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拿大《加拿大桥梁》2005.4.2/4枚(图1)。邮票画面为多伦多的雅克·卡尔捷大桥、哈利法克斯港的麦克唐纳大桥、布列敦岛的坎索大桥和马尼托巴的苏里斯河上的吊桥。《MACLEAN'S杂志创刊百年纪念》2005.4.12/1枚(图2)。这本杂志相当于美国《时代周刊》。1905年由J·B·麦克莱恩创办,开始叫做《商务》杂志,1911年更名为《MACLEAN'S》。邮票选取了4期杂志的封面为票图。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博物馆藏有一幅《行书千字文》(图1),署款"嘉靖戊午年秋八月四日,徵明时年八十有九"。无题跋,有两方印重叠不清楚,另钤白文"文徵明印"与朱文"衡山"印各一。除《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外,查无其他著录。这件作品被鉴定小组一致通过,并被《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收录(见卷九,津7-0110)。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肖燕翼先生在其《陆士仁伪作文徵明书法的鉴考》一文中鉴定该作品为陆士仁作伪。文中描述,"其实(这件作品)只是比陆士仁本款《四体千字文》中的一段草书略微规矩些,并无太大的区别。经比  相似文献   

3.
③1939年《新光杂志》见载集邮漫画2幅:一幅题名《吃饭不忘集邮》(图9)、刊于第7卷第7期,一幅题名《集邮以后》(图10)、刊于第7卷第8期,均系黄光城所作。作者为中国早期漫画家之一,1926年《申报》见载其漫画作品(图11),还曾于1941年为天津邮票会提供"会花"图样(图12)。  相似文献   

4.
金问涛 《上海集邮》2013,(10):37-40
2、基督教青年会1911年11月在上海创办《进步》月刊,皕诲(范祎)主编,出版至1917年2月第11卷第4号图13(第64册)后,与《青年》合刊为《青年进步》。1915年第8卷第1号(图13)"少年耳目资"专栏见刊《杂俎(四)收集旧邮票之利益》,全文2000字,分六点"略述此种嗜好之利益"。  相似文献   

5.
许多集邮者都知道,日本1999年发行了《佐渡的朱鹮》邮票一套两枚,其中一枚以我国赠送日本的一对朱鹮"友友"和"洋洋"为图(图1)。笔者日前发现,我国2006年发行的《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邮资封(以下简称"朱鹮封"),邮资图上的朱鹮(图2)极有可能也是"友友"、"洋洋"。  相似文献   

6.
王英 《上海集邮》2012,(5):12-13
2012-2《中国银行》邮票第1图"百年中行",主图为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参见020207)在上海汉口路3号开业的旧址(图1)。背景图左边为1912年中国银行成立《布告》(图2),《布告》的主要内容有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呈请孙大总统批准成立中国银行文,文中对大清银行拟定了6条清理办法大  相似文献   

7.
程宏谊 《上海集邮》2012,(8):27-28,49
最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30年代曾被判为"形式主义",作品被禁止展出的画家彼得罗夫一沃金。一直到60年代,他在苏联画坛的声誉才得以恢复,作品《政委之死》(图30,部分图刊封三)、《警报1919》(图31)、《红马》(图52)等逐一被搬上邮票。苏联解体后,彼得罗夫一沃金的《圣母像》又亮相俄罗斯邮票(图33)。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2日是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诞生140周年纪念日。1993年5月15日发行的1993—8《爱国民主人士》纪念邮票,全套4种,第三图为"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主图为沈钧儒像,是依据沈钧儒正面肖像照片(图1)绘制而成的。1963年元旦,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宴会上祝贺沈钧儒90大寿(图2),并说:"沈老是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他曾经为民主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到老。"(《人民日报》1963年1月2日)沈  相似文献   

9.
11月8日《古代帆船》(与葡萄牙联合发行) 1979年2月8日,中葡两国建交。 泉州港出土宋代海船 第1图为1974年6—8月在福建泉州市后渚港(泉州市后渚邮政所,362007)出土的宋代海船,这是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原全长约34米,宽  相似文献   

10.
拍场动态     
《收藏》2012,(20):18-20
嘉德秋拍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赏析此幅《仿富春大岭图》,创作于丁卯仲冬,董其昌时年73岁。由董氏生平和本幅中陈眉公所跋,可溯考此卷《仿富春大岭图》创作之经过。陈继儒(眉公)题跋曰:"董宗伯南都归,如此长卷,又设色,无一不类黄子久,此凤毛麟角也,珍藏之。眉公记。钤印:继儒。""南都"即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旧都南京,改称"南都"。)在陈继儒的跋文中虽然未题明年款,但据《明实录》记载,天启五年(1625年)一月董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党祸酷烈、纷争不已的政治形势下,董其昌于第二年(1626)即请告归,寄兴笔墨与  相似文献   

11.
马文会 《收藏》2008,(6):136-136
翡翠矿石外层都有一层厚薄不均的风化皮壳,使得人们无法看到矿石里翡翠的成色。赌石,就是玉石商人根据翡翠原石皮壳特征,纹理走向及所开的“门子”来判断共内部翠料的优劣、凭的是经验、眼力和运气。有人因此一夜暴富,也有人倾家荡产,有点像赌博,故称为“赌石”。  相似文献   

12.
驺顺驹  俞莹 《收藏》2006,(9):112-113
2006年5月2日至7日,第二届上海多伦国际藏石名家邀请展在虹口区鲁迅公园朱屺瞻艺术馆举行,共有147件造型石、画面石、景观石、矿物晶体和小品组合石代表作品参展,包括国际盆景协会主席艾伦&;#183;沃克夫妇、意大利水石协会会长齐阿娜女士、中国台湾国际盆景协会副主席苏义吉先生内的100多位国际赏石界名流莅会。  相似文献   

13.
柏贵宝 《收藏》2007,(12):144-145
广义上,南京地区出土的卵石都被称为雨花石。雨花石细分起来有10种之多:玛瑙质、蛋白质、玉髓质、水晶质、石英质、燧石、化石类、构造岩类、砾岩类、杂石等,前四种石质透明或半透明,通称为“细石”,当地人称“活石”,这也是古人所称雨花石;后六种,石质粗糙不透明,俗称粗石,当地人称为“死石”。雨花石中,最使人陶醉的是那诗情画意的风景石和温婉妖娆的花卉石,它们至纯至美,韵味独具。  相似文献   

14.
王嘉明 《收藏》2007,(8):157-157
观赏石与艺术的关系,石界探讨已久,大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观赏石是艺术品,一种认为观赏石不属于艺术品范畴。笔者认为,观赏石不是艺术品,但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石与玉     
王踏荣 《收藏》2010,(10):83-84
俗称“石兴”者,从地质学角度讲,是“岩石”的通俗称呼,而“岩石”则是地质科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少华 《收藏》2010,(11):128-128
我出生在著名的侨乡——广东潮汕,从小饱览大山的壮美与秀丽,感受大山深不可测的情怀与无穷无尽的魅力,由此,乐山近水成为了我的天性。  相似文献   

17.
吕耀文 《收藏》2010,(12):113-115
笔者曾在《石道之“石”》一文中探讨了石道之“石”的“真”“善”“美”,本篇来谈谈石道之“道”。 赏石主体的审美之“心”,即石道之“道”是在生活审美、自然审美以及艺术审美的基础上产生的,贯穿于整个赏石审美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许峰  王家干 《收藏》2007,(1):142-143
“雨花石,藏深山,雨不打,花不开”一首童谣已经传唱了很多年。  相似文献   

19.
李德寿 《收藏》2008,(9):134-135
我国玛瑙石分布广泛,著名的产地有云南、黑龙江、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葡萄玛瑙是玛瑙石的一个品种,产自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苏宏图一带。该石通体布满色彩斑斓、大小不一的珠状小球,互相堆积,流珠挂玉,犹如串串葡萄,因此而得名。葡萄玛瑙石质地细腻坚硬,摩氏硬度为6.5~7度,成分是二氧化硅。该石晶莹剔透,色彩绚丽,造型奇特,多呈红、紫、白、灰、黑等颜色,以紫、白灰为多,红色为贵;造型多为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它与风棱石、沙漠漆并称“大漠三绝”。  相似文献   

20.
郑克光 《收藏》2006,(3):108-110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素以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悠远的人文历史闻名于世。然而长时间中,这块圣洁之地因高寒、高海拔、高度缺氧和交通落后而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赏石活动因而也处于朦胧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内地的赏石,藏石之风才影响到青海,在爱石者的长期努力下,如今青海赏石已深为中国党员石界认同和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