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描写它确实有很多困难。然而十二册的《风》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具体。由于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了同风有关的事物,因此把风写得生动形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呢? 一、从声音上描写作者先写风声,说它像“鬼哭神号地吹来”,又从“高空呼啸而去”;然后写事物发出的声音,“风来了,  相似文献   

2.
对于移就这一修辞方法的概念.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格”。王德春的《修辞学词典》的解释是:“将原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用来描写相关的乙事物的性状.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简单地说,移就(又叫“移用”)就是把本来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体会这一修辞方法——移就。  相似文献   

3.
所谓托物寄情,就是假借描写事物寄寓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对事物的情感,也可以是由此而延伸出来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激情澎湃的,也可以是“润物细无声”的。这种情感蕴孕在作者的心中,体现在所要描写的  相似文献   

4.
“托物言志”是文章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并寄托一定的思想意义表达出来,或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读者。有目的地观察和合理想象是“托物言志”的先决条件。本文探讨了这一写作手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托物言志”是文章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并寄托一定的思想意义表达出来,或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读者。有目的地观察和合理想象是“托物言志”的先决条件。本文探讨了这一写作手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姚明 《新高考》2008,(12):13-13
结构层次体现作者的逻辑思路,叶圣陶先生对此说过一句极有名的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结构层次体现事物的等级性,是事物之间普遍差异性的表现,是作者思维条理的外在表现,是文章学普遍承认的文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小作者采用自述形式,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不仅描写了事物的形状和作用,还描写了事物的心理,并把事物写得具体且生动。怎样才能像小作者一样写好状物作文呢?  相似文献   

8.
【小引】事物会说话,它们在不断地讲述着自己,讲述着自然,讲述着哲理,可是,你听到事物说的话了吗?听清事物说的话了吗?听懂事物说的话了吗?多数同学作文时,常常苦于找不到材料,没有东西可写。没有听到、听清、听懂事物说的话是重要原因之一。怎样听到、听清、听懂事物说的话呢?观察。说到观察,有同学说,不就是睁开眼睛看吗,这谁不会!我每天都在看,为什么还是找不到作文的材料呢?观察当然是要"睁开眼睛看"的,然而,又不只是"睁开眼睛看"的问题。首先,是要看清,看细,看真!请看下面这篇作文。  相似文献   

9.
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作者做了一些引导尝试,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潘从林 《现代语文》2007,(2):105-107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景物等具体而细致地描绘出来。是文章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字,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叙述表达方式相比较,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叙述是比较概括地表现事物的进程,侧重过程的记述;描写是生动具体而又细致入微的描绘客观事物,侧重于形象的凸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叙述是一种粗略的描写,而描写则是精细的叙述。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和描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贯穿于记叙文文体的始终,体现着每一个进程。描写总是在叙述的关键时刻展现亮点,使读者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一方面文本中描写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生动的画面;另一方面,读者给文本中的描写以理解、欣赏和评价。可以说,记叙文中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往往落在文本的描写之处。因为只有描写对象是作者最关注最动情的客观事物时,才会有描写。换句话说,描写是最能表现作者情感深度,最能表现作者志趣倾向的。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讲,也是虽能抓住读者的,最能给读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因此说,记叙文写作不能没有描写。  相似文献   

11.
仔细阅读《鸿门宴》,发现人物对话描写挺有意思。一是项羽说的话少而短,刘邦说的话多而长。本文写项羽说话共八次,说话最长、字数最多的一次是"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  相似文献   

12.
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求人物形象一定要鲜明生动。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看了一位学生的习作后,对这位作者诚恳地说:“这短篇是失败的,因为作品中诸人物的处理是粗糙而干燥无味的。他们没有脸孔,没有眼睛,也没有表情。完全是眼睛不能看的。”(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高尔基的话说明这位习作者没有掌握描写人物的要领,没有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失败,导致了整个作品的失败,这说明了描写人物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而想象则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联想侧重的是人或事物间的联系,是由联系而引发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侧重的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联想的事物是现实中已经存在或已被感知的事物,想象的事物是现实中还不存在或还未被感知的事物,但两者都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在描写瞿塘峡时,就自然想到了描写瞿塘峡的古诗、古歌谣;在描写神女峰时,就自然想到了关于神女峰的神奇而优美的传说.这些都是联想思维的结果.至于说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蒲松龄笔下的狐仙等,则是作者借助想象这种思维形式,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一种表现手法.而"借景抒情"则是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1.对偶技法 就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语言格式拟题,描写人物或说明一种道理。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题目就是比喻说理的对偶句。 2.比喻技法 为了加强对某种事物的印象和感受,用具体的、熟知的、浅显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生疏的、深奥的事物。如《香山红叶》,作者用枫叶比喻老向导,枫叶经霜,越老越红;老向导经“风吹雨打”,在新的  相似文献   

16.
描写是文章作品中最基本的表达手法之一,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使事物的形象和作者的想象得到再现,收到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通过描写,读者才能获得具体、鲜明的形象,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才有感染力。 但是,描写者观察了描写对象之后,并非把所感受到的一切都一一描写出来。描写文字的科学应用,有时是需要非把描写对象的一切不分巨细地一一表现出来不可。而一般的,是不能象照象机那样,按照事物的原来样子写。描写文字再现描写对象的原貌,不是把一切感受到的细节都写上,而  相似文献   

17.
除绘声绘色的形象具体性与多样统一的整体性外 ,描写还要求传神写意 ,抓住特征。描写就是写出作者对事物最突出的印象、最深刻的感受 ,即抓住事物富有表现力的特征。这是以形传神、以神君形的基础 ;是典型化的基本手段 ;也是流露、表现作者思想情意的基础。描绘事物的富有表现力的特征 ,具有审美性质、艺术效果 ,也附丽了作者的主观情意和艺术情趣 ,确保了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话,他们说起来往往滔滔不绝,而教师所要听的话,孩子的心里却是一片空白。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困难,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注重启发与激活孩子的思维,培养他们看事物的广度和分析事物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除绘声绘色的形象具体性与多样统一的整体性外,描写还要求传神写意,抓住特征。描写就是写出作者对事物最突出的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即抓住事物富有表现力的特征。这是以形传神、以神君形的基础;是典型化的基本手段;也是流露、表现作者思想情意的基础。描绘事物的富有表现力的特征,具有审美性质、艺术效果,也附丽了作者的主观情意和艺术情趣,确保了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作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地观察事物,客观地感受事物,把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这是散文、随笔、乃至小说的一种惯常手法。小小说《没有说出的话》就是作者切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