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新化运动的闯将与旗手,他的小说创作以人物形象的个性鲜明,思想内涵的深刻而称于世:鲁迅又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对中国小说历史的研究更见功夫,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拟就《故乡》来分析《红楼梦》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一部以佛教哲学的“苦了”为主题思想的人情小说;“苦了”既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也是《红楼梦》的中心思想、主题和核心;它涵盖全书,制约整个情节发生、发展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人情小说,是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提出的:“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他认为明代除讲史和神魔小说之外,还有人情小说这个类别,这是按题材而区分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人情小说包括《金瓶梅》及其续书,包括《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说,包括《红楼梦》及其续书。虽然《金瓶梅》、《红楼梦》以一个家庭为描写中心,《玉娇梨》等以恋爱婚姻为表现中心,但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和《石头记》两部小说合成。曹雪芹把《风月宝鉴》和《石头记》合成一书后,无论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还是主题上,都超越了这两部小说,也超越了之前的人情小说。《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以来人情小说取材于现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并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人物形象"正邪两赋",丰满、真实。并通过小说中那么多可敬可爱人们的毁灭的悲剧,传达出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开宗明义宣称其书“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不大相同,所以其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从全书的人物描写来看,曹雪芹的“实录其事”的创作原则得到完美的实现;鲁迅先生的“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是中肯、恰当、确切之评。《红楼梦》确是一部位于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之高峰,列于世界文学现实主义之尖端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人名浅探山东邹城孙治学对于姓名,国人自古就颇为重视。这自然影响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古典文学大师曹雪芹对《红楼梦》的人物名字就煞费苦心,甄士隐、贾雨村、元迎探惜,诸如此类的名字都颇具深义。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也继承了中国文学重视人物命名这一...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突变与转折,这使他的内心世界陷入极度的痛苦,为了让这种痛苦得以宣泄,他选择了文学创作,在《红楼梦》中他将其情感取向指向了对过去的回顾与缅怀,试图以此完成对于痛苦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鲁迅同曹雪芹一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坛上的巨人。曹雪芹留给后人的是一部没写完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而鲁迅留下的是《鲁迅全集》二十卷,有诗歌、小说、杂文等。曹雪芹不是以“长”取胜,鲁迅也不是以“多”取胜的,而都是以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及二者的统一放射出来的灿烂光辉吸引了当代的和后世的、本国的和国外的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正>曹雪芹是中国十八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我们今天研究他的艺术观,不但可以总结一些可供我们借鉴的艺术经验,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深入地理解《红楼梦》。由于资料的限制,要探索曹雪芹的艺术观,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这困难也不是不可以克服,因为探求的门径还是有的:第一,《红楼梦》有不少地方谈到艺术问题,如“石头”论野史小说,贾宝玉论  相似文献   

10.
黄西 《红蜻蜓》2023,(12):42-43
<正>《红楼梦》是一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叙述了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描写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以及大观园中人物的不同命运。作者曹雪芹本人经历了家族由盛而衰、由贵到溃的巨变,阅尽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他将自己一生的阅历全部书写于《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揭示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王莹  袁健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3):113-116
运用文献资料和电话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探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方法。提出及时更新实验课教学内容,逐步实行独立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创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实验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当今中国的热点领域,但人力资源理论与技术在中国还不是清晰的系统;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三个领域,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基本视点,心理学以实证为视点,教育学以国家或区域为视点。三个领域的视点各有其明显优势和严重缺陷,应相互取长补短。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力量需要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体系需要重构。  相似文献   

13.
严杰 《铜仁学院学报》2002,4(3):57-58,64
贵州省要实施好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人才资源开发是关键,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的良好环境,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为中华民族述史写心。此文就司马迁对人口自我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史记》写人特别关注人物的“为人”,重视写出人性的人;司马迁身历生死炼狱般的生命体验,对人生、人性获得超常的认知和体悟;《史记》写人所具有的社会身份、社会角色和人的品德节操、人的性格个性两个普遍性;司马迁对人性以及民族劣根性的探究五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和论证“《史记》:一部中华民族心灵史”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历史发展中,人体词语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如系统性强,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可以连用,表示人体某一部分的词语可以表示该部分所在的整体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是多样化的,既存在有待于开发的人力资源,又存在整体素质低和人才外流等老问题,,而人力资源开是西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因为,人力资源同物质资源相比是更重要的生产力,这是人们所公认的,所以,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劳动者培训和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是当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人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使少数民族获得基本的生存权;根本出发点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使少数民族获得发展权;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证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黄庭经>作为道教上清派经典教义,既继承了以往道教养生教育思想,又吸收传统中华医学原理,从而成为一部论及养生修真之术的道教经书,构建起了以存思内视、吐纳服气、漱咽津液、积精宝精、恬淡虚无、守一养神、脏腑调养为主要内容的养生教育思想.<黄庭经>的养生教育思想扎根于丰厚的哲学理论与医学原理之中,形成了以生命哲学、医学机理与自然养生为基调的独特的养生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都很重视人力资源投资。但是,许多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三: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人力资源个人。可建立带置信因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对企业人力资源投资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并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决策提供更客观、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变量。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状况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阐明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