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中世纪英国作家乔叟的作品的女性人物予以分析,探讨了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时代的一致性。通过分析表明,乔叟作品中的女性展现出来以不贞、多言等负面形象为主;这一形象与中世纪男性主流社会对女性的观点是一致的。作品中关于女性的描述还体现出了乔叟作为其时代进步作家的代表对理性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更美好未来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38-41,54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是一部注重叙事的现实主义作品.它写出了七十年代泛政治化的时代氛围对人性的扭曲;同时由于作家丰富的乡土生活记忆与知识,作品中呈现出了苏北大地上鲜活的民间文化形态;另外,作品塑造了一个成功的男性农民形象.  相似文献   

3.
《简·爱》不同时代译本的语言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具体实例对《简·爱》两个不同时代的译本李霁野与祝庆英的译本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简·爱》两个译本的语言特点的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翻译作品具有不同时代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4.
邓黎娟 《文教资料》2009,(10):28-29
杰克·伦敦既是时代的产物,又走到了时代的前面。他受到马克思、尼采、达尔文、斯宾塞等多人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中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色彩,这在他的作品《野性的呼唤》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研究杰克·伦敦及其作品《野性的呼唤》,来挖掘其作品中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时代是作者的大舞台,作者是舞台上的演员,作品是演员的独自,因此,时代、作者、作品具有一种动态的联系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开的,在阅读作品时,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孤立起来,而应该联系起来,将作品置于时代现实社会中,置于作者的感情世界中,综合分析品味。一、在时代与作者情感中品味作品的好处(一)能了解时代对作者的影响。作者生活在时代环境中,生活中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作者,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就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充分理解了时代环境对作者的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就不难了。不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经过,就不能真正读懂鲁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泰斗级人物,王蒙的作品一直受到文艺工作者的重视。研究者往往从其作品的时代语境、作家的特殊际遇及其作品的时代意义入手,忽略了王蒙作品中叙事的生发策略与上述几要素之间的微妙关联。就此而言,文章的叙事研究对把握王蒙作品的整体内涵是必要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一单元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五篇小说,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家之手;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也各不相同;有些作家与作品的思想与今天中学生的思想实际距离较大。因此,教学本单元,应使学生了解作家和作品背景,从而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容;还应结合知识短文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具体分析,探讨了两位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表现时代主题方面的相似之处;揭示了两个人物形象“雨王”与“画家”在“追寻自我”的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与时代的精神冲突。  相似文献   

9.
短篇小说《猎人与狼》描写了猎人“与狼共舞”的生动故事。就此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阐释和引申 :其一 ,依据生活逻辑 ,并从哲学演进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对人和狼的新发现 ,揭示了作品主题产生的必然性 ;其二 ,从人性生成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所蕴含的人性新观念 ,揭示了作品形象生成的可信性 ;其三 ;从审美的历史积淀和时代动因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审美创作的新感性 ,揭示了作品审美创作取向的深刻性。由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与狼共舞”是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大学问 ,大主题 ,大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丁玲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大潮融合,将自己对女性的思考与时代的感悟投射在创作中,尤其是其中以女性的恋爱婚姻为主的早期作品。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婚恋题材主要有恋爱、同性恋、婚姻等三个方面,体现了丁玲婚恋观的演变,并可从中感受到她对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境遇的关切。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西化交往渐多,翻译中国各种献的译作也与日俱增,但中国古作外译则不多。现对中国古的一些英译译法,特别是其中带有修辞的英译译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晚唐五代是诗格创作的繁盛期,是当时诗学理论著作的主体。对这一时期的诗格作品进行研究,可以全面认识唐五代诗学的发展,对研究唐宋诗学理论的转变也不无裨益。本文对晚唐五代诗格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清理,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是浪漫时期的典范声乐作品。但在同时代还有不少作曲家为歌德的这首名诗写声乐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德国作曲家勒韦的艺术歌曲《魔王》。这两首作品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通过对它们的旋律材料、钢琴伴奏、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之后,可以清晰了解其作曲家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稼轩词疏证》是梁启勋除《词学》之外的又一部重要词学著作,堪称辛词研究重镇。该编在乃兄梁启超的启发之下,创为词集编年笺释之法,成为近世后期广东词坛词集笺疏类著作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对近世广东词学的建构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梁启勋以辛词研究为标志的一系列词学研究成果能够彰显广东近世词学批评乃至词学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办公室工作对学校的整体工作运行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地方高校的办公室,如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黄冈师范学院的办公室工作作为具体个案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山林之中,他都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从他的作品、传记和其他同时期作家的作品中均可找到痕迹。在他的一生中,朋友相当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他的文学创作。文章对王绩交游圈中大部分人的身份和行实作了考证,试图将它置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观察,从而理清其人际关系,由此探讨对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期待能为研究者补充认识,使今后对他的研究更立体化,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17.
章表文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重要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作家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很多。千年的历史沿袭、动荡的时代特点、多重身份的作家群、对公文的高度重视和公文理论的空前发展,是章表文在这一时期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虽然是三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下的作品,但这三者之间却有着一种本质性的内在基调,即无可奈何的悲伤。这种无可奈何的悲伤在这三部作品中由于时代氛围、文化特征和作者精神气质的不同而在小说思想层面、语言风格及叙述方式上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王彤 《天中学刊》2012,27(5):50-53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多次提到"理"这一术语,它们的含义各有不同,既包含儒家积极入世之理,又包含禅理、玄理,体现了殷璠对诗歌内容的要求。这与殷璠所处盛唐时代儒、道、佛思想大融合的特殊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