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做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普及工作,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提出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大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努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初中开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自此,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跨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以此为契机,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建设与应用、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都得以迅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和成熟化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各个领域中发展最突出的一个领域。到2001年底,全国普通高中有1.2519万所学校(占92.15%),大中城市初中有1.2511万所学校(占65.32%)、小学有4.4190万所(占10.32%)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3月,《普通高中技…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在涌向中小学校园。2000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宣布,我国将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在所有的初中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而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今年秋季就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指出: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  相似文献   

5.
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重要文件,要求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浅谈数字化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正在各个领域加快数字化的进程,以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教育部为此作出了重要决策:决定用5~10年时间在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在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在5年内全国90%以上的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同时,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联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并以此带动教育信息化,使基础教育有一个跨越式地发展,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鸿沟”。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正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分析,结合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分析,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说明在高等师范院校依托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方向的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8.
何佳 《广西教育》2004,(6B):9-10
当前,我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十分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师资培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进行课程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到2003年底止,全区共有1693所中学、1265所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4.5%、32.2%;全区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33920台,比2002年增长了24.4%;计算机教室2497间,比2002年增长了27.9%。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但是,农村学校的信息不灵通、经济较城市落后、教育起点较低、师资力量较薄弱、学校规模小等因素,致使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较慢。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为此,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2001年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  相似文献   

11.
在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以及实施“校校通”工程,使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几年内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及时传递教育部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精神,交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成果与先进经验,探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定于2002年7月31日~8月2日联合举办“2002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特别邀请各省市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领导、学校校长和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等参加。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为了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各国都将信息教育放在优势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省级规划与实验区工作研讨会上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可以今天搞也可以明天搞的问题,也不是可以等一等、看一看的问题,更不是可以拖一拖、放一放、今后再议的问题,而是能快则快的问题。”鉴于此,上海大力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构筑信息技术大平台,全面开设《信息科技》必修课,进行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已初步建成了自己信息科技教育的网络,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狠抓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到2003年底,全市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有3171所学校完成了“校校通”建设(含共享学校);963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网,530所学校完成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提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将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单独开设,拉开了我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幕;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普及工作正在迅速展开,许多地区高中、初中、城区小学已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些学校已多次参加国际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奥林匹克竞赛。一、VB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Visual Basic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信息     
《宁夏教育》2004,(3):7-7
■我区2007年中小学全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今后几年,我区将把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全区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总的目标是:到2007年,在全区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建成宁夏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区、市、县三级教育资源网络中心的连通;建设500个校园网,300个农村初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室,3000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在偏远乡村教学点建设光盘播放点,全区独立建制的中小学都能以多种形式上网;完成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为内容的新一轮培训,建设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的管理和师资队伍。(闻讯)■推进国…  相似文献   

18.
高平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市区先于农村 ,整体启动在 2 0 0 1年。近两年来 ,全市累计投资 15 0 0余万元 ,装备各类计算机 1971台 ,建成计算机学校6 0所 ,其中 9所建起了语音室 ,7所学校建成了多功能教室 ;全市 6 0所中小学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 ,市区 13所学校和所有乡镇初中如期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2 0 0 2年 9月 ,高平市成为山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实验县 (市 )”。回顾近两年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 ,是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体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枝术必修课,加速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使网络连通的中小学校师生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她还强调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进行多元数学教学设计不可回避的因素.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及任务,并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会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