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维芳  戴爱萍 《教师》2013,(25):16-17
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12个字,那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发现儿童是发现儿童的特点及其规律,解放儿童是打破对儿童的各种束缚,发展儿童是促进儿童全面协调成长。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儿童情感外显,好动、喜欢新奇刺激,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别人的夸奖。为了全面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解放儿童、发展儿童,我从培养学生兴趣做起。  相似文献   

2.
学生要创新,就得有自由。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培育人才,须先有“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能干;解放儿童的埃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解放眼睛,使其能看。”陶先生的“六大主张”至今对教育仍有指导意义,只要我们还自由给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
张建华 《生活教育》2008,(12):26-27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激情澎湃地呼吁.要使"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创造教育的开展.陶先生又提出了"六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眼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食物的能力;二是解放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改革曾提出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因材施教。以六大主张为改革宗旨,我认为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追求下面“六性”: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改革曾提出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因材施教。以六大主张为改革宗旨,我认为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追求下面“六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与儿童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儿童的教育,但首先是儿童的教育;现代的儿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儿童的解放,但首先是为了儿童的解放。现代教育对儿童的解放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让没有受教育的儿童受教育,把儿童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二是让受教育的儿童自由发展,把儿童从束缚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两种解放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儿童没有获得前一种解放,就不存在后一种解放的问题;儿童获得了前一种解放,却未必能获得后一种解放。本文试图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对现代教育与儿童解放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相似文献   

8.
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还有创造力.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认真领会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六大解放"的精神实质,真正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使学生具有与社会相适应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要解放学生,先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从解放考试做起;解放考试,把考试的自主权还给老师。"教评合一"的构想诞生了,谁教的,就由谁去考;考试权不再集中在校长室、教务处,而是回到了每门学科的每个任课老师手中。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陶行知无生提出了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等“六大解放”的思想,对今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概述了“六大解放”的基本思想,并提出营造适宜的环境,实施开放教育,坚持教育民主,尊重学生主体等实施“六大解放”的基本举措,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1.
卢梭的儿童观给现代教育以重要启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解放儿童应从四个方面着手:让儿童主动探索学习,让儿童创造性地学习,把儿童从传统的师生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儿童从家庭、教师和社会所寄予的沉重期望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我们教师可以借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这双翅膀,在语言活动中去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一、解放儿童的头脑——积极思考,丰富想象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挥幼儿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课堂做起:激发学生兴趣,孕育创新胚芽;抓住创新典型,培养创新信心;提供创新机会,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他留在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笔珍贵遗产。他孜孜不倦,奋斗一生,其目的正是为了唤醒民众,解放民众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民众的创造力。他所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所谓“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解放了儿童的眼睛,儿童才能观察社会,观察世界,探索新领域,研究新事物。解放了儿童的头脑,儿童才能摆脱迷信、成见,才能构筑新意,产生新的突破性思维。解放了儿童的双手,儿童才能“手脑并用”、“学做合一”,从事生产实践,从事科学实践,从事发明创造。解放了儿童的嘴,儿童才能摆脱盲从,敢说敢问。解放了儿童的空间,儿童才能接触大自然接触大社会,扩大眼界,拓展知识面。解放了儿童的时间,儿童才能摆脱课业的沉重负担,摆脱种种考试的束缚,去思考未来、思考人生,在天真烂漫的生活中得以发展。这“六大解放”的要义,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注重学生的自立能力;第二,“敢说敢问,拓宽视野”,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摆脱束缚,自由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三点,恰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可见陶先生的远见卓识了。中小学教育,就其...  相似文献   

15.
陆文霞 《小学生》2013,(11):43-43
陶行知先生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在大量创造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到了一系列创造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实行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和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息息相关的。陶先生"六大解放"的主张是: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他的"创新教育"理论,他指出:相信儿童具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培养儿童创造力是我们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培养创造型人才与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内容,是一系列富有时效的创造性的活动,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解放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风波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大声疾呼:“创造这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他特别指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记;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吞教所知各尽所能:解放,儿童的时时间给他们以空闲来消化拿问并且常一些自己渴望的拿问,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决不能把儿童的时间全部占荡,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大声疾呼:“创造这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他特别指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以空闲来消化学问,并且学一些自己渴望的学问,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决不能把儿童的时间全部占满,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倡导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而提出的富有创建性的教育主张,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解放儿童的头脑。陶行知曾强调指出,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教育中,应当解放幼儿的眼睛与嘴巴,锻炼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恰当的表达能力;解放儿童的头脑与双手,锻炼幼儿灵活的思维能力与灵巧的动手操作能力;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