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传媒改革以来,媒体自身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新时期下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错位,对媒介公信力造成了损害,而公信力又是媒介的立足之本,没有完善健全并时刻恪守的新闻职业道德就不可能营造出令受众信服的媒体公信力,一个媒体乃至一个社会都会产生信任危机,所以对新闻职业道德与媒介公信力研究的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
媒体公信力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直接影响了媒体在受众中的地位、信赖度、受欢迎程度等。公信力是传媒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传媒的立身之本。针对媒体公信力出现的下降趋势,媒体本身在受众中的地位、形象出现弱化的现状,广大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如何积极努力,提高公信力,使媒体宣传更加可信、可亲、有力,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媒公信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和可信程度,被视为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表现,其核心是媒介的“信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公信力被认为是决定媒介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天,如何提升传媒的公信力已成为媒体自身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保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公正和健康,杜绝虚假、低俗和有偿新闻,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的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当某些媒体无奈地面对受众的悄然流失时,有没有检讨一下自己的公信力如何?在通常情况下,传媒的公信力与受众的忠诚度成正比,即传媒的公信力越高其受众的忠诚度越高,传媒的公信力越低其受众的忠诚度越低。《传媒公信力与受众忠诚度》一文,对此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齐建清 《声屏世界》2007,(12):31-31
提升公信力是构建新闻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虽然主流媒体普遍获得了比较高的公信力,但公信力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一成不变。随着传媒业逐步走向市场,媒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失范问题日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面对新兴媒体的崛起,社会变革期受众需求的转变,主流媒体应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公信力,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传媒公信力是传媒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传媒公信力是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传媒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对于一个媒体来说,一则新闻、一幅图片、一个标题或者一个节目、栏目,甚至一个错别字、某个主持人不规范的发音,都会对该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说,传媒的一举一动都会与其公信力枝叶相关。国内一些学者对影响传媒公信力的因素也曾作过一些论述。如佘文斌认为,“就媒体总体而言,真实、…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信赖?信赖就是信任和依赖。受众的信赖度,就是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决定着媒体影响力,这一点正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大家都知道,媒体的公信力决定着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以及在社会中所起到的效果,公信力制约着媒介功能的发挥。公信力是媒体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媒体舆论导向作用产生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是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在当今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中,公信力既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公信力的流失必将加剧公众对媒体的质疑,同时也会对媒体自身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在扩展了信息来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发布的乱象。伴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介公信力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自媒体平台中,对事实内容的呈现偏离与误导、媒介本位现象显现、媒介公信力败于影响力等问题日益突显,使媒介公信力下降。媒介公信力的缺失不仅使受众的权益受到损害,从长远来看对媒介自身也是百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流行词汇在传媒行业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现象日益广泛。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鉴于此,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融合的模式探讨进行了探讨。80年代后期,电视的出现和普及使其成为传媒领域的明星,并迅速取代了广播的传媒优势地位,广播媒体成为弱势媒体。自此以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纷纷出现,迅速占领传媒市场,这些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面广,而且收听方便、与受众互动性比较强,打破了媒介传媒的神秘性,人人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11.
媒体公信力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直接影响了媒体在受众中的地位、信赖度、受欢迎程度等.公信力是传媒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传媒的立身之本.针对媒体公信力出现下降的趋势,媒体本身在受众中的地位、形象出现弱化的现象,广大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如何积极努力,提高公信力,使媒体宣传更加可信、可亲、有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受众中长期形成的信任感和权威性,是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和能力。公信力不但决定了一个媒体所影响的受众面,更决定着它影响受众的程度与效度。毫无疑问,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舆论监督是媒体赢得公信力的利器。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与其它媒体比较,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一直是很高的。然而,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电视舆论监督正面临着公信力危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电视舆论监督公信力的危机?如何重塑电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通过其传播行为而获得的受众普遍认同和信任的程度。从定义看:媒体公信力的核心是认同和信任程度,主体是受众(即受众给予媒体公信力),获得的途径是媒体的传播行为。把定义这样的分解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媒体公信力的建成基本问题是:媒体确定什么样人群成为其受众、在广泛的人群中获得信任,  相似文献   

14.
刘勇 《青年记者》2004,(11):45-45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基于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进行互动,却被许多媒体所忽略,事实上,这些“细节”往往彰显了传媒的品格。前些日子,央视四套在报道俄罗  相似文献   

15.
公信力是传媒在受众与社会中长期形成的美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是衡量传媒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长期的传播实践中,各级党报普遍获得了比较高的公信力。主流新闻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就是党报公信力的具体体现。公信力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一成不变。随着传媒业逐步走向市场,媒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失范问题日渐凸显,虚假新闻、传媒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面对新兴媒体的崛起,社会变革期受众需求的转变,党报怎样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和肯定程度,提升公信力?本期选发的5篇文章,四位作者来自各级党报,他们结合各自报纸的实践,从实现信息的有效供给、做强大事报道、加强舆论监督、媒体自身建设等方面谈了提高公信力的成功经验;一位学者则从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切入论述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维护并不断提升公信力,不仅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是传媒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公信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希望大家共同研究,进一步解决好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媒介公信力影响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媒介公信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所谓媒介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凝聚在媒体上的普遍社会认同。通俗而言,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陈边  新龙 《新闻前哨》2005,(4):41-42
信息社会的显著标志就是社会对 传媒的依赖日益加深,因此,传媒的社 会职责、公共义务更显重要。媒体的首 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把每时 每刻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告诉公众。 传媒的职责要求必须杜绝假新闻。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 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真实就是 力量。传媒的力量源于社会公信力,源于 真实。无论强势媒体或弱势媒体,都必须 以社会利益为行为的第一准则。 近年来,受众对大众媒介公信力的 质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假新闻的泛 滥。目前,假新闻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涉及媒体越来越多,就整个中国媒界而 言,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甚至有受众认 为,"这年头,流言飞遍天下,基本属 实,很少掺假,越看越像新闻;而新闻一 屁两谎,隐瞒真相,胡吹乱侃,越看越像  相似文献   

18.
刘冰石 《新闻实践》2011,(12):31-33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现今,传媒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大众传媒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选择,大众传媒如何维持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传媒公信力是传媒在受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不仅是一个事关媒介能否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政治学概念,而且是一个事关媒体能否得到受众认可,从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概念。这也是由媒体具有的事业和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的。有关影响  相似文献   

20.
媒体公信力是指受众对媒体的认可与信任,是媒体影响力的最终表现。核心价值观是微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是提升微媒体公信力的根本。由于媒体之间不断竞争与融合,微媒体只有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为根本,才能在媒体价值观念上实现全面提升,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公信力,发挥导向作用,增强传播效果与影响力,在媒介竞争融合过程中获得生存优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