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是促进福建经济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供给驱动的视角,构建了福建省文化旅游业供给驱动机制模型,对福建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推力、引力和支持力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当前福建省文化旅游业发展面临着高端旅游品牌不多、文化旅游有效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并从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高度,提出激活福建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文化旅游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也是农业和旅游业活动融合的产物.本文分析了福建省 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着重阐述新时期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瑜  俞霞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3):39-42,76
在海西高速铁路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可为福建省改善区域旅游发展的现状提供借鉴。高速铁路建设对于福建旅游业在开展省际旅游合作、实现省内旅游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等方面有诸多影响。结合未来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景,福建省旅游业应从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打造旅游精品等方面实现对全省高速铁路建设目标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积极开拓福建新的旅游项目陈及霖福建省旅游业的起步虽比较晚,但近十年来,全省各旅游部门花了很大力量,改善了旅游设施,增添了旅游景点,发展了旅游商品,扩大了内外交流,培养了职工队伍,从而大大促进了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仅1993年全省接待境外游客达88.0...  相似文献   

5.
基于福建省1997—2012年的旅游消费相关数据,选取了人均GDP、旅游周转量、居民储蓄存款、汇率、邮政业务总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等6个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利用Eveiws5.0软件,建立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周转量、居民储蓄存款对福建旅游消费的影响尤其显著,从而得出发展经济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交通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重要保障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也随之发展,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前景是巨大的。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不仅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股。目前福建省老年旅游市场有了初步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福建省老年旅游市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福建省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指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国内旅游收入作为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也相当重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结果表明,福建国内旅游收入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性小。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对促进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福建各界应采取措施发展福建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福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企事业单位对旅游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福建旅游职业教育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旅游业对旅游类人才的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福建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职业教育的水平,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教育的特点。在分析了福建旅游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发达国家旅游教育对福建旅游教育启示:(1)改革现行福建旅游院校的招生制度;(2)确立明确的福建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清晰的培养层次;(3)构建"政府引导、协会主导、市场运作"的福建旅游教育机制;(4)对接福建旅游业发展,打造福建特色旅游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可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推动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从该产业的现状来看,首先具有环保和可持续的特点,并且伴随海西经济圈的打造也将在交通、住宿等方面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中间水平的三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一自然比较优势就能通过植根性的旅游产业打造,来提升本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这一切,都纳入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范畴中.  相似文献   

12.
海西建设的提出为福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福清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势必会成为海西建设的受益者,旅游业必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本文通过对福清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的定量分析,得出了福清市的综合环境承载力,从而找出制约福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来促进福清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其中"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被列为建设海西战略的重要组成。这一战略定位,给"五缘"优势凸显、持续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福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的背景,提出了闽台共同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合力打造海峡旅游产品的科学运转机制和基本思路,促进闽台旅游产业在深层次上实现对接和海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科学测度旅游经济的有效工具,旅游卫星账户的构建有助于系统地分析旅游产业的构成及其经济特征。福建省2007年旅游产业的结构呈现出较强的梯度特征,产业的增加值系数高,但不同产业之间的增值能力差异大,投入结构高度硬化,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密切,产业的波及效应超过社会的平均水平,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5.
以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研究平台,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旅游对比借鉴和旅游合作4个角度对2000年以来闽台旅游的研究进行剖析。发现闽台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定性的阐述上: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缺乏分类、价值评估等方法体系上的研究;对比借鉴的研究缺乏对人文旅游资源和微观经营管理的对比借鉴,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旅游市场的研究则缺乏对互为供给市场的两岸在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机制的探讨。因而闽台需强化旅游合作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注重合作主体、协调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为闽台旅游产业的深度对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2008年福建省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表明:体育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灰色大系统,福建省体育产业及各行业与福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其关联度在0.6以上.体育产业是福建省地方经济发展中十分活跃的部门,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鲜明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SARS对福建省旅游业的冲击特点,探讨SARS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提出福建省旅游业走出SARS阴影的七方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入闽旅游亲福度与市场偏差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亲福度分析福建传统的主要旅游客源地港澳台偏爱福建程度,运用市场偏差度分析港澳台在福建的市场份额偏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程度,探讨亲福度和市场偏差度的关系。揭示港澳台入闽旅游市场时空格局演变态势,研判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对外宣传促销和旅游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促进和提升福建区域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