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孝感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奋力实现孝感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论述了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给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带来的影响,由此探讨了在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背景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职院)科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品牌建设,孝感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要加大城市品牌建设方面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品牌。文章通过对孝感城市品牌整合传播意义的分析,着重从新闻媒体、公关事件、名人效应等方面对城市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城市圈,职教合作已成最大亮点。2008年,武汉市属高校向城市圈投放5000余人的招生计划。同时,圈内其他8城市4所职校(黄冈卫校、孝感工业学校、湖北美尔雅艺术学校、咸宁卫生学校)也与武汉中职同批次同时间招生录取,并免收录取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经济总量、人均占有量、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4个方面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K-均值聚类法对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而为武汉城市圈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平衡区域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黄石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确定后,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市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发展产业集群,壮大产业经济,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在对黄石市的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战略转型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6.
拥有3000余万人口的“武汉城市圈”,教育资源极为丰富。2005年,“武汉城市圈”教育合作正式启动,武汉市与黄石、天门、鄂州、孝感、仙桃、潜江、黄冈、咸宁等周边其他八座城市签订协议,开展教育管理、职业教育等10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7.
武汉1+8城市圈(简称为武汉城市圈),由中心城市武汉和周边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中小城市所组成。这些周边城市除潜江稍远一点之外,其它城市到武汉的距离都在100km以内,从武汉城区中心出发的7条快速通道不久即将竣工,届时从武汉到周边8城市一般只需要1小时。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8,(10)
自从武汉城市教育圈"开建"以来,身处圈中的孝感市究竟圈住了什么呢?本刊记者从孝感市教育局了解到,在和武汉等城市教育圈的融合中,孝感潜心打造城市圈人力资源基地。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孝感市共为武汉市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短期培训技术人才近11万人。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圈内人才资源对于其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前武汉城市圈内高技能人才的短缺,迫切地要求加强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人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武汉城市圈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武汉城市圈农业发展的实际,就如何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农业一体化工作,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建设,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1.
孝感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进程中,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对接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孝感市的经济发展,但在产业对接过程中还存在产业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优势不明显、投资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孝感市要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推进产业对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新批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圈中城市鄂州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该文认为,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中离武汉最近的沿江城市,也是“依武(汉)而昌”的新兴工业城市,理应率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城市,并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规划、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推进政策创新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启动三年多来,通过集中推进5项重点工作和实施20多项专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起步时间不长,圈内各市之间起点不一,无论是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国内其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或城市群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武汉城市圈要正视差距,重点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及相关信息资料,在论述武汉城市圈交通现状及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而出现的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格局的发展变化,据此对城市圈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提出了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下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亟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绿色物流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当前物流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企业和人才建设"三驾马车"的策略以稳步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对促进武汉城市圈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地管理政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六个配套政策之一。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对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依据,总结了国内各大综改区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而结合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议,以求通过在土地政策层面上的创新,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武汉城市圈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低、圈内产业结构不均衡、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如何从主导产业和产业布局两个方面优化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湖北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实现跨越发展已成为未来五年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难题。不断增强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实力,合理定位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并进一步完善城市圈结构体系,将会对整个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