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思想渐渐开满了奇异的花朵诗人臧克家有句话说得很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个“人死了,还活着”式的人物,虽然他自己未必愿意充当这样的人物标本,可毕竟由不得他了,死者没有发言权,只有苟活者在此喋喋不休。  相似文献   

2.
采访上帝     
《现代语文》2005,(8):32-32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我问:“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又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象从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象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3.
<正> 人活着,应该指两方面的意思:肉体的存在和精神的存活。这看上去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却只知道一个方面,即在肉体存在的过程中是否会生病。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这很自然。但却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即精神也会生病的,甚至会死去,正如臧克家先生在诗歌《有的人》中写道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一个在生活的链条之中有着精神的苦恼的人,大概都能明白臧克家先生的“活”字的意思。他意思的本意是指一个人应让自己的美德活在别人心中。而当我们今天将视角转换一下,审视自己的内在精神的时候,就会发现臧克家先生所说的意思并不遥远。当然人——象传统美德中所指的那种能活在别人心里的毕竟是少数,人类繁衍至今,我们能记住的名子到底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礼赞     
我们知道,生的尽头是死。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有的人虽然活着,但他却没有了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生命,应该体现出的是一种永恒的价值与意义。对于活在当下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5.
自我牺牲的性质和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自我牺牲,会有不少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道德与崇高。历史上,曾有不少思想家满怀激情地赞美自我牺牲的道德价值,他们认为,道德就意味着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如普列汉诺夫);道德之所以有那么大的价值,不在于它给人带来多少利益,而是因为它招来那么大的自我牺牲(如康德);道德精神的实质就在于为整体利益牺牲自我利益(如孟德斯鸠)等。也有不少思想家反对把道德的精神和价值归结为自我牺牲,他们认为,具有利己本性  相似文献   

6.
[经典回放]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4,(8):20-21
不仅是教师,人——作为人都应享受生活。许多哲学家费尽一生的心智在思索,人为什么活得着,或一辈子只为给自己活着提出一条令人信服的理由。在有思想的人看来,活着如果没有意义,不如死去。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没有朋友活不下去,有的人,没有对立面活着没精神。人与人的差别真叫大呀,虽然都是由一撇一捺组合起来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重要的是让他们怎么活。活着不是能呼吸,而是要有所为。活着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才能以及让我们感知到自己存在的所有部分。活得最精彩的人,并不是历经岁月最长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感受最多的人。有的人可能活到一百岁才埋入黄土,虽然他从出生以来一直活着,但他早已经死了。那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更有意义地死去,至少在那之前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爱弥儿》第一卷  相似文献   

10.
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一诗共七节,其中第一节是这样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教社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节诗提供了带有权威性的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诚然,《有的人》全诗是通过“反动家伙们”与“无产阶级的代表鲁迅”(臧克家语)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对功名荣誉…  相似文献   

11.
棋如人生     
玩过围棋的人都知道,一块棋的死活取决于是否有两只眼。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围棋不像象棋那样,两军正面交锋,一子可以吃掉另一子,围棋没有这样血腥和残忍,只要有两只眼就谁也奈何不了。这就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精神,表达了一种“生命”的价值。一局棋结束,胜负已分,但活着的棋不会因为失败而死去,活着的棋还  相似文献   

12.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我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生活经验想…  相似文献   

13.
送冰心     
有的人活着,犹如死了一样,而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着。冰心就是永远活着、永远微笑、永远魅力无穷的人。3月19日,天气阴冷,我随同中国作家协会的其他委员,一同来到八宝山,为冰心送行。天虽然出奇的冷,来的人却格外的多。灵堂前挂满了白色的条幅,上面写着“您点起一盏小桔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等情真意切的诗句。我手持一只小小的玫瑰,向冰心深深地鞠躬。这是我第三次见到她。她富有哲理的话在耳边响着,她充满慈爱的笑容在眼前闪现,怎能相信她要远行去了?记得8年前去冰心家采访,冰心写下了“没有爱就没有世界”的赠言…  相似文献   

14.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我问:“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又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我又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经验想要告诉子女的?…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我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生活经验想要…  相似文献   

16.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我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生活经验想要告诉子…  相似文献   

17.
据悉,长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曾经在一部分小学生中进行过这样一项活动: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的左侧写上活着的理由,右侧写上死去的理由。结果令人吃惊,多数孩子在纸的右侧列举了长长一列“死去的理由”,而在左侧只给“活着的理由”留下星星点点两三条。像“作业太多”等,都成了孩子死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智慧人四则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有一个富人,他非常害怕自己死后财产再无用处,于是就想送一些财产给穷人,条件是那些人生活已经毫无希望。有一天,他在马路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一堆垃圾上,富翁感觉他很符合自己施舍的条件,就走过去送给了他100个金币。乞丐有些不解,问富人为什么会送给自己这么多钱。富翁说明了原因后,这个乞丐气愤地把金币掷还给他,说:“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没有希望,那就是丢掉希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甚至不如一个掷还金币反驳富人的乞丐。生活中的绕道智慧一个乘客上了一辆出租车,说出…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需要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德需要培养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注重从应然层面强调人的道德责任,如人“应该”讲道德,“应该”无条件地为成就道德而舍己、牺牲、奉献、利他,这种牺牲是人的义务。但问题是,人何以需要道德?如何才能使人具有道德?道德与个人幸福是否有关?如果完全无关,人怎么可  相似文献   

20.
普列汉诺夫在自己一生的后期犯了机会主义错误和社会沙文主义错误,但纵观他的一生,仍不失为一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当普列汉诺夫还活着的时候,列宁曾经指出,作为政治领袖,作为策略家,普列汉诺夫是经不起任何批评的,然而他的理论著作却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牢固成果”,这是“不能忘记或者否定”的。列宁在1908年2月7日给高基的信中还写道:普列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