灵课》,附有王皇后的一篇刊刻题记。《观世音感应灵课》的万历原刻本,今未见著录,或者已经佚失不传,亦未可知。本文使用民国徐乃昌影印本,通过分析相关历史事实,指出这篇题记反映了在“争国本”事件中,王皇后所处的危险境地及其心态,是研究“争国本”事件一份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明朝缘何灭亡?历来众说纷纭。或曰崇祯皇帝猜忌多疑、枉杀忠臣、自毁长城,或曰其晚年"苛政猛于虎"所致,或曰亡于农民起义,笔者则力图从满清兴起来探析明亡的必然性,认为明实亡于清。一明末,社会积弊日多,特别是万历之后,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1.
贵州山灵水秀,气候宜人,哺育出一大批本地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清平孙应鳌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分析了孙应鳌的生平、孙应鳌重视教育的原因及孙应鳌教育思想中的主要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万历年间(1573—1620)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历经48年。泸州旅游业依靠自身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以及颇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为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何波  胡传东 《兰台世界》2014,(12):79-80
万历年间(1573—1620)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历经48年。泸州旅游业依靠自身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以及颇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为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娘子是明代蒙古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作为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蒙古统治集团中的中心人物,三娘子不仅化干戈为玉帛,促进了汉蒙和平,还维护了汉蒙通贡互市,促进了蒙古右翼的经济发展,三娘子的一生,对汉蒙关系的和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俺答封贡的实现,隆庆帝末年驾崩之际的军事、财政危机可谓基本消除,奠定了万历帝即位之初良好的政治基础。张居正任首辅时期的执政功绩与其说是挽救了明朝急迫的统治危机,毋宁说是统治危机大体缓和后的全面整顿性质。  相似文献   

16.
在青海省档案馆馆藏中珍藏有一幅明朝万历十九年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王关于“拒虏纳马”事给青海地区藏族的申明告示。这一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茶马互市的历史痕迹,反映了茶马贸易制度——“差发马”即“金牌差马”制度的历史概况。由此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明朝时期汉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有无,互为依赖,互为支援,共同发展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17.
鲁南 《湖北档案》2008,(4):45-47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至今陈列着一幅价值连城的状元卷,这就是明朝万历26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它是中国近1300年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为国家一级文物,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8.
作为“类似物”,我国古代是大量存在的,其中口头传播的部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很多民风的采集内容都与我们今天的社会新闻题材相似。 古代报纸产生以后,“类似”报道也是一项刊载的内容。据资料记载,明朝的“邸报”上曾载过万历戊戌年间,两个盗窃国库的流贼死于  相似文献   

19.
邱亚利 《兰台世界》2012,(33):22-23
普陀山的兴起和衰落与明朝发展有着重大关系。经过神宗的保护,从万历朝开始,普陀山信徒逐渐增加。因此,普陀山的发展不可避免与政治和社会变迁有密切关系,本论文即以此为立足点,研究明代的发展对佛教圣地普陀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景庆凤 《兰台世界》2005,(10):67-69
在青海省档案馆馆藏中珍藏有一幅明朝万历十九年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王关于"拒虏纳马"事给青海地区藏族的申明告示.此幅短短625个字的告示,记载了茶马互市的历史痕迹,反映了当时历史时期下推行的茶马贸易制度--"差发马"即"金牌差马"制度的历史概况.由此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明朝时期汉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有无,互为依赖,互为支援,共同发展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