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于思 《家教指南》2005,(10):48-49
经常有儿子这样问爸爸:“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爸爸的回答一般都是:“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还有保守一点的爸爸会呵斥:“小孩子问那么多干嘛!”  相似文献   

2.
爆笑超市     
米兰 《小学生时代》2011,(12):52-53
我从哪里来 有天放学后,儿子问妈妈:“妈妈,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世妈妈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应该趁此机会教育小孩,就一本正经地以猫狗为例,支支吾吾地谈起了生理知识。  相似文献   

3.
中秋分月饼     
中秋佳节,小秋的爷爷给他出了一道分月饼的数学题。 爷爷说:“我这儿有7块月饼,你把它平均分给这里的8个人。” 小秋听了扑哧一笑:“这是平均数问题,太容易了,把每块月饼平分成8份。爷爷您竟出这么简单的问题。” 小秋说着拿起刀正欲切,爷爷拉住说:“你这方法不好,我要求用更好的方法。” 这一问,还真一下难住了小秋。 过了一会儿,小秋又拿起刀准备切,爷爷问:“小秋,想好了?” “想——好——了!”小秋一字一顿地回答。 小秋分月饼的方法妙极了。 小朋友,你知道小秋是如何分月饼的吗? 《中秋分…  相似文献   

4.
“种”糖     
种庄稼,人人都知道。不过,你一定没听说过种糖吧?那年我5岁,爸爸妈妈带我去爷爷家。我远远看见爷爷奶奶正在种豆子。我问爷爷:“种在地里的东西都能长出来吗?”“当然能。”爷爷肯定地回答。我一听,高兴极了。回家后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了最喜欢吃的糖。  相似文献   

5.
小明才8岁,有一天一放学回家,就跑去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一愣,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是从路边捡来的,肯定不妥;说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要是小明再问下去,也不好解答。于是忙说“:问你爸去!”小明又去问爸爸,爸爸也觉得惊奇,便问小明怎会问这种问题。小明就说“:我们班的小文说他是从北京来的,所以我也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6.
李兴海 《教师博览》2009,(12):13-13
母亲节那天,我为了启发孩子.问了他一个极为呆板的问题:“孩子啊,你知道咱们每天吃的这些可口的饭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相似文献   

7.
麻花辫     
别看爷爷上了年纪,他还挺爱美。看见爸爸每天上班前精心梳理他的秀发,他就气不打一处来,经常趴在我耳边偷偷问:“牛孙子,爷爷的头上是不是真的找不到一根黑头发了?”虽然我和爷爷关系铁,可我也不能骗他呀,只能伤心地告诉他:“爷爷,别说一根,连半根都没有了。”“牛孙子乖,你仔细找找,认真找找,说不定有藏在里面的呢。”“哎呀,爷爷,您满头银发不是蛮慈祥的嘛。”其实这是在安慰他,哪有“满头”呀,事实上爷爷的头发已经掉得所剩无几了,尤其是头顶上的那一片,退休得比爷爷还早呢。“你在取笑我。”爷爷摸摸光光的头顶说。…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漫画     
生物课讲基因工程,一“二货”站起来问:“老师,可以把人的胚胎给猩猩代孕吗?”老师答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你愿意你孩子从猩猩肚子里生出来吗?以后你孩子问你他是从哪里来的,你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9.
《作文大王》2014,(1):14-15
如果登上月球,我会看到到处是用玉石做成的房子、晶莹剔透的大树……眼前有一只飞碟,外星人伸出头来。我问他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是从火星来这里观光的。”他们长着长长的触角、小小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道话题作文:苏轼有一首《琴诗》,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内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我在松树卡问童子:“你师傅哪里去了?”童子回答说:“采药去了。”“到哪儿采药去了?”“就在这山里。”“山里哪个地方呢?”“深山到处都是白云,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三重门     
《内蒙古教育》2007,(6X):23-23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3.
约会     
一直到初中二年级有“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如果天下的垃圾都会幻化为小孩子,那些拾荒的人还敢去乱翻个不停吗?我们是垃圾变的?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祖孙二人居住在山区庄园里,爷爷每天清晨都坚持读书,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阅读书籍。有一天,他问爷爷:“我也每天读书,可我不能真正地理解它,那读书有什么用呢?”爷爷拿来一个装煤的竹篮,让孙子去打水,一趟,两趟,三趟……孙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可竹篮总是空空如也。“竹篮是不能打到水的!”孙子说,可爷爷让他仔细看看篮子:原来黑乎乎、脏兮兮的竹篮变得洁净如新了。“孩子,阅读好书也是如此。”爷爷语重心长地说,“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它,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斯芬克斯正在山崖上闲得无聊,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了过来,高兴得拍打起翅膀来:“好漂亮的年轻人,你一定是从外地来的吧?”“你怎么知道?”俄狄浦斯问。“当地人没有愿意回答我的问题。你知道,我的问题有点难。”“我倒愿意听听。”“那好吧。不过我肚子正有点饿,如果答不上,你就成了我的晚餐了。”“我要是答上了你的愚蠢的问题呢?”俄狄浦斯微笑着问。“我就去死!”斯芬克斯生气了。她从来没有遇到过敢这样对她说话的人。“快开始吧,丑八怪!”斯芬克斯气得耳朵都红了。她说出一个最难最难的谜语:“什么东西在早晨用四条腿…  相似文献   

16.
老师分析多么生动,我们听课多么用功。只要老师问我们:“听懂没听懂?”回答就像泉水涌:“叮咚,叮咚,叮咚……”老师启发多么巧妙,我们思考多么周到。只要老师问我们:“知道不知道?”回答就像蝉儿叫:“吱了,吱了,吱了……”“泉水涌”和“蝉儿叫”@乐音  相似文献   

17.
中考以后,妈妈带小关到爷爷家去玩。看到小关无精打彩的样子,爷爷问:“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妈妈说:“有两道题,本来是会做的,结果做错了,正生气呢。”爷爷又问:“总的成绩怎样?”妈妈说:“还好,能拿600多分。”爷爷说:“考分这么高,高兴都来不及,怎么还不开心呢?”小关说:“那这两道题本不该错嘛!”“不该错的题为什么错了呢?”“还不是粗心,我恨死粗心这毛病了。”爷爷说:“发现了毛病也是收获,以后就可以注意了。”小关说:“我早就知道自己有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爷爷说:“我看你基本上是不粗心的。”…  相似文献   

18.
Money!课上,英语老师一再强调:“单词不仅要多写,还要多读,倘若每天你能反复读它20遍,它将是你的。”话音刚落,A君大声念开“money,money,money……”谁去开家长会爷爷退休了,报名上老年大学。正读一年级的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还读书啊?”爷爷说:“我读书有什么不好吗?”孙子说:“好是好,就是万一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您没有爸爸妈妈,谁去呢?”校园幽默二则$江西永丰藤田中学@戴坚信  相似文献   

19.
在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前一天,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合作,将全班47名学生的身高测量一遍,并把测量结果记在作业本上。上课时,教师问:“昨天,我们测量了所有同学的身高,现在大家除了知道自己的身高外,还知道什么?”有少数学生能说出班上最高的是一米五几,最矮只有一米三几,除此之外,很难再说出其他情况了。接着,教师问:“如果想要知道一米到一米四四之间的男、女生人数,怎么办?”大部分学生回答:“把全班同学的身高分类整理一下,列成表格。”教师继续问:“如何统计各段中原始数据的数目呢?”学生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20.
从前,在一座山上住着爷孙俩,他们住在一间破漏的草房子里。家里养了一头小牛,小牛长着一身金黄色的毛,十分可爱。有一天,一个贼从山上走过,看到了那头小牛,心想:这头小牛一定很值钱,晚上我一定要把它偷走卖了。不一会儿,一只狼也来到这里,也看到了小牛,狼想:这头小牛的肉一定很好吃,如果我能把它弄到手,那我就可以美餐一顿了。到了晚上,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还下着小雨。爷孙俩还没入睡,狼就悄悄地溜进了牛圈。它刚想去捉小牛,忽然听见孙子问爷爷:“爷爷,您怕狼不怕?”爷爷说:“不怕。”孙子又问:“那您怕什么?”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