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其二,是焦、刘二人走向毁灭的生命悲剧。其原因,前者是婆媳彼此性格的刚强而引起的婆媳矛盾;后者是焦仲卿自始至终的“背叛”孝道,将爱情和生命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的另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孔雀东南飞》都被看作是一出爱情悲剧(或日婚姻悲剧),是一部抨击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家长罪恶的典型作品。但是笔者以为:焦母同样也是封建礼教的迫害者,特别是围绕焦母和兰芝的婆媳矛盾更是人性的必然。本文拟从焦母的思想层面作一些新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试论刘兰芝被驱遣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芝为何无辜被遣?焦、刘爱情为何以悲剧告终?人们往往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制度、伦理、观念等等,而忽视了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家庭人伦悲剧.文章认为焦母的更年期综合症导致家庭权力错位是造成焦刘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爱情悲歌,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包办制的罪恶,表现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婚姻幸福美满、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而进行殊死抗争这一重大主题。焦、刘爱情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无疑是焦母。她是在纲常名教受到冲击,自我、个性即将得到解脱时,依然维扩封建礼教的化身。尽管兰芝美丽、聪敏、能干,知书明礼,但焦母却不喜欢她,恶语相加,执意要赶她出门,拆散一对恩爱夫妻,那么焦母为何对兰艺恩断义绝呢?我认为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5.
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刘兰芝与婆婆焦母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一对有情人自杀,演绎出一幕人间悲剧,令人可悲可叹。那么她们婆媳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根本在哪里?我以为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遣归的原因,传统的解读是“吃人的封建礼教是造成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但还有其他原因,主要是门户不当被遣、婚后未育遭遣和婆媳性格偏执的矛盾等,这和人们当时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教参和日常的教学中,都认为焦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的确.焦母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她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或化身。我们应公正地理解焦母这个人物形象,认清造成焦刘爱情悲剧的原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焦刘爱情悲剧根源问题,评论者甚多,中綮者亦不少.我亦想谈谈自己的门外之见,以期行家们的指教.《孔雀东南飞》以刘兰芝为矛盾中心,故事随着刘兰芝与焦母、刘兰芝与刘兄的矛盾的深化而发展,终至焦刘夫妇双双自尽,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形成大悲剧.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封建礼教直接迫害着焦刘,以至铸成悲剧.最初的矛盾是不是焦母用封建礼教的家威逼迫兰芝,刘兰芝的表现是不是违背了封建的家威呢?我认为不是.  相似文献   

9.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焦刘爱情悲剧根源问题,评论者甚多,中綮者亦不少。我亦想谈谈自己的门外之见,以期行家们的指教。《孔雀东南飞》以刘兰芝为矛盾中心,故事随着刘兰芝与焦母、刘兰芝与刘兄的矛盾的深化而发展,终至焦刘夫妇双双自尽,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形成大悲剧。在矛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赵文建 《学语文》2023,(5):66-69
汉乐府著名长诗《孔雀东南飞》,一般人都认为封建家长焦母和刘兄联手制造了一场婚姻爱情悲剧。但如果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化解家庭内部矛盾摩擦的角度,审视焦仲卿作为一家之主所该有的主见与担当,就可以发现焦仲卿面对家庭琐事冲动任性,激化婆媳矛盾,坚定了焦母逼走媳妇刘兰芝的决心;刘兰芝被遣回娘家,焦仲卿缺乏主动挽救的主见与作为,怯懦回避矛盾,放任事态滑向悲剧深渊。可以说焦仲卿既是悲剧的受害者,也是悲剧的促发人。  相似文献   

11.
引发焦、刘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既不是焦母的变态,也不是刘兰芝无生育,而是焦仲卿有难言的生理缺陷;焦仲卿貌似一个殉情。实则是无奈的速避。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一悲剧,诸多疑团才能尽释。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表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我们把封建礼教,家长制和门第观念作为悲剧的深层次的原因似乎不大有说服力。通过对焦母和兰芝进行心理分析,就不难发现,焦母有着浓厚的恋子情节。悲剧主要原因也正在于焦母和兰芝的关系之中,表现在焦母和兰芝的精神、性格和修养等方面不可调和的矛盾上。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首先是因为刘兰芝被遣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焦仲卿的母亲便被当成了悲剧的制造者。但是 ,我们却忽略了是刘兰芝主动请求遣归这个重要的细节。从诗中来看 ,焦母虽早对刘兰芝不满 ,但她并没有明确宣布要遣兰芝回家 ,也就是说虽早有婆媳之间的磨擦却还没有发展到婆媳关系彻底破裂的程度。实际是兰芝首先发难。她的主动求遣成了矛盾完全激化的导火索。按理说 ,一方面兰芝要求被遣 ,另一方面 ,焦母也早有此意 ,岂不是双方乐意皆大欢喜吗 ?因为这样兰芝可以脱离苦海 ,焦母又可除去“眼中钉”。但是 ,为什…  相似文献   

14.
在教参和日常的教学中,都认为焦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的确,焦母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她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或化身。我们应公正地理解焦母这个人物形象,认清造成焦刘爱情悲剧的原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耿超 《考试周刊》2013,(37):14-15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对造成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课本中一直沿用"五四"以来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悲剧是封建礼教,家长专制造成的,这无疑有一定的道理。焦母之所以能够强迫儿子驱遣刘兰芝,就是因为封建礼教赋予的家长权威。封建礼教、家长专制只是表层的原因,恋子情结才是真正导致刘兰芝婆媳不和与被驱遣回家的内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在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的悲剧原因被古今学界不失兴趣进行探讨的同时,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可以发现焦、刘二人的悲剧是由兰芝和焦母两个强女人之间人格尊严的冲突所致,这种冲突将使主人公的生命在人性的理想环境没有真正到来之时走向终结,产生了悲剧。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在焦、刘爱情悲剧的客观叙述中,再现了家庭伦理常则的混乱与矛盾,以及社会婚姻观念开放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东汉末年纲常伦理的"礼崩乐坏",它是一曲纲常伦理的挽歌。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蛮横地破坏儿子焦仲卿的美满婚姻,把无辜的儿媳刘兰芝逐回娘家,造成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惨剧。焦母亲手毁掉了儿子一生的幸福,也让自己的余生充满了孤独与悔恨。千百年来,焦母成为“恶婆婆”的典型,为世人所痛恨。但是,焦母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呢?难道她成心要把儿子往绝路上逼吗?我想,天下没有这样恶毒的母亲。让我们走进焦母的内心世界,去探寻一下这个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一、无子不是理由焦母为何要驱逐刘兰芝?有人说:不孝有三,无后有大。焦母是嫌刘兰芝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要从刘兰芝嫁到焦家来到底…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记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本文从焦母为什么不能接受刘兰芝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浅谈刘兰芝被谴的原因,及这个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兰芝悲剧的个性心理特征庆志远《孔雀东南飞》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叙述刘兰芝不能见容于婆婆焦母,被休遣回家,以致和丈夫焦仲卿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兰芝为何不能见容于焦母呢?其原因除了封建礼教作祟这一根本原因外,其主要人物之间的个性矛盾也应是不容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