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陈凤琴 《湖北教育》2003,(21):18-18
集体备课从它的过程和结果上来看,优势是十分明显的。集体备课时集思广益,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思维活跃的中青年教师的思路和老年教师的经验会相互碰撞、融合。 集体备课,集体在一起对授课教师的教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使教案达到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踏上讲坛的教学新兵,无论他们是讲新课还是熟课,无疑都十分重视备课环节.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观念、课程观念、学生观念等方面趋前发展,语文教学的常规型备课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汲取多方面知识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符合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规律诉求。因此,转向资源型备课是可预见的趋向,并取得了一些来自一线的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5.
教学成功与否.备课应是第一环节。教学中我体会到,把静态备课与动态备课有机结合起来,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徐雷 《文教资料》2011,(29):36-37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是大幅度提高学生成绩的中心环节。本文从做好集体备课前的准备、集体备课的研讨和落实、做好二次备课等方面,探究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与二次备课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课前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备好课是广大英语教师始终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高质、高效地备好每一节英语课,是改变部分英语教师旧的教学备课观念,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文章主要论述备课的类型、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9.
浅谈备课     
笔者从长期的备课过程中,通过长期学习摸索与积累,对备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现在集体备课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个人备课方式,但集体备课是一种一般的教学思路,教师个体在执教之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及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  相似文献   

11.
张琳 《辽宁教育》2004,(7):58-59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甚至连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都属于备课的范畴。因此,语文备课是个大概念,写语文教案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备课不一定得写整齐划一的教案;教案写得漂亮并不等于备好了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高效备课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首要环节。实现高效备课必须掌握集体备课、加强个人备课、重视课后备课等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师传统的备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海宁市小学教师备课工作现状,我们开展了从教师备课数量、时间、形式与手段到教案的结构与内容的较为全面的调研,同时提出了正确认识备课、改革备课管理制度、完善和推广电子备课、形成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新备课方式、把备学生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备课对于提高保教质量和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有三种类型的备课,分别是学期、主题和课时备课。备课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充分钻研教材、全面深入了解幼儿和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备课中还要注意教学目标定位要恰当、教学过程安排要妥当、教学手段运用要适当和教案撰写详略视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是教师上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课堂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对于教师来说,没有备好课,就犹如巧妇做无米之炊。对于备课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个教师心中都是很明确的,但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小学教师备课的形式和内容及现状的分析,揭示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减轻中小学教师备课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的理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认真备课的重要性,并且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如何“探究备课流程,优化备课质量”的一些体会与做法。明确地指出备课质量的探究与优化,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18.
课前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备好课是广大英语教师始终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高质、高效地备好每一节英语课,是改变部分英语教师旧的教学备课观念,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文章主要论述备课的类型、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万露 《教育探索》2003,(12):72-72
一、备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对教学提出了终结性的要求。因此,了解并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备好课的前提。2.把握教材特点、重点、难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材料。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要备好课就必须认真分析、理解教材,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在知识不断更新变化的今天,教学离不开大量的教学材料;备好课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精心选择和组织。3.明确教学的目的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  相似文献   

20.
集体备课需要注重手段与目的、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实质的有效统一,达成内外兼修,互为融合。同时,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料、网络资源、教学环节、个人备课五个具体方面做好抓实,这样才能提高备课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