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 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项目背景 新华社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新闻机构,承担着对内对外新闻服务的重要任务,每天要完成大量稿件的采集、编辑、发稿等新闻服务工作。这些稿件具有来源广世界各地、种类多-语种多样、稿件格式多样-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特征。为做好新闻采集、编辑和发稿工作,新华社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系统来完成对这些稿件的接收、编辑和发稿任务。同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中国传媒科技》编辑部:编辑部:你们好,我是青岛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一名记者,也是的忠实读者。上期贵刊刊登了一篇对新华通讯社社长田聪明有关传媒技术的访谈录,我读了以后深有感触。正如田聪明社长所说,信息技术是人类信息传播发展的直接动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传媒业的版图。传媒的发展必然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建设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就是新华社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多媒体数据库的建成,必将带动包括人力、机构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改革,引发通讯社工作方式、发稿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对新华社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任何一台联网或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只要键入http://www.xinhua.org,http://cww.com或http://www.china.com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进入因特网新华社网站,获得更快更多的新闻、更详更全的资料。 一、上网先看“新华社快讯” 新华社快讯是新华社为网络用户免费提供浏览阅读的快讯新闻。快讯每天播发国内、国际新闻80条,有信息量大、时效快、短而精的特点。内容涵盖国内、国际重大新闻和重要地方新闻、台港澳新闻。快讯从每天清晨9时至深夜23时不间断发稿,重要新闻随到随发。通过新华社网站读者可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信息,而不必要等到晚上的电视新闻和第二天的报纸新闻。快讯是网络用户了解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 为方便读者查阅,主页上还设有免费的“热点关注”和“报刊要闻”栏目,及时报道当天新华社热点新闻和国内主要报刊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4.
1、1974年,新华社作为最终用户参加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748工程”。1985年2月,新华社正式采用“748工程”的科研成果为《前进报》和《新华社新闻稿》排版,这是国内新闻界第一次使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进行排版。 2、新华社引进并成功安装了第一台计算机。 3、1984年3月,新华社使用传真发片机发送彩色图片新闻,并刊载于《瞭望》周刊,这是国内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次。 4、1985年3月,新华社第一次使用计算机在全国人大和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报道现场编发英文新闻。 5、1958年底,新华社建成中文发稿计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1日,新华社开设的服务新闻专线开始试运行并向全国媒体供稿。这是新华社为适应用户需要调整发稿线路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其宗旨是充分调动全社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在确保综合线路发稿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服务性新闻稿件,加强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全方位扩大新华社新闻的影响力。也是新华社党组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当前媒体市场发展趋势,按照通讯社规律办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两会”报道:2002年新闻业务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 ——定向供稿和个性化服务 按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方案提出的改革措施,“两会”报道启动前夕,国内部和新闻研究所采取播发公鉴、上门拜访、调查问卷、召集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用户需求。“两会”报道期间,编辑部通过“可供稿菜单”向用户介绍新华社的重点选题和报道设想。用户可以根据各自报道需要和版面安排定货,也可以通过设在大会堂发稿中心的“点题电话”约取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发稿 从1999年12月1日起,新华社正式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发稿制度,主要发稿线路半夜不再关机,实行不间断发稿。 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发稿,是世界各大通讯社的通常做法。新华社对外英文线“全天候”发稿已实行多年,有效地发挥了影响国际舆论的作用。随着国内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媒体对新闻时效的要求越来越强,迫切需要新华社24小时不间断播发新闻。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通讯社的作用,满足各类不同用户的需求,新华社面向国内媒体的主要线路将不再半夜“关机”。我国每晚黄金时…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海外信息用户达4400家7月23日在北京开幕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海外落地成果展显示,新华社海外信息用户总数由1996年的60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4400多家,供稿点由80个增加到137个。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机构。十几年来,新华社大力发展国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越来越广。到2001年底,新华社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并设有亚太、拉美、中东、非洲、法语地区总分社和欧美、俄文、葡文编辑部,直接对外发稿,形成了多渠道、多语种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新闻大厦的发稿系统中,有一个专门为全国地市报提供新闻稿件服务的部门——国内部地方新闻编辑室。这里编发的稿件供全国230多家地市报刊用。今年春天,作为新华社与地市报双向交流的一项内容,安阳日报社派我到新华社国内部地方新闻编辑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和工作。在这期间,我与地方室的同志一道编稿,还参加了他们组织的易地采访,耳闻目睹之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到地方室后编辑的第一篇稿件是《安阳市劳动局妥善解决特困户子女就业问题》,当时我对这种纯地方新闻能不能在新华社播发心里吃不准。但地方室一位负责人看过后说,别看这只是地方新闻,站  相似文献   

10.
张雪萌 《中国记者》2023,(12):98-99
<正>新闻图片直观、形象,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全媒体时代,新闻的报道方式、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图片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这对图片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华影像是新华社关于影像新闻的发稿线路,签发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娱、生态、科技、体育等多个类别,线路发稿内容可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和新华社县级融媒专线同时落地,目前由新华社中国图片集团运营。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报纸上占有重要地位和较大比重的时事新闻,自然应当承担起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任,赋予新闻信息更为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法律、法规的权威信息,多从新华社发稿,而体现权威性的政策宣传一直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职责。时事编辑对这些电稿如何精心处理,如何做好编辑的二次加工,使时事版面更具吸引力,更具可读性,是必须面对的挑战。在时事新闻编辑工作中,加强理论素养,强化创新思维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采访、编辑、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播发的新闻也越来越趋同。且不说新华社的统一发稿,就是在地方新闻中,由于新闻源雷同,同一新闻事件可能被不同媒体所报道,一家媒体想独享新闻或者垄断新闻可能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将新闻做得与人不同,吸引读者,只有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发稿中的100个易错字词》自刊出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应读者要求,编辑部特邀作者延续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从前年开始,新华社一些对外英文编辑、记者、发稿人的办公桌上,陆续配备了小型电子计算机。编辑、记者不用打字机,通过电子计算机就可汇集和编辑英文稿件,经负责人审阅后、即以每秒2400字的速度快速传送给主电脑进行对外新闻广播。目前,这套电脑设备已承担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新华社英文对外新闻的编辑、发稿和广播业务。这是新华社为实现新闻编辑室的电脑化而迈出的重要一步。所选用的机器是美国王安电脑公司及美国数据设备公司的外文编辑通讯电  相似文献   

15.
"7·5"事件背后:新闻竞争与国际传播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5日傍晚,乌鲁木齐发生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立刻成为全球最关注的中国新闻.新华社于当晚9点半左右抢发了一句话英文快讯,这是中国媒体向世界发布的第一条相关消息. 此后,新华社遵循国际新闻传播规律,对"7·5"事件展开24小时不间断发稿,被美联、路透、法新等外电转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引用,这些报纸还在其网站上刊载新华社报道,其中一些热词点击后直接链接到新华社英文报道.  相似文献   

16.
陈丽尔 《今传媒》2004,(Z1):78-79
盛夏的一天下午,我专程赴厦门大学,访问勇于填补空白的学者——陈扬明教授。   陈教授是中国第一个新闻传播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的具体创办人,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新闻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倡议与创建者。新华社发稿称此举“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文科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7.
我每天看报,对新华社是有深厚的感情的。同时我也是“新闻业务”的长期读者,因为栽是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新闻业务”虽是新华社的业务刊物,对我的业务却很有帮助,所以我每期必看,成为它的爱好者。从最近两期“新闻业务”的“笔谈新华社的业务矛盾”栏里,看到许多讨论新华社未来发展的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华社根据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要求,努力发展以电传供稿为主的国外供稿业务,改变了过去新华社对外新闻发稿“上天”多、“落地”少的局面,在国际新闻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以具有中国特色和反映第三世界正义的呼声、合理的主张的世界性通讯社,向西方通讯社发出挑战,展开竞争。这标志着新华社正在经历一个从国内通讯社向世界性通讯社转变的历史性进程。改革开放,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提出新华社肩负着向国内、国外发稿的任务。对国外,新华社较长时期主要是将英文新闻发向天空,由各国通讯社抄收,根据它们各自的需要将抄收到的新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专门从事图表新闻制作与发布的部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图表新闻编辑室正式成立。短短两年来,从每天播发两三幅稿件到目前10余幅的发稿规模,从不为人知到受到媒体与读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新华社图表新闻走出了一条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的快速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王虹  朱泽 《新闻前哨》2023,(7):52-53
极目新闻全媒体用户数突破1亿,2022年“两微一端”总发稿超过25万条,其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要央媒转载的原创稿件近万条,日均近30条。报道转载频次高、反响好,充分彰显了极目新闻努力做好正能量报道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