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中世纪",是公元五世紀的古代希腊罗马时代与公元十六世纪前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与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中世纪西欧封建文明发展呈现出许多截然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不仅对于研究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和政治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对于研究近现代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是从中世纪的经济结构中产生出来的。但是,它却不是封建庄园经济结构异化的产物,而是从西欧那种城市经济结构中脱胎出来的。既然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城市和西欧中世纪城市“在基本点上应该是相同的,都是封建社会中的固有存在物”①,为什么只有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才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发祥地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经济结构的演变及其特性进行一番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秦以后,历代统治者多尊奉秦法,实行秦制,以封建专制统治国家。在西欧日耳曼人最初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由他们完成和完善了西欧的封建政治制度以及封建社会发展的节奏和规模。因而,研究中西早期封建政治的不同,对于我们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形成封建专制政治,在西欧历史上形成封建契约政治①这一问题,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教科书里,一接触到近代科技,就不能不提到牛顿、达尔文等一批欧洲人的名字,少有中国人。为什么近代科技由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来开创呢?有一种答案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太长,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当然也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那么长呢?欧洲的封建社会又那么短呢?这里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数学是自然科学之首.以下主要从数学这一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先于西欧一千年左右开始,后于西欧三百年左右结束。中国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二倍于西欧。但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农民战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确实“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①。而西欧中世纪时著名的农民战争不过几次,且规模较小。如果那种“农民战争是中外封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论成立,那末,中国封建社会“唯一  相似文献   

6.
封建城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地位悬殊,作用迥异。西欧九世纪确立封建制,十一世纪兴起城市,十四、五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六世纪便开始了资本主义时代。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为何如此之速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城市的作用。西欧封建城市是在封建关系的基础上孕育成长的,反过来又对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成为瓦解封建主义的策源地。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争取独立自主权的自治运动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教矛盾和冲突贯穿整个西欧中世纪,对西欧历史发展过程有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古西欧政教冲突的历史入手,探讨政教冲突对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影响。以期揭示西欧中世纪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一个侧面。一西欧政教矛盾由来已久,远在古罗马帝国时代,罗马皇帝就取得了神性,并采用“大祭司长”的头衔,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日耳曼人入侵西欧,建立蛮族王国,接受基督教之后,这种惯例照样保持下来。日耳曼诸国王都把自己看作是教会和国家的统治者,为其臣民的精神和物质利益向上帝负责。加洛林时代(751—843年),查理曼大帝也视自己为“…  相似文献   

8.
王俊 《培训与研究》2010,27(6):57-59
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近代科技为什么没在中国产生的问题后,随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17世纪前后,由于受到当时的国家社会制度、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之影响,使得中国没能孕育出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土壤。研究结果认为,封建社会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近代科技没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轻视科技的社会价值观念阻碍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传统的思维方式禁锢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封建社会后期,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的历史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在十四、十五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封建社会最迟在清代康熙年间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标志着西欧与中国分别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无论是西欧,还是中国,在封建社会后期商业资本都日趋活跃。但是,西欧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资  相似文献   

10.
公元五世纪后期.伴随诸蛮族的入侵和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在罗马废墟上重新确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卦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统治阶层.是贵族和教士。贵族是职业的武士阶层.他们以国王为代表.代表世俗权力。贵族的种类不尽相同.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头衔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公爵、伯爵、男爵等这样的称谓.但这些称谓的形成在西欧的历史上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般都以为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是农民阶级的斗争、起义和战争即农民动力,但不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农民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比在西欧封建社会大得多,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欧封建社会延续时间却长一千多年。学者们大都回避从动力角度来探讨。笔者对推动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种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民战争是不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本文以中西比较的形式论证了毛泽东农民战争动力论的科学性。指出,农民战争动力论是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它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基本命题更加完善;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欧,农民战争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民战争的动力比西欧大,但由于阻力也比西欧大,实际动力反而比西欧小,加之它缺乏新的革命因素的诱导,没有市民阶级斗争相配合,能引起社会发生质变的机会就小,所以中国社会发展反而比西欧慢。我们决不能因此否定农民战争动力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文学,就它的总体上说,是与封建社会的文学不同的、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的文学.作为中国近代早期即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是否也同样发生了质的变化呢?有的同志着眼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和资本主义的意识特征,认为只有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改良维新的社会思潮开始形成的时期,中国文学才发生了与封建社会文学不同的性质上的变化.一九二九年出版的我国较早的一部中国近代文学史专著《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就是以康梁维新变法时期作为封建社会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分野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中国和西欧向封建社会过渡存在一千年的时间差,这是奴隶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种历史的必然。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创了世界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新时代。各民族向封建社会过渡有四种过渡类型。中国和西欧分别属于过渡的常规型和综合型。中西向封建社会过渡时间和过渡类型的差异,使两者封建社会发展的起点即历史环境不同,因而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结局不同。此论富有创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中国和西欧向封建社会过渡存在一千年的时间差,这是奴隶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种历史的必然。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创了世界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新时代。各民族向封建社会过渡有四种过渡类型。中国和西欧分别属于过渡的常规型和综合型。中西向封建社会过渡时间和过渡类型的差异,使两者封建社会发展的起点即历史环境不同,因而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结局不同。此论富有创见。  相似文献   

16.
希腊罗马时代的裸体雕塑,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最近两年,它颇引起人们的注意。维纳斯女神的塑像,成了青年们喜爱的装饰品。为什么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家要雕塑裸体人物呢?原来公元前四、五世纪,希腊有许多奴隶制国家——城邦,如斯巴达、雅典等。由于奴隶创造了财富,使得奴隶主和自由民能有可能从事商业和科学艺术活动。希腊的可耕土地很  相似文献   

17.
一般都以为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是农民阶级的斗争、起义和战争即农民动力,但不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农民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比在西欧封建社会大得多,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欧封建社会延续时间却长一千多年。学者们大都回避从动力角度来探讨。笔者对推动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的动力形式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历史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数学史上,人们认识分数比认识小数早的多,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使用分数最早的民族之一,公元前四、五世纪,分数已经在中国广泛地使用了,在《周髀算经》中就有大量的分数运算的记载.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更是集其大成,在世界上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分数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说伽利略是近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为什么牛顿自认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谁奠定了近代化学学科的基础?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理解地球物种演变与消亡的现象的?谁揭开了雷电的神秘面纱,令人们开始掌握电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井田制早在战国时期就破坏了。但时隔两千年,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雍正年间反而在京畿部分地区实行井田制。那么,清代雍正帝为什么要实行井田制?实行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井田上的生产劳动者的身份如何?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索。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专家们的悉心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