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熔新闻的严格忠于事实与散文的不拘一格于一炉,这是美联社驻北京记者采写的《修复圆明园》一文的主要特色. 1984年9月,北京召开了圆明园学术讨论会,决定部分修复被帝国主义分子焚毁的圆明园.圆明园在国外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因此这一决定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不少外国记者采写了这方面的报道,《修复圆明园》是笔者读到的几十篇中较有特色的一篇. 《修复圆明园》忠实地报道了圆明园被毁的经过,并以生动的事实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篇新闻作品.作为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6,(27):79-79
以现实批判为特点的戏剧导演张广天,推出了他的新剧《圆明园》。这部舞台剧将延续他一贯的辩论式风格,把批判的目光聚焦污染圆明园环境的《无极》剧组,圆明园塑料防渗事件等,并以此探讨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资讯     
《圆明园四十景图卷》入藏国家图书馆100多年前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国宝"《圆明园四十景图咏》,"重回"北京了。日前,凝聚了"国宝"所有精华的21米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卷》,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5,(9X):25-25
本书从三个方面对圆明园进行了研究。首先,重现了圆明园的布局,呈现圆明园建筑的外观和内涵,阐述圆明园在美学设计和布局上的意义。其次,考察了从雍正至咸丰五位清帝在圆明园的日常及政治活动,探讨了圆明园的组织和功能。最后,检讨圆明园的兴衰,详细讲述了圆明园被焚毁、劫掠以及逐渐破落、荒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反思作为一个记者,探古索幽,似乎也应是一种爱好。这倒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希冀在一片历史的废墟上寻找它新的新闻依据,告诉人们那片废墟上的新发现,传播废墟的深沉呼唤!圆明园遗址,不就是这样吸引了中外记者的吗? 关于圆明园的报道文章,全国报纸、杂志所刊发的,恐怕也难以统计了。有的出自专家、学者之手,有的出自记者之笔。在我们印象中,五十年代较有影响的,大概要算《光明日报》一九五三年十月十七日、十八日连载的王威那一篇《圆明园——为圆明园被国际  相似文献   

6.
《大观周刊》2006,(42):16-16
主要展出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西洋楼二十景铜版图,历经康熙到乾隆三朝的意大利传教士、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人物、花乌、走兽绘画欣赏等,使国人犹睹完璧。  相似文献   

7.
任溯 《视听纵横》2000,(6):15-16
从上个千年起,中国社会历经宋、元、明至清初,农业文明逐步进入鼎盛时期,疆域扩大,国力增强。但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在两种文明的角力中,大清帝国很快显出颓势.1900年,火烧圆明园的尘埃落定,《辛丑条约》终将农业文明巨人打翻。  相似文献   

8.
动态简讯     
《北京档案》2007,(12):47
珍贵档案入藏海淀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计划基建局原副局长花怡庚老先生的亲属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圆明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并将这些珍贵资料捐赠给海淀区档案馆。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38):74-74
《教育为何是无用的》;《100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源泉》。  相似文献   

10.
王珂 《历史档案》2017,(4):118-122
不久前,笔者在大英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福次咸诗草》一种,内容为圆明园当值人员福次咸在圆明园被攻破后,逃难归来,根据回忆所作的纪事绝句十七首。诗草涉及初次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因系当事人亲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兹全文录出并略作考证,以为研究清史之一助。  相似文献   

11.
4月23日,第二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揭晓,《未来世界的100种变化》《万物简史》《1860:圆明园大劫难》《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彩图科技百科全书》《改变世界的方程——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学哲学、用哲学》《当中医遇上西医》《退步集》10种图书获此殊荣,此外还评出了21种推荐图书。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道成主编的《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上下两卷,约96万字,收集论文180余篇,图录22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编者出版本书的目的,是由于近年来对国明园遗址究竟是整修还是保持原状,又一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一些学术团体联合召开的座谈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意见分歧;全国政协、北京市政协会议上,一些委员提出了内容截然相反的提案;一些报刊发表了关于对待圆明园遗址不同观点的文章。在此众说纷经、莫衷一是之时,本书的出版,可以使争论的双方,了…  相似文献   

13.
<正>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开玺教授所著《圆明园三百年祭》(套装上下册),于2017年3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圆明园既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巨大宝库。自1860年遭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后,圆明园即成为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并兼任中国圆明园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在本书中,作者以历史学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方裕谨 《历史档案》2000,(2):136-13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道成主编的《圆明园一历史。现状。论争》一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上下两卷,约96万字,收集论文180余篇,图录22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编者出版本书的目的,是由于近年来对圆明园遗址究竟是整修还是保持原状,又一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一些学术团体联合召开的座谈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意见分歧;全国政协、北京市政协会议上,一些委员提出了内容截然相反的提案;一些报刊发表了关于对待圆明园遗址不同观点的文章。在此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之时,本书的出版,可以使争论的双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现状,享有共同的情报,形成共同的语言。因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整修、利用,不仅是中国人民关心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人民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脉堂机构总经理、实力派作家经纪人。策划出版了畅销历史小说《亭长小武》系列等;军事小说《我的特种生涯》、《士兵宁小夏》等;“赖声川剧场”系列《暗恋桃花源》等;“影像中国”系列《故宫》、《圆明园》、《少林》等。  相似文献   

16.
<正>不久前,笔者在大英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福次咸诗草》一种,内容为圆明园当值人员福次咸在圆明园被攻破后,逃难归来,根据回忆所作的纪事绝句十七首。诗草涉及初次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因系当事人亲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兹全文录出并略作考证,以为研究清史之一助。一稿本《福次咸诗草》原文《福次咸诗草》一卷,清福次咸撰,稿本。完成时间为咸丰十年(1860年),系大英图书馆中文部所藏手稿。经折装,每半页5行,每行12至14字不等,无边栏行格。上书衣题:"福次咸诗  相似文献   

17.
刘太荣小档案:文脉堂机构总经理、实力派作家经纪人。策划出版了畅销历史小说《亭长小武》系列等;军事小说《我的特种生涯》、《士兵宁小夏》等;"赖声川剧场"系列《暗恋桃花源》等;"影像中国"系列《故宫》、《圆明园》、《少林》等。  相似文献   

18.
朱笛 《云南档案》2013,(5):23-25
<正>近日,法国奢侈品集团Kering(前PPR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Francois-Henri Pinault宣布,Pinault家族将向中国无偿归还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本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在英法联军侵略时流失海外,从此成为中国人的心头之痛。2012年上映的电影《十二生肖》正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伴随《故宫》、《郑和下西洋》、《圆明园》、《唐山大地震》等一批纪录片新作接力式地呈现于人们眼前,纪录片创作中虚拟元素的比重日趋上升,并愈益成为  相似文献   

20.
从昇平署档案来看,清宫乞巧节演戏活动应分为祭祀献戏和观赏演戏两类。祭祀献戏的性质为娱神,因此献戏戏目非常稳定,《七襄报章》和《仕女乞巧》历朝不变,献戏地点以圆明园为多,圆明园被毁之后均在紫禁城或西苑内。观赏演戏的性质为娱人,因此除开场、团场外并无一定规律。《七夕佳辰》《银河鹊渡》《鹊桥密誓》为常见的开、团场剧目,其他剧目大多与乞巧节俗无关,常有连台本戏和折子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