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探索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提出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内容,并将混合式教学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化教学平台为支撑,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时效,保障教学质量,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其教学实践和效果分析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运用混合式模式针对实际课程进行教学实践设计,并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成绩量化评定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知识与情感的有效交流,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明确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并提出教师通过科学制订混合式教学环节,合理做好课程线上资源建设,创新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科学进行混合式教学评价与诊断,组建优势互补、多元合一混合式教学团队,助推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SPOC是融合实体课堂与网络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因其自身的优势在各大高校广泛应用。本文以"微生物学实验"为例构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时将项目驱动贯穿于实验教学,课前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学习相关知识点,在课堂组织上采用"翻转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根据学生学习效果显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和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要求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提出并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前、课后和跨学科交流融合为支撑的“一个中心、三向延伸”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此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生机。运用构建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状态,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讲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教学作用和教学现状,并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微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探讨,旨在为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微课程的发展作出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为例,以智慧树平台为基础,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核心,探讨探案式混合式教学设计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通过引入案情,分析推理,线上线下结合,虚拟现实结合,层层递进结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新要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性保障,在互联网形态催生下,慕课、微课、移动学习、翻转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模式与各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普遍应用,促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设计提供更多便利性。本文以云端混合式"金课"资源建设为研究,探究信息化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教学逐步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方式的教学逐步向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本文从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入手,对软件开发类课程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提升教学的质量,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推动学生向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存在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优势是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以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photoshop课程的应用性很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经历基础知识掌握、知识存储与重构、技能凝练与升华三个阶段,传统教学法则不具备知识再现功能;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了知识重构与升华问题,混合式教学适宜引入过程性评价,做到及时诊断、科学调整,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的实施既丰富了混合式教学理论,又为同类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