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因缘际会,我曾与友人合作整理桂文灿《经学博采录》。在此书卷首刊载的代前言《南海桂文灿及其〈经学博采录)》一文中,曾提到了吴县王大隆(欣夫)先生当年整理刊布《经学博采录》时的大致情形。但因撰文时候文献阙如,小文在论述这一问题的时候有推断之处,不尽符合事实。拙文刊出之后不久,承业师吴格先生见示欣夫先生致闽侯郭则法(蜇云)先生手札复印件一份,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纸,但中间不仅揭明了欣夫先生删削《经学博采  相似文献   

2.
清代黄本骥为湖湘著名学者,他一生涉猎广博,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目录学等方面均有所成就。其《避讳录》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从周至清的避讳现象,对避讳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该书性质多样,不仅作为类书被载入《八千卷楼书目》等书中,亦被《中国古籍总目》等书归入史部政书类,被《书目答问补正》等书划为谱录等类目。《避讳录》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价值,除用以避讳研究外,还可运用于古书的校勘、辨伪、鉴定和考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关于清代史学,陈寅恪先生曾以为远不逮宋人,清代经学发展过甚,所以转致史学不振;但也有学者力辨陈氏所言之非,认为中国史学,至清代始迈入一新境界。近期,王记录先生以史馆修史和社会政治的关系为突破口,广搜博  相似文献   

4.
郑玄与校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
张星鉴的<国朝经学名儒记>是继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之后对清代经学家生平及学术成就的又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文章对<国朝经学名儒记>的内容和版本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与<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比较研究,指出其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首先概述清代搢绅录的整体出版情况,梳理现存清代搢绅录中有关出版、发行、版权方面的材料,并在稗乘、文集、政书中搜集相关记载,找寻清代书坊大量印行搢绅录的途径及合法依据.鉴于坊本中又以京都琉璃厂荣录堂所刻最多,试以荣录堂为例,做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清代江南藏书家刊刻经书的原因,并以典型的经学丛书作为例证分析刻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郑玄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学家,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为一家,在经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郑玄身教力行的表现以及浅谈身体力行对汉末太学生德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缙绅录为明清按季印行的官员名册。清代缙绅录初为坊刻,乾嘉以降始由吏部梓行,自是官刻、坊刻并行。作为涵括较广的连续性题名文献,缙绅录之于清代政治史、制度史乃至出版史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清代缙绅录集成》的印行,使较多学者开始关注、利用缙绅录。早期缙绅录甚为稀见,就已著录者而言,顺治朝仅存一种,康熙朝存二种,另有残本一种,未详年代~①。  相似文献   

10.
张金吾辑录王若虚《尚书义粹》校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中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39-119
金人王若虚《尚书义粹》久已亡佚,明人黄谏《书传集解》引用王若虚《尚书义粹》说颇丰,清代学者张金吾从中辑出,厘为八卷,金源《尚书》学仅此存留,是研究金代经学、理学流传不可或缺的资料。辑本虽经校对,然犹有脱漏增衍之瑕,核检黄谏《书传集解》,略示校正。  相似文献   

11.
万书平 《兰台世界》2014,(3):111-112
郑玄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学家,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为一家,在经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郑玄身教力行的表现以及浅谈身体力行对汉末太学生德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五经大全》是明初官方组织编纂的重要经学丛书。该书以宋儒经学传注的影响力为标准,对宋元经说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并将其各个分册按照《易》、《书》、《诗》、《春秋》、《礼》的顺序进行排列。这种不同于传统"五经"排序的新编次,反映了明初学者对宋元经说全面总结、区别对待的学术态度,代表了明初经学的特点。清代学者没有认识到《五经大全》的编次意图,甚至依据清人自身的学术标准破坏了该书的原貌,让后世学者在插架、著录、称引、研究该书时产生了同样的偏差,使《五经大全》的真实面貌和学术价值被长期埋没。本文利用文献与实物证据,考辨《五经大全》的原初编次;利用图书馆插架与馆藏目录的编制恢复此书的原貌,既是古籍整理的必要工作,也将有助于对《五经大全》和明代经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档案馆有《抚豫宣化录·告示》,是《抚豫宣化录》一书的第四卷。《抚豫宣化录》由清代河南巡抚田文镜于雍正五年编纂,共四卷,第一卷《奏疏》,第二卷《条奏》,第三卷《文移》,第四卷《告示》。全书共收入各类公务文书273篇,基本上记录了雍正二年至五年田文镜在河南巡抚任内的政务活动。该书刊行后,曾有多种版本,馆藏《告示》为映雪山房手写本,大概抄于清代后期。上世纪末,《抚豫宣化录》全书由郑州大学教授张民服以雍正十一年本为底本进行点校,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河南省档案馆已购得此书。1《抚豫宣化录》的编纂雍正五年,河南布…  相似文献   

14.
黄光 《档案》2008,(2):21-23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其经学成就及由其学术而形成的学派,后世称之为“郑学”、“通学”或“综合学派”。著书甚多,完整流传至今的有《毛诗笺》《周礼》《仪礼》《礼记》的注,其它都已失传。  相似文献   

15.
扬州学派是清代一个重要的学术派别,近年来学术界对扬州学派的研究方兴未艾,经学是其中的 荦荦大者,对扬州学派经学的研究自然会引起学者注意。刘建臻的《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对扬州学派的界定、兴起的原因、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师承、特点及影响作 了会面、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娄明辉 《图书馆界》2011,(1):49-50,74
《东华录》是清代大型编年体史料长编,文献价值颇高,可补清一代官方史料之不足。由于《东华录》一书先后有蒋良骐、王先谦编撰本,故传世版本比较复杂。本文试图对《东华录》的版本源流加以梳理并进行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中国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经学家、小学家.自幼喜读书,涉猎甚广,毕生潜心研习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及清人文集,著述宏富,生前出版专著三十余种,如<汉书·艺文志通释>、<史学三书平议>、<郑学丛书>、<清代扬州学记>、<清人文集别录>等,曾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和重视.其中<说文解字约注>是张舜徽先生年五十后倾尽心血写就的鸿篇巨制,可谓是今人研究小学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8.
《清史列传·儒林传》四卷,殆就有清国史馆后先纂定之《儒林传》稿集录而成.其稿杂出众手,各传精粗不一,其中不无记事、年月舛错者.然其传记颇多出于《清史稿·儒林传》之外者,记事亦较《清史稿》为详,故学者考论清代学术人物,仍多取资于是书.余前尝录考订札记十数事,为《〈清史列传·儒林传〉考证》;今续录十二事,以补前考所未及.  相似文献   

19.
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学家、诗人翁方纲所撰《苏诗补注》,以宋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校勘并补全查慎行所录施、顾原注,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苏诗补注》又针对施、顾原注、邵长蘅等的补施注及查慎行补注中的错漏,以考证的方法作了精辟的补注,在语言解释、历史解释、心理解释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4):F0004-F0004
清代是中国“经学复盛时代”,学者辈出,著作众多,阮元汇刻《皇清经解》,亦句法《学海堂经解》,大体以作者先后为序,凡见于札记、文集者,依次编录,选入顾炎武等73人183种著作,计1400卷。光绪时,王先谦认为续出者尚多,旦先出而未收者亦复不少,故编成《皇清经解续编》,亦名《南菁书院经解》、《续清经解》,收录110人209部著作,计1430卷。两书共收入160余人近400种著作,2800多卷,内容涉及经义家法、名物训诂、曲章制度、天文历算、山川地理、校勘辨伪等众多方面,集清代经学研究之大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