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旭健 《继续教育》2004,18(2):36-38
基础性研究是对一个学科门类的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它是一个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在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目标、教育心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强继续教育的基础性研究,是突出继续教育特色,使继续教  相似文献   

2.
“如果从教育史的谱系来看,可以说,把教育作为一个近代问题提出来的是洛克;通过批判的、浪漫的优秀文学作品把教育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思想体系的人是卢梭;而最后,在卢梭赋予的空想的基础以及裴斯泰洛齐赋予的个人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其科学的基础,试图把教育研究变成一门独立科学的人,却是赫尔巴特。”近代率先为教育科学奠定基础的,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如何奠定教育科学基础,这要从他深受实证主义哲学影响说起。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其他教育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标志。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而基础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教育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但是,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素质教育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基石,那么,注重祖国母语的小学语文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它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不懂事的幼儿经过小学语文的学习,将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如:语音、字、词汇、语法、文章、写作等诸多知识。而这一切,又是一个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教育是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基础。但是,在许多人,特别是在许多教师心目中,这句话一是讲给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听的,其目的,是要他们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因而,在摆布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的关系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而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二是讲给群众听的,其目的,是要老百姓充分认识教育与他们自身是息息相关的,因而,去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尊重教师,主动自觉地为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讲给教师听的,其目的,当然是告诉教师,“你…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构想、建设、展开过程中,心理辅导室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首先,心理辅导室是整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绝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从辅导室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仍要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事业基础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价值论是极其复杂的一个哲学领域,教育价值论作为其特殊领域更是一个关系谜团,认真辨析不同的教育价值概念,正确把握概念中所内含的教育价值关系,最终得以在教育实践及其内部结构中开辟一条研究路径。这些都是我国教育价值研究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教育偏好是教育规划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描叙当事人接受教育的倾向。教育期望效用是研究教育偏好、考察教育投资的基础工具。教育偏好总是对的,它可以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成人高校基础情报教育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情报教育的特点,探讨成人高校开展基础情报教育的渊源,表述了我国成人高校基础情报教育的课程设计的设想,提出基础情报教育必将成为成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件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吉首市是湘西州府所在地,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选项目之一,把发展教育作为一个基础项目开发,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决定湘西自治州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教育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应该把教育纳入投资视野之内,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加速“两基”进度,加强教育管理和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进入教育强市行列。新世纪 新思路 …  相似文献   

13.
“我们农村有两个病:一个叫贫穷,一个叫愚昧,她们是一对孪生姊妹,要治贫穷,得先治愚昧,得办好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希望。要富起来,就非得把教育抓上去不可!”  相似文献   

14.
锡伯族教育现状及特点葛丰交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教育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锡伯族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人民历来比较重视教育。解放前,在新疆少数民族中,锡伯族办学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建国以...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近年来教育研究取向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以往重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转向了面对实践的应用研究。教育研究与其他任何学科的研究一样,包括两种类型的基本研究:一种是基础研究,另一种是应用研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教育研究的重要倾向是重视教育学科本身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与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小学教育是关系到一个人成长的大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因此,小学生要从小抓起,从平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7.
德育与育德是道德形成的两个方面。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德育即道德教育,在我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德是对人实际行动的引导和培育。人的道德是在长期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当代人的道德形成与道德外显,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道德。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育德是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说过,教育公平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党中央一直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建设和谐社会,这当中,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一个重要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面,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充分地自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公民权利配置的公平机制,实现公民权利的和谐分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基础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首要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因为,受教育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育是造就国家管理者、建设者的基础,教育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又是和谐关系、化解矛盾的最直接手段。公民平等、充分地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能否做到公正,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否稳固,社会的和谐能否实现和长久。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而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