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发展而凸显的另一重要社会问题.为建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机制、科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及创新实施方案,分析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创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资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目前高校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当前社会和高校在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亦应加强对其“精神资助”;作为贫困生也应积极努力,实现“精神自助”,这样有利于他们完善自我,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贫困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资助工作的矛盾也日渐突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在更大广度和深度上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同时,资助模式要由重经济资助轻心理资助向经济资助、心理解困、能力帮扶兼顾,并突出心理、能力资助的方向转变,把握“这个结合”,努力构建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导向的资助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升高校贫困学生入学机会,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学免费减等为一体的资助体系。其中,国家助学金近两年的覆盖和资助金额都有所提升,使国家助学金成为资助体系中,资助范围最广,资助总金额最大的资助项目。但由于我国在助学金管理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导致助学金的资助效果不如人意。笔者对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工作的现状为研究的切入点。具体分析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以来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帮扶效果的情况以及产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地建议与措施,希望对我们的助学金政策改进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南昌市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存在贫困生评定和助学金发放机制不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诚信缺失问题严重、资助项目没有与贫困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等问题,并提出了健全贫困生评定和助学金发放机制、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贫困生诚信教育,实现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将资助与贫困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资助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上满足困难学生的个性需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本次调查基于对吉林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分年级、分专业、分地域总结归纳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状况、受助情况及资助需求,探索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个性化资助服务体系,规避现今资助过程存在问题,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7.
如今,很多高校普遍存在非贫困大学生争夺国家资助金的现象。这实际是社会监管和大学伦理道德的缺失的表现。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构建大学生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纠正大学生错误价值观,变贫困生资助由"输血"为"造血"。同时,我们要完善资助管理制度,加强资助管理的规范化,为当代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的构建营造氛围。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力度不断增强,使高校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是,由于高校目前的资助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效果,不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虽基本上实现了"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的目标。但同时,资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出现了一些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现象。对高校资助异化的现象进行探索,并就如何解决异化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调研数据,研究教育管理视角下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及其间接激励效应,即学生对资助的满意度问题。泊松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大学生资助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受资助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概率更高。定序Logit的回归结果表明,受资助学生对学校资助充足度和工作满意度更高,资助工作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进而对提升学生本人学业表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中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现状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通过拓宽资助渠道、建立科学贫困认定体系、加大失信惩罚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诚信教育、关注贫困大学生特殊心理等策略来更好地开展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中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而目前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着:认定难题凸显,范畴界定模糊;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可信度低;认定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不强;受资助学生的后续跟踪与反馈严重滞后等问题。在本文的最后,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力求有效公正;加强资助工作的监督,建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府对教育资助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不但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还为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引导受助学生成长、成才、成人,对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也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成既有个人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的原因,还有社会层面的原因。社会层面的因素并非学校和个人可以轻易改变,但是学校可以从做好基本的经济资助、提高资助结构中勤工助学的比重、设立就业资助资金、构建长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机制、建立心理帮扶机制这些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学生个人也可以从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参加学校活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升自我,从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15.
精准识别是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前提,只有建立了精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资助工作的公平与公正,切实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本文对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高校精准识别机制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资助资助与贫困生的准确对接。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助困现状与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大学生培养方式改革后,困难学生比例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助困现状,从全方位层面建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分为"真""假"困难两大类,导致群体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问题。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能力素质,完善资助体系,开拓就业市场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入手,探究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提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资助政策不仅关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实现,而且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国、英国不断加强国家奖助学金的力度和功能。本文在介绍美、英大学生资助政策宏观设置和微观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助政策现实情况,为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素质提升维度为视角,结合具体资助育人工作案例,在对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转变资助工作理念,转移资助工作重心,积极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经济资助、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励志感恩教育、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相结合,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为高校资助育人内涵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